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986

發言片段: 0
陳委員素月:(11時35分)謝謝主席,請主席邀請王部長。
發言片段: 1
主席:王部長請。
發言片段: 2
王部長國材:陳委員好。
發言片段: 3
陳委員素月:部長早安。我們知道在高鐵通車之後,因為它的快速跟便利,讓臺灣形成一日生活圈,也是國人選擇的一個首要的交通工具。本席在這邊首先要關心有關連假輸運的問題,因為我們看到在中秋節收假的最後一天,人潮應該塞爆了臺中高鐵站,很多的鄉親要返回臺北真的等了兩、三個小時才搭到車子,我們看到在接下來的雙十國慶交通部也做了應變,用臺鐵來開自由座的直達車,當然也要先肯定交通部的應變措施,可是本席覺得很可惜,運用這種直達車的使用率只有六成,我覺得這個現象有點可惜,我不曉得在這個部分有沒有去做一個檢討,在未來連假或者是人潮比較多的時候的替代方案要怎樣來加強?
發言片段: 4
杜局長微:跟委員報告,我們臺鐵這邊的確有在做檢討,委員資料的右邊900型的復興號,就是區間快,其實我們這次國慶假期有開放電子票證乘車,所以它實際的旅運人數是比這個還要多,用座位數來看的話,900型的配座是436個位子,事實上我們開的這些900型的車大概都接近滿座,都超過九成以上,倒是左邊那個3000型,因為它是自強號等級,這一次國慶我們是前5天才開放訂票,所以在時程上稍微有一些晚,這個我們會檢討,未來在假期中,我們會把這種加班車融入我們的正常班表來做考量,提早預售。
發言片段: 5
陳委員素月:事實上本席也有注意到,這次應變的措施是用兩種車型,一個是3000型的自強號、一個是900型的復興號,可是他們在搭車的時候有不一樣地方,就是復興號可以用電子票證,自強號是不行的,事實上這樣也造成民眾在選擇上會有一些不方便跟遲疑,因為目前我們的國人有使用電子票證的應該是占大部分,所以在這個部分我們有沒有可能去把它調整成一致,讓民眾在選擇上更單純?因為你複雜化之後就會造成民眾在選擇上有一些遲疑,我覺得這樣蠻可惜的,而且這個行駛的時間比他在高鐵站等車節省很多時間,票價也比高鐵票節省了一半,所以我覺得這樣的替代方案是一個不錯的方案,可惜在使用率上還沒有達到足夠的滿意度,所以我覺得這個部分除了加強宣傳之外,在車種的規劃跟乘客的使用上是不是可以再去檢討一下,讓它更單純化與一致性?
發言片段: 6
杜局長微:我們會檢討。
發言片段: 7
陳委員素月:謝謝。我其次要關心的還是高鐵的問題,我剛才有提到,高鐵的便利性讓我們臺灣變成一日生活圈,所以很多上班族都會選擇高鐵搭乘、使用,可是在上下班時間,自由座的車廂,甚至是對號座的車廂,有很多乘客是採取站票的方式,讓車廂的服務品質下降很多,所以在這個部分,很多鄉親也在反映上下班的尖峰時間是不是可以加開全自由座的車次?這部分,是不是請高鐵公司回答一下?
發言片段: 8
鄭總經理光遠:委員好。確實,尤其是臺中以北的上下班時段,我們現在像早上從臺中以北的話,大概都有4班車把自由座的車廂放大到8節,然後下午下班的時候也再增班,譬如說6點25分增一班,馬上要在5點45分又增一班,這個都把它放大到8節自由座,這樣的話,應該對於現在通勤人數的需要會有所幫助。
發言片段: 9
陳委員素月:因為我們知道高鐵的利用率目前已經回復到疫情前的旅運人次,本席是希望在上下班尖峰時間,高鐵公司應該要再做更好的調配。
接下來我要關心的是有關交通安全的問題,這也是目前社會大眾非常關注的議題。今天部長在做施政報告的時候有提到八大施政目標,其中一個就是要改善交通安全的問題,可是在交通事故的統計上,我們看到的是逐年在上升,包括死亡人數都是上升的,所以本席希望在降低交通事故的政策面,應該要去做更深入的檢討,要怎樣才能夠達到效益。
本席也關注到交通部一直有在做易肇事路段改善計畫,可是最近媒體也有披露,你們一直在做的易肇事路段改善計畫,在2015年到2019年382處的改善路口當中,有87處,也就是將近3成的路口事故件數是不減反增的,針對這個部分,你們有沒有去檢討為什麼做了改善卻沒有達到實際的效果?
