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58

發言片段: 0
林委員德福:(9時30分)謝謝我們今天的主席,還有莊部長及與會各列席官員。是不是請莊部長?
發言片段: 1
主席:請莊部長上台備詢。
發言片段: 2
莊部長翠雲:委員早!
發言片段: 3
林委員德福:莊部長早!請教部長,房屋租金的支出是列舉扣除額,改為特別扣除額,目前財政部的想法如何?
發言片段: 4
莊部長翠雲:報告委員,對於房屋租金從現在的列舉扣除額改為特別扣除額,我們剛剛的報告裡有說明,當時為什麼會列為列舉扣除額,最主要是它是一個重要的生活支出,而且跟購屋貸款利息同樣放在列舉扣除額,當然,目前各委員的提案都希望把它放在特別扣除額,剛剛也都有提到為什麼要把它放在特別扣除額,最主要是讓有房屋租金支出的房客們,他們的這一項支出可以核實列報扣除,如果放在列舉扣除額裡,因為我們的標準扣除額不斷提高,在這裡就已經被吸收掉了,所以沒有辦法列報。我想委員的提案都各有其政策意義。
發言片段: 5
林委員德福:列入特別扣除額你們目前有什麼想法?額度是多少?
發言片段: 6
莊部長翠雲:第一個,有關額度部分,如果放到列舉扣除額裡,我們也看了委員的各個提案,當然包含要有排富條款,也就是對於高所得者,事實上就不再適用這個規定,就是跟幼扣和長期照顧一樣。另外,我們認為這個部分應該對於沒有房屋的人才能適用,如果他自己有房子出租,自己再去租房子,然後享有租金扣除,我想這些特別要注意的地方都應該放進來。至於金額部分,委員的提案高高低低……
發言片段: 7
林委員德福:不同。
發言片段: 8
莊部長翠雲:對,不同,這部分可以蒐集各方意見,再來審慎評估。
發言片段: 9
林委員德福:那你認為目標落定差不多在什麼範圍裡?
發言片段: 10
莊部長翠雲:我想這個部分還是要透過大家的討論,以及意見的蒐集。
發言片段: 11
林委員德福:這樣吼?
發言片段: 12
莊部長翠雲:是。
發言片段: 13
林委員德福:好。再請教部長,11月初財政部統計處蔡美娜處長表示,整個出口跌幅已經比9月明顯收斂,可謂是黎明將至,預期第四季將迎接翻轉的契機,11、12月出口有望轉正。部長,現在已經11月底,再過14個工作天,預計央行就要召開第四季理監事會,請教部長,根據統計處的資料與專業判斷,你對於貨幣政策的建議看法,是維持第三季意見不變,還是有不同的意見?
發言片段: 14
莊部長翠雲:跟委員報告,我們統計處每個月都會在一定的時間公布上個月的出口狀況,10月部分的出口雖然年減4.5%,但相較上半年以及第三季其實都已經是縮小,所以我們認為11月跟12月是有轉正的機會。為什麼我們會這樣判斷?因為以10月份來說,出口值也有381億,算是很高的,只是因為去年10月達到了399億,這是非常的高,所以……
發言片段: 15
林委員德福:所以說還是一樣翻黑嘛?
發言片段: 16
莊部長翠雲:是基期高,但是11月我們可以看到,因為年底有關科技新貨的備貨、拉貨需求、AI商機,以及電子業的庫存情形已經達到一個程度,所以有機會11月跟12月的出口會轉正。至於央行理事會在12月召開貨幣相關政策會議,事實上是要透過各理事在會上一起表達意見後所做的政策方向決定,我想個別個人不太適合在各個場合去發表個人的一些意見,這是以上的說明。
發言片段: 17
林委員德福:因為10月出口統計較去年同期再度翻黑,財政部統計處說主要是受高基期影響,加上全球仍受通膨、高利率的環境影響,再加上中國經濟仍處於疲態的進行影響終端需求,請問部長,黎明將至的看法會不會太過樂觀?你的看法如何?
發言片段: 18
莊部長翠雲:我想這是可以的,10月會年減4.5%,最主要是去年10月的399億事實上是非常高基期的,其實今年10月也有381億美元的出口,而11月跟12月剛剛也提到,因為科技新品的備貨潮,還有 AI的商機仍然存在,以及電子業的庫存已經調整一定程度,所以我們認為11月跟12月是可以轉正的。
發言片段: 19
林委員德福:所以說部長還是非常樂觀?
發言片段: 20
莊部長翠雲:我們可以樂觀的期待,是的。
發言片段: 21
林委員德福:由於出口的表現受制於全球各大經濟體復甦的力道,內需的部分或許能夠有所填補,但因為有 CPI年增率反映出物價上漲的疑慮,本席認為黎明將至可能還太早,現在反而比較屬於是陰晴不定的狀態。請問部長,會不會這種狀態才是真正反映出國內目前經濟景氣陷入底部泥淖的客觀事實?會不會?
發言片段: 22
莊部長翠雲:跟委員報告,其實內需在疫後還是非常強勁的,不管是零售業或者是餐飲業的營業額,其實都還蠻不錯的,我想內需應該還是呈現一個內溫的情況。
發言片段: 23
林委員德福:這樣吼?
