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849

發言片段: 0
陳委員培瑜:(11時41分)有請主委,謝謝。
發言片段: 1
主席:好,有請主委。
發言片段: 2
龔主任委員明鑫:陳委員好。
發言片段: 3
陳委員培瑜:主委午安。我們來討論一下關於上次在院會質詢的時候,也跟主委討論過關於地方創生的問題,不過因為今天時間稍微多一點,我們從第一個面向的部分切入。我想要跟主委討論一下關於中介城鎮的問題,怎麼會談到中介城鎮?因為當時國發會在做地方創生,標榜了幾個目標,我們都覺得非常的重要,復興地方產業、創造就業、促進人口回流,看起來這個是息息相關的,當時國科會選了134個優先推動的地區,是從2017年鄉鎮區人口數的資料出來的。到了2019年,國發會就選了這134個,從這134個來看,資料其實從2017年到2019年,再到現在已經2023年了,我們相信地方鄉鎮人口數的變化,一定已經有很大的變化,不知道這個部分國發會是不是有掌握確切資料?怎麼說?先不管我們大家過去所熟悉的農山漁村或者是原鄉,我們先來談一談中介城鎮,因為其實這幾年關於交通的發展、關於人口產業的變化,確實影響了很多地方中介城鎮人口數的變化,這個部分我們想要問一下,國發會這邊是不是真的有確切掌握從2019列了134個優先之後,關於中介城鎮的統計,到目前已經2023快要年底了,國發會有沒有確切掌握這個數據資料?因為所謂中介城鎮是過去沒有被認為要挹注資源的,可是如果人口數發生了變化、資源發生了變化,國發會要不要回頭來想如何協助所謂這些中介城鎮的問題,請主委回答。
發言片段: 4
龔主任委員明鑫:對於這134個,剛剛提到優先透過輔導機制來協助,但是它只是優先,也不表示說其他的,包括您剛剛提到的中介城鎮,還有其他的部分,它就不可以提,不是這樣的,它如果有意願,而且非常明顯的提出,只要在地的共好,然後在地的DNA,永續的一些發展,有這樣的一個想法,我們都可以挹注支持。因為從2020年以後,我們從前瞻基礎建設去匡列了一筆預算,一年大概是12億左右,所以有比較多的資源可以來支持,除了剛剛提到的134個持續支持之外,其他的部分也可以同樣支持,所以臺灣各地只要有年輕人他們願意從事地方創生,我們都願意來支持他們,就是看這個案子到底可不可以產生我們剛剛提到的共好,或者是在地的連結效應出來。
發言片段: 5
陳委員培瑜:好,剛剛主委提到一個非常重要的關鍵字,就是「共好」,還有「相關的效應」,但主委一定很好奇,為什麼我們不是關心所謂的偏鄉或者是農山漁村,而是要談中介城鎮,因為從中介城鎮這件事情,我們認為如果國發會沒有確切掌握數字,國發會如果過往只有看到所謂提上來的計畫數量變多,但實質上它所創造地方產業的效益、人口回流或是相關資源的盤點,等一下再來跟主委討論,所以我們辦公室這邊是想要持續要求國發會,除了您剛剛說的前瞻計畫12億可以讓各式各樣的鄉鎮都有機會提出計畫之外,國發會在相關統計中介城鎮的數字,是不是應該有更積極的作為來協助這些中介城鎮?
