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579

發言片段: 0
陳委員秀寳:(11時25分)謝謝召委,請國科會吳主委。
發言片段: 1
主席:請主委。
發言片段: 2
吳主任委員政忠:陳委員早。
發言片段: 3
陳委員秀寳:主委好。國科會研擬我國科技的政策,對我們臺灣科技產業的發展及未來科技發展趨勢,其實都有非常深遠的影響,本席希望國發會這邊能夠恪盡你們的職責,讓臺灣的科技產業可以持續地走在世界的前端。
首先要請教主委,中研院日前發生的生成式AI 語言模式因為誤使用了中國的資料庫,導致在使用上就有一些答非所問的狀況,或是有一些比較敏感、不適當的答案,主委有關注到這個事情,剛才也有委員……
發言片段: 4
吳主任委員政忠:有,廖院長在第一時間就有跟我……
發言片段: 5
陳委員秀寳:來討論……
發言片段: 6
吳主任委員政忠:解釋。
發言片段: 7
陳委員秀寳:後續中研院這邊有進行檢討,也規劃成立生成式AI風險研究小組,深入了解AI對社會造成的衝擊,並提供研究人員指引、規範。國科會這邊也有發展生成式AI這個部分的技術,請問我們有沒有建立風險研究小組的打算?
發言片段: 8
吳主任委員政忠:這個本來就有,也就是說我們來做這個引擎,然後你要餵它資料,資料從哪裡來,非常重要。
發言片段: 9
陳委員秀寳:所以控管非常重要。
發言片段: 10
吳主任委員政忠:我們除了這個引擎之外,另外一個就是在檢測部分,有一個獨立的在檢測。
發言片段: 11
陳委員秀寳:所以這個部分,我們就已經有注意到?
發言片段: 12
吳主任委員政忠:是。
發言片段: 13
陳委員秀寳:因為不管是中研院或是國科會進行我們的基礎科研,民眾都希望更謹慎,畢竟研究成果攸關臺灣未來科技的發展,希望國科會能借鏡中研院的這個事件來警惕,進行相關的科學研究要有清楚的指引及風險評估的程序,以確保相關的這類事件不會再發生。差之毫釐,失之千里。看待科研,其實每一個細節都是大事!
接下來要請主委跟本席一起來關心科學園區及科技園區安全的問題─火警救災相關問題。今年3月、4月及7月在南科、竹科以及楠梓科技園區,都曾發生火警。科學園區是我國科技產業所在的重鎮,園區內的廠商,可能在製程中會使用大量的、不同的化學物質,一旦發生火警,會造成嚴重的損失,也會對附近的居民造成危害,所以科學園區的火警意外就格外需要去重視。對此部分,相信主委應該也是認同的。
發言片段: 14
吳主任委員政忠:了解。
發言片段: 15
陳委員秀寳:根據消防法的規定,丁類場所就如我簡報上面所寫的:低度、中度、高度危險工作場所,需要定期向縣市政府申報安全設備檢修結果;但是本席辦公室向國科會這邊詢問園區內各級危險工作場所的統計資料時,科管局給我們的回復說消防主管機關是縣市政府,依據消防安全設備檢修及申報的相關規定,這部分應該由事業單位向縣市政府申報,且未授權科學園區管理局辦理,所以你們手上是沒有任何的資料;也就是科管局根本沒有他們所轄園區內各級危險工作場所分布的位置、數量等等,這些關於園區廠商的基本資料。雖然字面上的意思,消防安全管制設備的管理權責不在科管局,但各園區其實是在科管局轄下,相關的各種的訊息,手中還是應該要有啊!
還有雖然科管局這邊回覆說有建立化學品自主申報系統,有將化學藥品的運作量安全資料表、儲存位置等相關資訊登錄在系統中,那也只是要求廠商至少半年進行資訊的更新;科管局這邊也說會辦理火災爆炸相關災害的教育訓練,但如果你們手上沒有這些相關資料,例如園區裡面一些危險工作場所的分布、分級等等,又怎麼能確實模擬救災訓練內容?萬一有意外發生的時候,如何精準的提供火場資訊給救援的人?救災人員到現場,他們必須要有相關的訊息來判斷如何救災,因為不同規模的火災,不同化學品引起的火災,救災程序是不一樣的,你是要先滅火還是先疏散?這裡燒起來之後,它的旁邊有什麼分布,如果你們手上都沒有訊息的話,又怎麼會有正確的訊息來判斷要如何救災!主委覺得這個重不重要,需不需要改善?
發言片段: 16
吳主任委員政忠:當然非常重要,也謝謝委員的垂詢。事實上這個回應可能看得不太清楚;火災的預防,除了科學園區管理局是一個統籌,在地的消防隊、公司本身平常就要演練,據我所知,這個應該是有。我請局長說明。
發言片段: 17
蘇局長振綱:謝謝委員關心這個安全的問題,安全的問題在園區裡面是第一要務,所以我們所有的園區都有建置智慧防救災的系統。委員所垂詢的部分,因為有部分的申報資料到地方消防局,但是我們也有掌握這些資料,建置智慧防救災的系統;平常我們也會透過這些系統跟地方的消防隊、公司一起分享這些資訊,並透過演練的方式,在萬一事情發生的時候能夠來運用。以上。
發言片段: 18
陳委員秀寳:所以,我這邊……
發言片段: 19
吳主任委員政忠:我知道委員的這個關切是滿重要的,就是說科學園區管理局應該是全盤掌握……
發言片段: 20
陳委員秀寳:對!