發言片段: 10
王部長國材:跟陳委員報告,這裡是7成有效果3成沒有,我們經過分析,第一個就是它改善的範圍太小,甚至只有標誌、標線、號誌的改善。這一次在「永續提升人行安全計畫」,我們已經把1,000處公布給地方政府,希望路口再往外擴50公尺整個來做改善,甚至在一些行人或是老人家聚集的地區,可以用示範區的方式來申請。
過去因為第一個範圍小,第二個是地方政府沒有足夠的經費,我們這一次的4年400億元計畫院長、總統也都特別地支援這樣的一個計畫、支持這樣的一個計畫,所以這一次希望透過我們在4、5月發的指引,怎麼改善的指引,然後透過我們幫地方找到1,000處最危險的路口,希望地方政府提出計畫,我們會從優來補助,甚至如果明年能夠完成的,我們會用全額補助的方式來進行。
發言片段: 11
陳委員素月:是。本席有關注到運研所在回復媒體這個問題的時候,它有講出是因為經費的問題,所以在解決方案的選擇上,大部分都是用標誌、標線來處理,可是本席看到這樣子的回復,我覺得真的無法接受耶!因為你要改善一個危險路口,經費的問題應該不是問題才對啊!為什麼會變成是沒有成效的原因之一?
發言片段: 12
林所長繼國:報告委員,剛才部長回復說明,易肇事路段改善計畫因為經費基本上是由地方縣市政府自籌,所以地方政府在提報改善的時候,確實以往大概都比較側重在短期,然後經費比較節省的標誌、標線、號誌的局部改善。因為如果它要做進一步改善的話,所需要投入的經費或是可能會面臨到有些問題的解決要與地方去協調,這個部分他們基本上就比較不會放在易肇事路段改善計畫,而是想辦法去另外申請專案計畫來處理,所以今年開始有剛才部長提的4年400億元的專案計畫,就可以彌補以往地方政府比較沒有放在易肇事路段改善計畫的這些路口改善的需求上面。
發言片段: 13
陳委員素月:好,謝謝。在這邊本席希望交通部針對易肇事路段改善之後沒有達到成效的部分,是不是再做進一步的檢討?對於地方所需要的經費,交通部也要給予支持,不應該讓經費的限制成為路口改善沒有成效的原因之一。
發言片段: 14
王部長國材:好,沒問題。我們也會協助地方趕快來提計畫,我們來處理。
發言片段: 15
陳委員素月:謝謝。
發言片段: 16
主席:謝謝陳素月委員,謝謝部長。
接下來質詢的委員陳雪生召委。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272
meet_id 委員會-10-8-23-3
speakers ["何欣純","洪孟楷","陳椒華","李昆澤","趙正宇","陳歐珀","傅崐萁","林俊憲","蔡培慧","邱顯智","陳素月","陳雪生","許智傑","林德福","魯明哲","鍾佳濱","張其祿","李德維","江啟臣","洪申翰","賴品妤","廖婉汝","賴惠員","劉櫂豪","賴香伶","陳琬惠","劉建國"]
page_start 153
meetingDate ["2023-10-12"]
gazette_id 1126901
agenda_lcidc_ids ["1126901_00003"]
meet_name 立法院第10屆第8會期交通委員會第3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content 一、邀請交通部部長王國材列席報告業務概況,並備質詢;二、審查113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 關於交通部單位預算;三、審查 113 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關於交通部運輸研究所單位預算; 四、審查113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關於交通部公路局及所屬單位預算;五、審查113年度中央政 府總預算案關於交通部鐵道局及所屬單位預算;六、審查、處理112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關於交 通部主管預算凍結案計 2 案
agenda_id 1126901_0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