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1346

發言片段: 0
李委員德維:(10時45分)謝謝主席。游院長,麻煩請行政院陳院長。
發言片段: 1
主席:陳院長請。
發言片段: 2
陳院長建仁:李委員早。
發言片段: 3
李委員德維:院長,首先請教一個問題,因為大家都很關心駐美代表蕭美琴很可能要回到臺灣了,請問在這個部分,現在外傳我們駐法國代表吳志中代表,他也是一個政治學者,他的父親過去當然也是很有名的經濟學者─吳榮義院長,我想院長應該跟吳榮義院長都很熟吧!
發言片段: 4
陳院長建仁:熟。
發言片段: 5
李委員德維:現在外傳外交部會有一個大的調度,因為蕭美琴代表可能要回臺灣,也許參選,接下來駐美代表這個部分很可能是外交部吳釗燮部長調去美國,然後駐法國的吳志中代表回到臺灣來接外交部部長。請問院長,對於外交部現在整個相關的狀況,您準備怎麼樣處理?
發言片段: 6
陳院長建仁:這個部分我目前都還沒有相關的消息啦!但是不管是吳釗燮也好,蕭美琴也好,或者是吳志中也好,他們都是很傑出的外交人才,我相信他們都能夠適所適任在相關的職位上。
發言片段: 7
李委員德維:因為其實時間不多了,所以蔡總統還沒有跟您談這個問題嗎?外交部部長或者駐美代表這些人選的部分是行政院這邊來作業還是總統府直接作業呢?
發言片段: 8
陳院長建仁:總統府跟行政院一起來商討。
發言片段: 9
李委員德維:一起會來商討?
發言片段: 10
陳院長建仁:對。
發言片段: 11
李委員德維:所以現在蔡總統還沒跟您談這個問題?
發言片段: 12
陳院長建仁:目前還沒有。
發言片段: 13
李委員德維:好,瞭解。請教院長,陸委會的國慶晚宴國旗出現13道光芒,但是在場的官員沒有人發現這個問題,真的非常非常神奇。請問院長,現在十二年國教有教育學生認識國旗嗎?
發言片段: 14
陳院長建仁:應該有,像我孫子他們都知道中華民國國旗是什麼樣子,12道光芒他們也都知道。不過,那個圖說老實話是製圖者本身實在是疏忽掉了,我們以後會來改進。
發言片段: 15
李委員德維:當然在這個部分,我們中華民國憲法第六條規定,中華民國國旗定為紅地,左上角青天白日。而青色代表光明純潔、民族和自由;白色代表坦白無私、民權和平等;紅色代表不畏犧牲、民生和博愛。白日的12道光芒,代表著1年12個月,1天12個時辰,當然也象徵著國家的命脈,隨著時間前進永存於世界。所以當然在這個部分還是要請院長多關心,對於我們中華民國相關國旗跟國歌的教育,這個必須從我們的小朋友開始就要好好的教導大家認識我們的國旗、認識我們的國歌,所以這個部分院長的看法怎麼樣?當然院長應該一定會唱國歌吧!
發言片段: 16
陳院長建仁:不只我會唱,我剛才講過,我的孫子都會唱,我想國旗、國歌這些在學校裡面,孩子們都相當的熟悉,因為他們也愛臺灣、中華民國這樣的國家。
發言片段: 17
李委員德維:好,部長請教一下,我們現在國旗、國歌相關的,我們在幾年級或怎麼樣就會有教導這些課程的內容?