發言片段: 21
吳主任委員政忠:雖然說消防隊……
發言片段: 22
陳委員秀寳:對於園區裡面,因為我們重視它的安全,所以平常的這些救災相關教育訓練,不能只是形式……
發言片段: 23
吳主任委員政忠:了解。
發言片段: 24
陳委員秀寳:不能只是覺得他有在做,我們可以一起來做,最主要的是,我希望你們都是能夠掌握的,我們都不希望有意外發生,但是意外發生的時候,是不是可以立刻做正確的判斷,這個非常非常的重要。
發言片段: 25
吳主任委員政忠:科學園區有一些智慧防災的系統,每一個公司裡面哪一層樓存放什麼東西,在我們的這個電腦上面可以看,可以模擬……
發言片段: 26
陳委員秀寳:本席剛剛也提到,我們跟你們要資料的時候,你們也很明白的告訴我們說你們手上是沒有這個資料的。當然消防法是這樣子規定,廠商要向縣市政府申報,主責不是在你們,但是相關的訊息,你們還是要掌握。所以就這個部分,你們不能因為不是跟你們申報,不是你們主管的,就跟我說你們沒有!
發言片段: 27
吳主任委員政忠:不好意思,這個我們來補一下。
發言片段: 28
陳委員秀寳:本席希望科管局至少每年在廠商跟縣市政府、消防局申報之後,你們可以去函去收集相關的訊息,同時也要很確實、精準的要求廠商,必須在一定的週期裡面去登錄、更新他們這些相關的這資訊,而且要確實、落實的要求他們,我覺得半年有點長,就三個月,請他們要落實,要求他們一定要很精確地去做資料的更新。希望國科會要好好去督促各科管局對於自己轄下園區裡面相關訊息、安全訊息的掌握。我們不希望災害的發生,但若萬一有這樣的狀況時,我們必須掌握相關的訊息,才能做最立時、最正確的判斷。我相信主委對這一點是認同的!
發言片段: 29
吳主任委員政忠:可以,完全認同。
發言片段: 30
陳委員秀寳:為了確實掌握園區裡面安全的訊息,我要求你們必須主動去函跟縣市消防局索取這些資料,做完整的建置,然後要落實救災教育相關的訓練,真的要落實,而不是形式上的,不是你們覺得有做這樣的資料就可以了,如果發生了,我們可能可以怎麼樣,也都不行,這個必須要落實,而且要用很嚴謹的態度去面對這個部分。對於這個要求,我希望你們可以做到;相關的進度,也希望你們給我一份報告,讓我知道你們確實在做,怎麼做,可以嗎?
發言片段: 31
吳主任委員政忠:完全可以。
發言片段: 32
陳委員秀寳:希望有不要有災害發生,但萬一發生災害時,我們要讓損失降到最低。對於這個部分,後續在審查預算的時候,我會再來追蹤。
接下來想請教主委,國科會在10月初的時候成立了一個新的研究中心─科技民主社會研究中心,有別於從前我們對國科會比較刻板的感覺─只重理工,始終在科研的部分;該中心主要是對所謂的地緣政治民主政治與社會人文提供不同的論點、不同的觀點,提供這樣的訊息。它有設置三個任務目標,就是跨領域的政策建言、跨國界的民主觀點以及跨世代的人才培育。請問主委對這個新設立的研究中心,你們的運作模式目標,還有你自己本身的規劃、想法在哪裡?
發言片段: 33
吳主任委員政忠:這部分在我們去年推的科技白皮書裡面就有提到,即科技不只是科技,跟社會、經濟、環境跟政治會有一個跨域的連結,我們要培育一批包括年輕人(博士後)或者一些教授,來關心除了社會以外的科技還有我們的經濟,一起來跨域研究,這個也必須要跟國際連結。
發言片段: 34
陳委員秀寳:在研究中心新設立的這個時候,我們自己本身有規劃要先對哪些科技政策進行研究嗎?
發言片段: 35
吳主任委員政忠:第一個包括我們的生成式人工智慧,它對社會的影響、倫理、法律的影響,都是跨科技領域的;另外包括半導體的應用,事實上也有一些地緣政治的關係,必須要由一些專家來做一些study,這些以前都沒有,可是我們覺得未來的10年、20年,浮上檯面以後,都非常重要。
發言片段: 36
陳委員秀寳:現在有這樣的方向之後,你們自己有沒有設一個怎樣的時程,會有怎樣的成果,可以讓民眾了解。
發言片段: 37
吳主任委員政忠:今天因為時間的關係,不可能在這邊講得更詳細,之後再跟委員……
發言片段: 38
陳委員秀寳:再麻煩主委提供資料給我的辦公室,謝謝。
發言片段: 39
吳主任委員政忠:好,謝謝。
發言片段: 40
主席:接下來請陳靜敏委員質詢。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358
meet_id 委員會-10-8-22-4
speakers ["鄭麗文","萬美玲","鄭正鈐","張廖萬堅","黃國書","陳培瑜","林宜瑾","吳思瑤","張其祿","陳秀寳","陳靜敏","高金素梅","范雲","邱顯智","楊瓊瓔"]
page_start 307
meetingDate ["2023-10-18"]
gazette_id 1127202
agenda_lcidc_ids ["1127202_00004"]
meet_name 立法院第10屆第8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4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content 邀請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主任委員吳政忠列席報告業務概況,並備質詢
agenda_id 1127202_0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