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540

發言片段: 0
張委員其祿:(11時13分)謝謝召委。有請吳政忠政委。
發言片段: 1
主席:請吳主委。
發言片段: 2
吳主任委員政忠:張委員早。
發言片段: 3
張委員其祿:主委早。因為問題不少,我們就逐一來看。張董事長這幾天的一個發言,我想主委都看到了,他講的這個算不算事實?就是20年後,我們在半導體這個優勢就要流失。對此,主委怎麼看?
發言片段: 4
吳主任委員政忠:張創辦人他是提醒大家,如果現在沒有往前布局的話,當然這個會流失。
發言片段: 5
張委員其祿:是。
發言片段: 6
吳主任委員政忠:我們的一些culture,就是不同generation 的年輕人有不一樣的想法,裡面有好也有壞,我想把壞的降低,也就是你敬業的精神必須要持續,但是新的就是一些innovative ideas要更多,所以這個……
發言片段: 7
張委員其祿:像張董事長講的,日本的條件好像就更優秀一些,尤其他提到九州的土地、水、電等等,這個是不是事實?是不是真的比我們現在的infrastructure要好呢?
發言片段: 8
吳主任委員政忠:應該是這樣,臺灣如果沒有很優秀的人才跟一些配合,我想我們整個半導體產業也不會走到現在的世界第一。
發言片段: 9
張委員其祿:不過,張創辦人也講了,不管是人才、資金、技術,當然是我們的強項,但現在也確實碰到,像土地或是水電供應等等問題,這也都是事實,尤其這幾天像龍科這樣子的事情出來,我們到底是不是有一個全面性的因應?坦白說他現在說要去日本、美國,我也不認為是臺灣能夠完全自主決定的,因為總是有美中地緣政治架構下的這些問題。現在外移或者出走的這些問題真實出現,是不是會對我們有所衝擊?尤其是我們的科學園區自己是否有因應?講到龍潭這個地方,本來也可能可以的,後來又不行,所以主管機關對於這種科學園區,是不是需要來做整個評估?
發言片段: 10
吳主任委員政忠:我一直在講全世界未來的產業創新,半導體是一個core,全世界的需求也不可能全部由臺灣來供應,所以適度的布局全世界,接近市場,這是應該的,也是必要的,而那個比例的拿捏,應該是在under control 當中,所以我們如果不趁現在來布未來20年的局,我想張創辦人是在提醒這一點,也就是說我們現在的優勢不會是20年之後的優勢。
發言片段: 11
張委員其祿:是;但是我們這些基礎建設能不能跟上?
發言片段: 12
吳主任委員政忠:應該是可以,我們科學園區這些……
發言片段: 13
張委員其祿:像龍潭這些後來又沒辦法去的原因?
發言片段: 14
吳主任委員政忠:除了龍潭,全臺各地都有在布局,龍潭那邊也不會放棄,事實上不只是台積電,其他廠商也有一些需求。
發言片段: 15
張委員其祿:主委你也看到,其實各國都在爭取,比如力積電也傳出可能要去日本,因為人家可能有補助,所以我覺得別的國家可能也有很多新的政策方向在協助。
我們再往下看,現在有很多處都說要動土做這些事,但我還是必須提醒一件事,就是主委也看到了,世界各國有要求我們去的這個壓力,而我們現在也到處都是,於是就有人提醒我們未來會不會有荷蘭病的問題。主委對這個是怎麼想的?我必須直說,比如過去我們也曾經在國家政策上,對二兆雙星很用力的支持,可是最後它失敗了。一來國外在搶,二來我們也在布局,所以我們到底要怎麼去因應拿捏?
另外我們在預算書,看到國實院這次光是驅動IC晶片驅動計畫就編了29億,是新編的預算,而且不是小錢,對於這些我們當然也在布局;但是對未來我們有沒有一些防範,萬一它被迫要拉走,我們弄了那麼多廠區,又不能因應的話,要怎麼辦?有沒有什麼樣的規劃?
發言片段: 16
吳主任委員政忠:跟委員報告,如果臺灣只有半導體產業,的確就會有這個問題。
發言片段: 17
張委員其祿:是。
發言片段: 18
吳主任委員政忠:事實上,我們現在的布局,包括現在推出的晶創臺灣方案,因為半導體產業剛好是我們在全世界的優勢,我們必須藉這個勢去布局其他的產業,這個部分完全有機會,因為世界各先進國家都在布未來的產業創新,缺少不了這個晶片。
發言片段: 19
張委員其祿:我同意主委的這個見解。
發言片段: 20
吳主任委員政忠:其他的產業,包括食衣住行育樂等相關產業,我們必須把它拉起來,我想這也是張創辦人在worry的,如果全臺灣只靠半導體,應該是……
發言片段: 21
張委員其祿:沒有錯,沒有錯。主委這個見解其實滿重要,我必須誠實說,如果我們只著墨在單一產業,只有IC 本身,那也是挺危險,因為過去DRAM、面板也出過事;如果這個半導體產業能夠有效地運用,拉起其他相關產業鏈的話,那才是重要,這是事實!如果它沒有應用到其他更多產業的話,只有單一,那麼這個單一就等於單純押寶,將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真的是有危險的。
同樣就這件事情,我們再額外延伸一下,與它有點類似。半導體的這件事在臺灣真的很熱,它也連帶著另外一個課題,為什麼這一次龍科事件讓大家很崩潰?就是半導體都還沒過去,附近的房價就開始上漲,現在不去了,哇!怎麼辦?你不去,房價就要開始跌了!所以這也不見得是好事。本席就以高雄為例,楠梓地區當時一坪大概是15萬,一傳出消息,後來就到25萬,也是很恐怖。說實話這個效益都還沒看到,房價就漲了,所以我還是必須跟主委分析一下,這有時候也是一種斲傷,您看我們工程師的工資有沒有真的漲了2倍、3倍?不見得有,我們很多科技新貴其實也是很辛苦,今天你住在竹北,你的房價可能比臺北市還要貴,不錯,你是科技新貴,年薪好幾百萬,可是你的房價也是這麼貴,你的實質購買力其實並不高,而且這還得要你真的是科技新貴,才能這樣子;如果你是周邊的居民,沒有在科技廠上班,薪水又沒有增加,但是你的房價現在漲了2、3倍,其實也是受不了的。這個議題是稍微題外了一點,不知道主委怎麼看,因為您畢竟是科學園區的主管機關,現在大家為了炒房,就先冒出這些來,您有沒有什麼樣的呼籲?