發言片段: 24
莊部長翠雲:是。
發言片段: 25
林委員德福:部長,對於未來國內經濟成長狀況的憂心,本席認為應該是現在多數人的共識,因為從主計處10月消費物價指數CPI年增率來到3.05%,創下9個月來的新高來看,及第三次理監事會多位理事對CPI年增率的憂心,似乎也很難看出整個國內短期內有積極反彈的復甦力道。上個禮拜賦稅署召開記者會說明所得稅制優化惠民措施,宣揚整個民進黨執政6年來,整體減稅利益達到新臺幣三千二百多億元,請問部長,在以往沒有所謂減稅利益的時代,如果物價上漲,你回想當時民眾有沒有像現在這樣哀聲載道,痛苦指數是一直飆高的?你的看法如何?
發言片段: 26
莊部長翠雲:第一個,根據所得稅法規定,如果物價指數調升累積到3%,就可以提高相關免稅額、扣除額,還有相關的列扣,比如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還有身心障礙特別扣除……
發言片段: 27
林委員德福:我瞭解。
發言片段: 28
莊部長翠雲:這個目的是……
發言片段: 29
林委員德福:問題是物價飆漲,你少扣一點稅,其實對一般老百姓來講,還是緩不濟急,痛苦指數還是飆高,如果財政部的減稅才算得上是優化惠民稅制,反之,如果沒有,本席想請教部長,政府憑什麼在貧富不均的當下,把減稅當作是福利來向全民邀功?你的看法?
發言片段: 30
莊部長翠雲:我想是這樣子,我們的稅制設計是希望如果扶養親屬比較多或支出比較大的人,在租稅的負擔上應該給予減輕,因為那是他維持生活基本的需要,這個部分政府不能給予課稅,所以對於扶養親屬多的,他的扣除額就多,然後生活支出多的人,相關扣除額也多,所以如果他淨所得少,那這部分就可以減輕,我想最主要的目的就是這個。但是對於高所得者,他仍然需要繳交多一點稅負,我剛剛就有提到,有0.85%的高所得者,事實上就只有5.5萬戶,他們繳的稅是全國所得稅稅賦的45.5%,所以他繳交了大部分的稅,而對於這些繳交的稅,除了政府的施政以外,我們也可以把稅收拿來做為補助一些弱勢的族群,不管是中低收入戶或者是幼兒的補貼或者是租金補貼,我想這個部分對於政府的移轉性支出、對於扶助一些生活上需要補助的人,也可以做到一些相關的補貼跟調整。
發言片段: 31
林委員德福:部長,如果讓多數民眾感覺這是政府施捨給民眾的德政,部長您針對這樣的看法是如何?
發言片段: 32
莊部長翠雲:我想這不是施捨,這是照顧民眾,因為民眾本來就是會有高低不同的情況,那我們以能力強的所得者來補貼能力比較……就是說他沒有辦法取得……他生活負擔比較重的,我們來給予補貼。
發言片段: 33
林委員德福:因為媒體報導近年來臺灣民眾人均所得提升,整體申報戶660萬戶中,能有大約47%是免繳稅,賦稅署解釋主要是因為政府推動稅制優化,大幅度地調高免稅額和扣除額,讓民眾減稅利益增加,絕不是半數人窮到不用繳稅。我請問部長,賦稅署為什麼要強調所有這些申報的戶數,47%是免稅的,這些人並不是窮到不用繳稅,你的看法呢?
發言片段: 34
莊部長翠雲:沒有錯,並不是窮到不用繳稅,而是我們在107年的稅制改革以後,大幅提高有關標準扣除額、薪資所得扣除額,還有身心障礙特別扣除額跟學前教育特別扣除額,我們大幅提高這些扣除額,總所得扣除這些扣除額以後,要繳稅的幅度就會下降,所以我想這個部分是減輕民眾很大的負擔,不是他窮到不用繳稅。
發言片段: 35
林委員德福:我想繳稅是人民的義務,部長,你認為不用繳稅難道是判斷貧富差距的條件嗎?
發言片段: 36
莊部長翠雲:不是。
發言片段: 37
林委員德福:還有很多要問,下一次。
發言片段: 38
莊部長翠雲:謝謝,謝謝委員。
發言片段: 39
主席:謝謝,接下來請吳秉叡吳委員上台質詢。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376
meet_id 委員會-10-8-20-17
speakers ["沈發惠","吳怡玎","林德福","吳秉叡","賴士葆","李貴敏","郭國文","鍾佳濱","高嘉瑜","林楚茵","費鴻泰","鄭天財Sra Kacaw","陳椒華","陳培瑜","王鴻薇","羅明才"]
page_start 1
meetingDate ["2023-11-27"]
gazette_id 1129201
agenda_lcidc_ids ["1129201_00002","1129201_00003"]
meet_name 立法院第10屆第8會期財政委員會第17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content 一、彙總整理提出「中華民國113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附屬單位預算營業及非營業部分審查總 報告草案」提報院會案;二、審查中華民國113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附屬單位預算營業部分, 關於財政部主管臺灣土地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財政部印刷廠、臺灣菸酒股份有限公司;三、所得 稅法第十七條11案:(一)繼續審查本院委員江永昌等21人、委員吳怡玎等18人、委員吳玉琴等19 人分別擬具「所得稅法第十七條條文修正草案」等3案、(二)審查本院台灣民眾黨黨團、時代力 量黨團、委員鄭天財 Sra Kacaw 等17人、委員張廖萬堅等22人、委員何志偉等21人、委員林昶佐 等17人、委員賴品妤等16人、委員黃秀芳等22人分別擬具「所得稅法第十七條條文修正草案」等 8案
agenda_id 1129201_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