發言片段: 6
龔主任委員明鑫:是,我們現在有透過北中南東的分區輔導中心來協助各個地方上,他們如果有意願從事地方創生的一些相關,不管是……
發言片段: 7
陳委員培瑜:我就是知道主委一定會講這個,那我就直接命題了,既然您說有非常多的辦公室坐落在各個地方、各個鄉鎮,那是不是可以請國發會積極提供這個統計資料?事實上我們之前從國發會所知,我們希望國發會可以更積極的理解中介城鎮從2017年到2019年,到目前2023年相關的數字變化,因為這個會影響到後續我想要跟主委討論的,關於這個2.0,就是剛剛主委您說的多元徵案管道,讓很多青壯年有更多提案的機會,讓農山漁村還有原鄉有更多資源,還有更多需求被看見。
那我們回過來看,到底這些被看見的東西是什麼?我想要談一下,我們對於國發會有一個非常非常重要的期待,就是國發會應該是要整合各個部會、整合中央、整合地方,媒合資源的平臺,給地方團隊、給地方青年,還有地方所有在做教育文化的相關人士給予支援。可是我們來看,國發會最近每一次提出來的數字都是計畫數量變多,但是對於地方基礎建設,例如鄉鎮區的人口趨勢、產業的現況、教育的資源、文化活動這些資源的盤點,如果沒有跟隨著所謂地方創生計畫來做相關統計資料,只有看見所謂計畫數量的提升,我們如何能夠相信國發會花的這些錢,確實對地方產生了助益。
我們當然知道目前有非常多閃亮的計畫、結案的成果,可是我們想要問的是,如果很多偏鄉還是留不住人,因為我們從教育端就看見了,很多偏鄉小校的困境一直在發生,那回過來看跟地方創生的結合,我們不禁要問,那兩個部會的結合、溝通平臺又是什麼?這些都會影響到年輕人要不要留在地方,一旦他選擇留在地方,他要做地方創生,他要問的是,以後我的小孩要去哪裡讀書?我的小孩有沒有文化資源?更不要說教育資源,因為整個教育現場所需要的錢可能是更多,而文化資源它其實是全面的,所以我們辦公室之前就已經跟國發會要相關的數字資料,可是說實話,國發會好像沒有這樣的統計,所以我們今天再次來這個委員會提出,我們希望國發會可以在三個月內積極推動相關的問卷,去問到底所謂這些地方創生團隊,或者是新的一波即將要來的地方創生團隊,或者是目前大家已經在做,他們所需要的基礎建設相關配套的實際需求到底是什麼?如同剛剛主委說的,在分區都有輔導中心、有專案辦公室,他們應該有能力,而且他們也必須去統計這個資料,把大家的需求表現出來,而不是只有計畫數量提升的漂亮數字成果,以上這個部分有沒有機會在三個月內請國發會提供資料?
發言片段: 8
龔主任委員明鑫:好的。
發言片段: 9
陳委員培瑜:主委是嗎?真的好的?
發言片段: 10
龔主任委員明鑫:好的。
發言片段: 11
陳委員培瑜:好,那我們非常期待,後續也請再跟我們辦公室討論,到底我們所想像的地方創生跟教育資源的結合,還有地方文化資源的結合。
發言片段: 12
龔主任委員明鑫:好。
發言片段: 13
陳委員培瑜:好,謝謝主委,謝謝主席。
發言片段: 14
主席:謝謝陳培瑜委員。
下一位請林德福委員、林德福委員,林德福委員不在。
請陳超明委員、陳超明委員,陳超明委員不在。
請吳欣盈委員質詢。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150
meet_id 委員會-10-8-19-6
speakers ["蔡易餘","邱議瑩","賴瑞隆","楊瓊瓔","陳亭妃","孔文吉","蘇治芬","翁重鈞","呂玉玲","廖國棟Sufin‧Siluko","邱志偉","曾銘宗","李貴敏","陳培瑜","吳欣盈","何欣純","陳椒華","陳明文","陳超明","林岱樺","邱臣遠"]
page_start 93
meetingDate ["2023-10-16"]
gazette_id 1127302
agenda_lcidc_ids ["1127302_00003"]
meet_name 立法院第10屆第8會期經濟委員會第6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content 審查113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關於行政院歲入預算第5款第1項第2目暨國家發展委員會及所屬單 位預算部分(詢答)
agenda_id 1127302_0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