發言片段: 18
潘部長文忠:教材的內容我要瞭解一下。
發言片段: 19
李委員德維:是。
發言片段: 20
潘部長文忠:因為現在的課綱你也知道是一綱多本,但是國旗、國歌,不管是學校、我們重要的慶典,幾乎都會讓學生,還有運動會,委員也知道,最重要的儀式就是這樣一個參與。
發言片段: 21
李委員德維:升國旗、唱國歌。
發言片段: 22
潘部長文忠:都會有這個儀典,我想學校更是一個基礎的教育工作,也一定會有進行。
發言片段: 23
李委員德維:好,瞭解。來,院長,請教,真的讓大家覺得我們目前的政府部門都比較重視才能,但是忽略了道德,所謂的德能,所以當然有很多職場的霸凌、性騷擾,甚至於貪瀆等等這些事情。我想包含行政院,或者是其他外交部都發生了類似所謂的性騷擾,甚至於貪瀆事件,所以這個部分當然要請院長來努力一下,包含最上層的總統、院長、部會首長是不是應該將所謂的道德看得更重要,然後讓我們的機關文化裡面有一個自主的、來自於自己要求自己,然後才能去做好這些相關的工作?所以本席真的認為關係好不代表才能好,才能高也不代表品性好,所以權力越大的人,當然他的自我要求跟品德教育要更好。未來怎麼樣恢復禮義廉恥的這一個教育?當然潘部長有說現在已經重視實踐跟思辨,請問院長可以評論一下品德教育的重要性難道不重要嗎?四維八德如何來思辨跟實踐呢?
發言片段: 24
陳院長建仁:我想在學校教育裡面要注意到教育及生活。
發言片段: 25
李委員德維:是。
發言片段: 26
陳院長建仁:所以在教育的理念裡面,我們以前常常講就是德、智、體、群、美,都是很重要,在德、智、體、群、美的教育過程當中就是要讓孩子們學習到怎麼樣彼此照顧、互相提攜,然後也要知道怎麼樣去遵守國家的相關法令等等。德育跟群育這個方面是在智育跟美育之外也是很重要的。我想不只是四維八德,在人類好的人性發展上面,譬如說謙卑,或者是有同情心、憐憫,然後自我節制等等,這都是需要一起來做的。所以我想道德的實踐當然是需要在學校學習,可是社會跟家庭也扮演很重要的角色,所以父母還有我們每一個人如果都做一個好公民,那麼孩子可學習,就會學習得比較好。
發言片段: 27
李委員德維:但在這個部分,院長,外界對您在這個部分的期待非常高,我在家裡面,我的長輩就常常說,假如你要會中文,就要上中文課;你要會英文,就要上英文課;你要品德好、道德好,你就要有相關的配套教育跟瞭解才會好。
發言片段: 28
陳院長建仁:我們有公民的課程……
發言片段: 29
李委員德維:所以在這個部分裡面,我們以前一直有所謂的公民與道德,小學的時候有生活與倫理,當然後來被打散進入不同的課綱裡面,所以這個部分當然還是要請院長多關心教育部,在這個部分因為大家真的很關心啦!沒關係,部長,這個部分就先不回答。
發言片段: 30
陳院長建仁:這個新的課綱的部分給他們……
發言片段: 31
潘部長文忠:我跟委員報告,因為我們關切這個確實是非常重要的議題。
發言片段: 32
李委員德維:是。
發言片段: 33
潘部長文忠:不管這些年來的一些課程、課綱、教學的調整,其實都不會去忽略品德、品格教育,可是過去我想大家比較在反思的是教條式這方面其實不如孩子在學習的生活實踐當中,我以最近的108課綱為例,它裡面很關鍵的,這是各界討論得非常重要,能夠從這個核心的就是自發、互動、共好,其實這是一個在養成學生裡面、在課程設計裡面非常重要的態度,從自己跟人的互動,甚至要共好,這個不只是跟社會環境,甚至是跟整個世界,像這樣的概念其實是在一波一波的課程調整當中,大家講的能夠引導孩子在實際的生活學習去實踐、去思辨,這個其實它至高的概念絕對不會去忽略掉我們說品格、品德的重要性,只是過程當中確實我們應該要有更多的機會讓孩子在這樣一個體驗、實踐當中去落實。
發言片段: 34
李委員德維:好,瞭解。來,院長,兒服聯盟說國高中生58.9%感到學習疲勞,請問院長,高中生現在的學習疲勞明顯嚴重,那怎麼樣來做解決?院長有沒有什麼特別的想法?這個反映出來的是學生壓力非常的大。
發言片段: 35
陳院長建仁:對,確實現在學生學習的壓力很大,因為我孫子也有念國中、也有念高中……
發言片段: 36
李委員德維:是。
發言片段: 37