發言片段: 22
吳主任委員政忠:這個不應該這樣,房價上漲,它是一個機制,所以我才說我們會謹慎的布局,也不會太早去跟大家講。
發言片段: 23
張委員其祿:因為國科會是科學園區的主管機關,我們覺得有時候還是應該先把這種消息講清楚一點,像龍科這件事也是這樣,現在大家在罵的,只是因為你不來,這個房價的問題要怎麼辦?可是我覺得這根本不跟我們有關係,真的是你在亂炒,才會造成這樣子,而且我剛剛也講了,其實這對一般民眾甚至是有害的,就算他是科技新貴,他的薪資也沒漲那麼多,但是房價就漲了2、3倍。不瞞主委說,以前在高雄,大家常常標榜它是可移居城市,因為房價很合理,可是現在這樣進來之後,我們的科技新貴就算到了高雄,房價可能也很貴,他也沒有真的享受到這一個好處。雖然這個科技產業是我們的矽盾,對我們很重要,可是我們也不希望讓不實訊息,變成炒房的話題。
另外,我還要再請教其他問題,就是主委怎麼看這高教人才這件事?之前我們對高教老師的學術加給加了15%,主委認為這樣就真的能解決我們教研人員的人才問題嗎?
發言片段: 24
吳主任委員政忠:應該不是;事實上它是一個循環,你必須要有一個出海口,事實上臺灣的經濟要轉型,包括剛剛鄭委員提到的,如果是走創新,不是只有這代工製造的話,這些人才的需求就會有一個出海口,但是比較高薪的部分……
發言片段: 25
張委員其祿:是啦,其實……
發言片段: 26
吳主任委員政忠:我們在這邊加碼,包括薪水,事實上都只是中間的一個過程……
發言片段: 27
張委員其祿:對,我覺得這當然也是有它一定的限制,其實就真正核心來講,我覺得高教還是要有一點鬆綁,如果這樣的人才真的重要,他就應該得到適當的薪水。說實話,這次學術加給加15%,每個老師大概平均加1萬塊錢而已,我覺得對留才還是有限。最後再請教一下,我們知道國科會也有這種博士的補助,現在是中研院有、國科會有、教育部也有,這個會不會有競合的關係?看起來國科會的條件比較差一點點,人家到時候會不會都去了中研院,就不回來?
發言片段: 28
吳主任委員政忠:應該不會,我們每年有6、7千位的博士班學生,委員也知道,指導教授如果有計畫的話,也會有助理津貼,平均差不多2萬,現再增加1萬,最高可以到3萬多,再加這個4萬元的獎學金,可以到7萬……
發言片段: 29
張委員其祿:其實政府還是有這麼多橫向的單位,我覺得可以整合一下,因為大家的目的都一樣,可是像現在這樣子分散,我也必須跟主委報告一下,像現在的博士班,尤其是頂大的,有時候招生也並不好,並沒有像我們想像的這麼有效,這是事實。
再看最後一頁,也就是基礎研究經費的部分,我們希望能夠再高一點點;看起來基礎研究好像中研院那邊比較是那個角色,我們這邊比較屬於應用的、科學的。但我們若總體去跟其他國家比,尤其是我們的競爭夥伴,我們還是落後的,所以在這個部分,雖然我知道科技部、國科會這邊是比較重於應用面,但是我們的基礎研究經費占比,以後是否也能夠再拉升?
發言片段: 30
吳主任委員政忠:我跟委員報告,事實上,國科會這邊也都算基礎,像今年有378億是放在基礎研究,加上中研院,所以基礎研究是很重要,未來應該會有愈多的占比。
發言片段: 31
張委員其祿:在占比上還是要儘量的拉高,因為這是要打根基的。謝謝主委。
發言片段: 32
吳主任委員政忠:謝謝。
發言片段: 33
主席:我們接下來請陳秀寳委員質詢。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358
meet_id 委員會-10-8-22-4
speakers ["鄭麗文","萬美玲","鄭正鈐","張廖萬堅","黃國書","陳培瑜","林宜瑾","吳思瑤","張其祿","陳秀寳","陳靜敏","高金素梅","范雲","邱顯智","楊瓊瓔"]
page_start 307
meetingDate ["2023-10-18"]
gazette_id 1127202
agenda_lcidc_ids ["1127202_00004"]
meet_name 立法院第10屆第8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4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content 邀請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主任委員吳政忠列席報告業務概況,並備質詢
agenda_id 1127202_0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