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1855

發言片段: 0
張委員育美:(10時40分)謝謝召委,有請薛部長。
發言片段: 1
主席:有請部長。
發言片段: 2
薛部長瑞元:委員好。
發言片段: 3
張委員育美:部長好。過去三年我長期關注醫療科技的發展,對於法制的推動與進步,我是樂觀其成,但是站在監督政策的角色,我就擔憂現行施政的錯誤和原地踏步。上週在總質詢的時候,正式和陳建仁院長討論醫療科技的脈動,院長也期許醫療科技發展應該是由政府與民間來共同努力,更讚許衛福部近年來數位進程的快速,但是事實上與事實不符,不是如此,其實還是有些耽誤,衛福部有些耽誤國內通訊診療的進展。
在疫情期間,國內總共有76.3萬人使用視訊診療,大幅提高了民眾對遠距醫療的接受度,這樣的契機,其實正提供中小院所導入遠距醫療的機會,而應該成為遠距醫療精進的基礎才對,但是通訊診察治療辦法修正草案,在去年11月提出之後,部長允諾在今年第二季的時候提出,王必勝次長在8月的時候是表示10月會提出,現在已經11月了,請問部長目前研修的進度如何?
發言片段: 4
薛部長瑞元:跟委員報告,下個禮拜就會公告。
發言片段: 5
張委員育美:下個禮拜公告?
發言片段: 6
薛部長瑞元:對。
發言片段: 7
張委員育美:好,因為這個……
發言片段: 8
薛部長瑞元:不過正式實施是在明年4月,因為這中間要給一個時間去做資安認證。
發言片段: 9
張委員育美:好,OK,如果你有這樣的進度之後,對一些遠距醫療的推展就有一個基礎嘛,對不對?所以你說下禮拜就會出來,明年實施。接下來請教健保署石署長。
發言片段: 10
主席:有請署長。
發言片段: 11
張委員育美:署長,根據健保的醫療平權數位升級計畫內容,通訊診察治療辦法修正後,健保署將配合通訊診療納入健保給付,以及建立相關配套措施,對吧?我之前質詢的時候就已經提出分級醫療、全人照護、智慧醫療等三項推動遠距醫療的核心理念,請問健保署未來規劃如何確保分級醫療?
發言片段: 12
石署長崇良:以現行的這個規劃,遠距醫療目前是在做山地、離島偏鄉地區的專科會診,遠距專科會診。
發言片段: 13
張委員育美:跟疫情前一樣囉?
發言片段: 14
石署長崇良:目前是這樣,下一步的話,等到這個新的通訊診察治療辦法發布之後,我們會擴及到包含居家醫療、包含長照機構的照顧,還有居家的透析,以及未來要推動的在宅急症照護,會導入遠距醫療。
發言片段: 15
張委員育美:除了原來的之外,加上居家醫療、長照,和剛剛你舉的那一些等等。請問你在健保總額編列的預算是多少?來源呢?
發言片段: 16
石署長崇良:我們是搭配原本的照護模式,所以我們是在居家醫療的推動裡面去擴大那個金額,在總額裡面有。
發言片段: 17
張委員育美:在總額的居家醫療裡面擴大金額?
發言片段: 18
石署長崇良:對。
發言片段: 19
張委員育美:這樣夠嗎?
發言片段: 20
石署長崇良:就是擴大那個居家醫療的推動。
發言片段: 21
張委員育美:就在健保費用裡面?
發言片段: 22
石署長崇良:總額。
發言片段: 23
張委員育美:總額裡面?
發言片段: 24
石署長崇良:對。
發言片段: 25
張委員育美:這個會不會影響到一些基本的醫療?
發言片段: 26
石署長崇良:不會,因為它是有總額的成長。
發言片段: 27
張委員育美:總額一起成長?好,謝謝署長。接下來我還是要關心醫療科技的跨部會合作,醫療科技包含AI、Block Chain、Cloud,還有D-big data,在總質詢時我都講了N遍ABCD,數位部常常稱我是醫療科技ABCD立委。講了那麼多次總要有一些結果,這個ABCD就是科技用於健康的照護,在於疾病預防、診斷及治療。部長,請問醫療科技一定是以醫療器材方式來呈現嗎?
發言片段: 28
薛部長瑞元:當然不一定,它可能是醫療器材,但也有可能是用服務的方式。
發言片段: 29
張委員育美:服務的?
發言片段: 30
薛部長瑞元:對。技術以服務的方式來呈現,不過剛剛委員談的ABCD其實就牽涉到滿多的東西。
發言片段: 31
張委員育美:對啊。
發言片段: 32
薛部長瑞元:如果以AI來講,目前AI的困難是,各個醫院的HIS系統是不一樣的,在A醫院弄的AI可以幫忙做診斷,但到了B醫院會行不通,所以目前我們正在做這個 infrastructure,也就是基礎建設的處理,希望各家醫院的HIS系統都能夠符合國際的標準。
發言片段: 33
張委員育美:好。部長,我知道食藥署已經成立智慧醫材辦公室,可是醫療器材是醫療科技,不是只有醫療器材而已,像剛剛部長講的醫院管理流程的簡化、數據的分析,都不是智慧醫材辦公室能應付,也就是說食藥署是無用武之地,因為這要跟科技部、經濟部做串聯,食藥署的層級會不會比較低一點?那天質詢,經濟部長是親自主導的,我們要瞭解醫療科技,為什麼臺灣本來是醫療最強,你們兩位都是醫師嘛!本來我們的醫療在2008年服務業裡面排世界第三、亞洲第一,加上我們最強的ICT應該是強強結合,成為最棒的,可是我們在這幾年疫情之後,反而輸給新加坡、韓國、日本,我們的智慧醫院今年有4家,韓國、日本有十幾家,這方面有一些輸了,是相關的連結不夠,請問部長,我們的智慧醫材辦公室目前有什麼策略跟經費呢?