陳院長建仁:他們目前還是面臨到很大的壓力,在臺灣升學主義的壓力還是很大。另外,他們要學習的課程確實相當多,他們自己也希望能有一些課餘的活動,我相信累不累是要看孩子們自己的選擇,這部分教育部實際上有很多很好的……
發言片段: 38
李委員德維:沒關係,因為我時間有限。院長,你自己也有孫子……
發言片段: 39
潘部長文忠:我跟委員補充一下,當然在國高中這個階段,長期以來我們確實是面對一個很大的挑戰……
發言片段: 40
李委員德維:是。
發言片段: 41
潘部長文忠:因為孩子正在青春發展,而且是面對未來的一個關鍵,所以過去確實在課程、教學實施上,很多都是為了升學考試做準備,這無可厚非,我們一直都比較希望留一點空白的時間讓孩子去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為什麼要這樣?原因就是我們看到大學學生的學習態度反映,會覺得這6年真的讓孩子有太多太多的課程學習,除了課程,在課外部分,剛才委員也提到,他們在夜間也要學習,我一直都在說,政府在制度設計希望有這樣的一個想法,但我們也一直希望能夠跟家長一起來努力,讓孩子有多一點點思考的時間,甚至是自主學習的時間,以現在來講,這些對他們未來更長久的發展,甚至到大學或是未來走入職涯,我覺得這都是未來的重點,我想我們要跟學校和家長能夠再有多一點的溝通討論,讓孩子有多一點點的時間留給自己。
發言片段: 42
李委員德維:好,瞭解,謝謝部長。
院長,接下來是文化的議題,外界有很多的質疑,針對國產電影長片的輔導金補助,似乎都是給關係比較好的特定人士比較多,當然現在外界也在質疑,包含文化部在調查一部劇集叫《周處除三害》是否抄襲《無法無天》的劇本,這部分要請院長特別瞭解一下,過去幾年文化部補助電影公司或者相關業者的金額,是不是會偏重於某些特別的公司,這個院長可以做嗎?
發言片段: 43
陳院長建仁:我想文化部就這些相關經費補助時,一定用公平、公正、公開的方法來做,最主要是要能夠達到真正的文化傳承還有藝術發揚。我是不是請部長簡單的回應一下?
發言片段: 44
李委員德維:好,部長簡單回應一下。
發言片段: 45
史部長哲:好,謝謝委員的關心。文化部各項的補助,基本上有幾個原則:第一個,評審委員的名單是公開的;第二個,在決策金額時,要現場三分之二委員同意才能夠核定金額,所以大家都可以看到,它基本上是採取一個比較嚴苛而且公正的過程。
發言片段: 46
李委員德維:由於外界有不少的質疑,所以請部長、院長多關心,畢竟各式各樣的聲音都有。有,我們就改,沒有的話也要適度的出來做說明,可以嗎?
發言片段: 47
史部長哲:是,對於委員的提醒,我們會來精進,謝謝。
發言片段: 48
李委員德維:瞭解,謝謝部長,部長可以請回座。
院長,您週二明確表示核電是綠電,但是王美花部長說臺灣的綠電沒有包含核電,行政院的發言人林子倫也說,核能發電並未被視為綠電,而且重申政府非核家園的立場。請問院長,再給您一個機會……
發言片段: 49
陳院長建仁:好。核電到底是不是綠電這件事情,實際上在歐洲討論得很複雜,我舉個例子,德國認為核電不是綠電,法國認為核電是綠電,歐盟在綠色融資方面是認為核電如果要視為綠電,一定要對核廢料的處理有一個完整的處理方式才能夠認定,這是在綠色融資方面;至於RE100並沒有把核電當作綠電,當天他們在問我的時候,我說核電實際上有兩大類,一個是核裂解,一個是核融合,核融合的這個部分,它並沒有核廢料的問題,因為核融合現在已經實驗成功,但是還沒有能夠進入商業化,所以像核融合這樣的核電,如果未來有的話,那就是屬於綠電。現在我們大家都是在這些名詞上吵來吵去,但是實際上不只是臺灣在吵,全世界都在吵什麼叫做綠電。
發言片段: 50
李委員德維:院長,這也要提醒一下,核電是不是綠電?其實跟非核家園是沒有關係的嘛!所以在這個部分本席當然要提醒,我們行政院的發言人特別講到,核能不是被視為綠電,而且政府非核家園,其實基本上這兩者不太相關。
發言片段: 51
陳院長建仁:政府目前因為我們的核廢料處理都沒有辦法找到最後的處置,所以我們目前還是主張非核家園這樣的一個政策,那我們期待高科技發展的可能。
發言片段: 52
李委員德維:院長,不好意思!所以您的意思,核融合的商業運行模式要是可以的話,基本上包含您在內的執政黨會認為核電就是綠電喔!是這個意思嗎?