發言片段: 34
薛部長瑞元:智慧醫材辦公室要做的事情是輔導業者,讓他們的產品可以快速取得驗證,能夠通過FDA的查驗登記,主要的工作是這樣。但我跟委員報告,其實目前我們這些研發能力都有,我們的資通訊業者的能力很強,醫療也很強,現在的問題是,這些研發出來,不管是技術還是產品,它的商業模式是什麼?
發言片段: 35
張委員育美:很少對不對?很少變成商品,對不對?
發言片段: 36
薛部長瑞元:對,針對它的商業模式,東西要怎麼賣出去,比方說委員剛剛有提到,像是醫院管理系統,當然是要賣給醫院嘛!
發言片段: 37
張委員育美:對。
發言片段: 38
薛部長瑞元:但是醫院為什麼要買這個系統?當然管理會比較往上升,但是往上升的時候,健保也沒有給他們比較多錢。
發言片段: 39
張委員育美:對啊,你說對了!
發言片段: 40
薛部長瑞元:所以商業模式就出不來嘛!
發言片段: 41
張委員育美:好。部長,你知道臺中榮總陳適安院長在今年的BTC會議中直言,醫療AI研究可寫成論文,但大多數無法變成商品,就是像你講的,多數臨床研究人員不懂得市場、不知道 marketing,IT產業不懂得醫療,你現在成立的智慧醫療辦公室能夠解決這個問題嗎?
我剛剛講的,論文寫的那麼多,將其結合起來弄成100項,結果只有1項可以成為商品,99項浪費了、打水漂,其實是浪費了我們的研究人員。我覺得衛福部應該要建立這個平臺才能發展兆元產業,我們是 win-win的、是醫療科技的大國等等,我覺得部長應該好好再研究一下,你覺得對嗎?
發言片段: 42
薛部長瑞元:老實講,我認為這一次召委提出來這個法案的主要目的就在這個地方,就是想要處理這樣子的……
發言片段: 43
張委員育美:就是要處理這些問題嘛!
發言片段: 44
薛部長瑞元:這後面代表的意義是,這不是衛福部單獨可以的……
發言片段: 45
張委員育美:可以對跨部會,是吧?
發言片段: 46
薛部長瑞元:應該是跨部會來合作,看看我們這兩強結合時,能不能有更多的火花出來。
發言片段: 47
張委員育美:部長,我們要記取Google、IBM、Amazon的科技巨擘經驗,他在成立Google Health時也是失敗的,所以外國也是如此,我們臺灣更要注意不能雞同鴨講,食藥署是做這個平臺的,我覺得科技的色彩要再更多一點。我剛剛講,經濟部長親自出來主導,他說一年要跟醫療科技開會一次,兩天一夜,經濟部王美花部長親自這樣說。所以我要再次強調,精準醫療作為我國的核心戰略產業,行政院多次提到打造護國群山、兆元產業,希望衛福部拿出決心,完善法案、傾聽產業需求,成為醫療科技邁進的火車頭!部長,你看這麼重要!
發言片段: 48
薛部長瑞元:我們還是要跟經濟部一起合作,對於市場行銷,老實講,我們真的不懂。
發言片段: 49
張委員育美:要一起研究,對不對?
發言片段: 50
薛部長瑞元:一起合作。
發言片段: 51
張委員育美:不要研究了一堆,就像臺中陳適安院長講的,可以成為論文,但是幾乎不能成為產品,很浪費我們這些人才,對不對?要善用我們的人才,好不好?
發言片段: 52
薛部長瑞元:好,謝謝委員。
發言片段: 53
張委員育美:謝謝。
發言片段: 54
主席:謝謝張委員,現在休息十分鐘,謝謝。
休息(10時52分)
繼續開會(11時2分)
發言片段: 55
主席:會議開始。
下一位請王婉諭委員。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390
meet_id 委員會-10-8-26-9
speakers ["吳欣盈","賴惠員","邱泰源","吳玉琴","蘇巧慧","林為洲","張育美","王婉諭","徐志榮","黃秀芳","陳琬惠","楊瓊瓔","洪申翰","張其祿","楊曜","陳瑩","溫玉霞","伍麗華Saidhai‧Tahovecahe","莊競程"]
page_start 197
meetingDate ["2023-11-06"]
gazette_id 1128202
agenda_lcidc_ids ["1128202_00004"]
meet_name 立法院第10屆第8會期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第9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content 審查台灣民眾黨黨團擬具「數位醫療發展條例草案」案
agenda_id 1128202_0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