發言片段: 53
陳院長建仁:那就要看這整個發展的過程,我們再繼續觀察,期待科學家有一個很好、很好的發展。
發言片段: 54
李委員德維:OK,瞭解。所以您的重點是在核廢料,基本上核廢料可以解決,核融合技術可以解決核廢料……
發言片段: 55
陳院長建仁:我講的是在綠色融資的這件事情上歐盟的看法,他們是認為現在的核電都不是綠電。
發言片段: 56
李委員德維:OK,好,沒關係,謝謝!
發言片段: 57
主席:好,謝謝李委員。
黃國書委員、許智傑委員的質詢均以書面提出,請行政院書面答復,並列入紀錄,刊登公報。
發言片段: 58
委員黃國書書面質詢:
一、
文化部於今年爭取「歷史與文化資產維護發展計畫(第5期)」相關預算,獲行政院大力支持,核定6年(113-118年)計159.44億元預算,創下歷史新高。文資局首批核定總數高達357案、總經費59億8,873萬元,文化部補助36億9,204萬元,也創歷年補助經費之最,然文資修復及維護仍有多面相問題,文化部應更全面來檢視。
●根據2022年的統計,符合古蹟修復資格的傳統匠師只有907人,年齡層在50歲以下的只有24%,實際在現場從事古蹟修復的也只有四分之一。而台灣目前培養修復人才的專業科系大學部僅兩所,遠遠追不上修復的數量,文化部如何增加修復人才培育?
●隨著傳統工匠的逐漸凋零,傳統師徒制的傳承模式不復存在,嚴重的技術斷層已成事實,此外傳統工匠的養成時間較長、缺乏工作保障,且長期薪資不合理,不僅造成人才流失,更難以吸引新血投入。文化部如何增加修復人才薪資待遇,以利吸引年輕加入古蹟修復行業?
●學者建議,台灣的技職教育有「全國技能競賽」給予技職人榮耀感,但「全國技能競賽」卻無文資修復相關競賽項目。文化部是否能研商於競賽中增加修復相關競賽項目,或自行籌辦傳統匠師相關競賽、打造競技擂台?
●文資法第14條第1項及文資法施行細則第15條第7項規定,主管機關應每8年至少辦理1次定期普查。根據文資局去年10月函詢各縣市政府之逾50年公有建造物,共計列帳清冊6,321件、519萬0348.81平方公尺、318億4,056萬6,000元、待普查數6,262件、已完成評估1,531件、已列冊追蹤127件,待普查數高達99%;又已列冊追蹤僅2%,已有違文資法規定,文化部如何協助各部會改善普查情形?
●已除役的中海軍艦後續處置上,海軍與地方政府互相推諉,陷入僵持狀態。雖文化部已經表明,海軍有責任進行修復及活化事宜。然面對這類大型除役軍備或古物,如何保存及維護應建立標準化流程,以避免古物無人願意接管的情事一再發生,除了初期的經費要跟中央或地方政府爭取之外,後續的認養或相關營運亦可與企業單位接洽。國外以企業認養除役軍備之模式已行之有年,且非常多元,企業都能藉此讓除役裝備變成活廣告,實際效益也都大於成本,應鼓勵企業接受這種認養模式,請文化部研議如何讓除役軍備得到公部門或私部門單位之認養?
●針對各項問題請於一個月內提交書面回覆。
二、
國科會昨日於行政院會報告「晶片驅動台灣產業創新方案」(晶創台灣方案),爭取2024年至2033年、預計10年共3,000億元經費執行。第一期自2024年啟動,為期5年,以晶片結合生成式AI等關鍵技術,帶動各行各業全產業發展。並以四大布局,包括結合生成式AI與晶片帶動全產業創新、強化國內培育環境吸納全球研發人才、加速產業創新所需異質整合及先進技術、利用矽島實力吸引國際新創與投資來台。
●請國科會說明該方案各部會如何分工、預算如何分配,以及短中長期之目標為何。
●據統計2022年半導體人力缺口達3.4萬人,年增幅39.8%,創近七年新高。亦有台灣IC設計業者表示,樂見政府持續協助台灣半導體發展,但更重要的是人才,希望藉由晶創台灣方案強化台灣培育環境,吸引人才投入半導體產業。請國科會與教育部說明如何加強培育IC設計人才。
●目前教育部半導體學院每年招生已近額滿,未來有無規劃擴大核定名額及增聘師資?
●據媒體報導,半導體產業持續發展最大課題為人才短缺,除了少子化影響人才供應外,台灣還需面對外商與中國企業的人才競爭,因此盼政府協助推動國際化取得海外人才資源。請國科會說明IC設計前進基地預計設置之國家、預計招攬之人數,並說明國際人才吸收後送台灣後,有何具體培育及媒合措施。
●針對各項問題請於一個月內提交書面回覆。
發言片段: 59
委員許智傑書面質詢:
一、重視學生輔導環境、改善心理諮商師工作內容,提升學生及心理諮商師權益。
鑒於校園安全事件層出不窮,又近年青年族群自殺、自傷比率逐年攀升,校園專業輔導人力配置比例過低,致學生身心健康照護有所疑慮,然現行高級中等以下學校置專任專業輔導人員、專科以上學校置專業輔導人員之數額配置標準已不符實際需求。
根據衛生福利部資料統計,各級學校自殺通報案件數逐年攀升,又監察院針對青少年自殺率提出調查報告,主管機關對此應儘速進行通盤檢討,妥適規劃各級學校輔導人力配比,凸顯完善學生輔導機制與即時增設輔導人力之必要,為改善各級教學單位之心理輔導品質,教育部應積極針對心理輔導師與學生之師生比,提出改善措施。
據本席了解,專業輔導人員皆為縣市政府約聘人員,實務上有支援其他行政事務而非專長專用,輔導教師、專業輔導人員之業務須接觸個案,故有延聘專業督導提供服務建議之需求,尤其關於「學生輔導諮商中心」之編組正式化、任務內涵時有重新定位之必要。
教育部應針對三級輔導架構內容與職責內涵之精緻化、學校行政單位之支援強化,教育部應積極改善,本席建請貴部針對學生輔導環境及心理諮商師工作內容進行改善,提升學生及心理諮商師之權益。
二、強化校園心理安全網.三級心輔要優化,積極接住每一位學童。
本席持續關心學生及青年心理輔導狀況,過去曾提出輔導方案,近期衛生福利部提出「年輕族群心理健康支持方案」,讓15歲到30歲的青年朋友免費接受3次心理諮商,然學生心理健康假我國僅有少數大學開放,教育部並未積極推動於各級學校。
為協助有心理不適、情緒困擾等情形之學生,透過心理健康假,調整自我的情緒狀態,平衡身心不適感,以達到喘息及身心復原,針對已實施心理假的學校作法及相關建議,教育部應將持續提供其他學校推動。
發言片段: 60
主席:繼續請張廖萬堅委員質詢。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53
meet_id 院會-10-8-6
speakers ["游錫堃"]
page_start 1
meetingDate ["2023-11-03"]
gazette_id 1127601
agenda_lcidc_ids ["1127601_00002"]
meet_name 立法院第10屆第8會期第6次會議紀錄
content 報告事項
agenda_id 1127601_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