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1176

發言片段: 0
黃委員國書:(9時45分)謝謝主席,請陳主委。
發言片段: 1
主席:好,我們請主委。
發言片段: 2
黃委員國書:主委好。
發言片段: 3
陳主任委員東陽:黃委員早。
發言片段: 4
黃委員國書:從福島震災之後,我們為了因應一些核廢水的問題,我們當時的原能會即現在的核安會,當時在北部跟南部,北部是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有建置北部輻射災害備援實驗室,南部是委託屏東科大,這2個實驗室這幾年來的成效……因為我們今天要審預算,所以我覺得我們需要來檢視一下,你們有沒有投入一些經費?有!當時建置的經費北部是1,687萬,南部是1,330萬,當時估算最大的檢驗量,也就是說,我們預期它的檢驗量是3,800件,可是這幾年來……去年還好一點,可是到今年北部0件、南部只有1件,這個概念是什麼?幾乎停擺了。
相較於科技部的國原院,他們近3年的檢測件數5萬8,934件,輻射偵測中心近3年檢驗數也有5,314件,有非常大且明顯的落差。我們推動的這一個北部實驗室跟南部實驗室是為了要因應輻射災害的檢驗,然後我們也給了經費,也給了當時預估可以來協助臺灣針對輻射災害的檢驗,但是到目前為止,幾乎已經快變成蚊子館了,快變成蚊子館的同時,我們也看不出來核安會要怎麼樣去精進,可是我們現在看到預算又送來了,明年要增加預算,總經費分別是460萬跟450萬,這一個部分是不是可以請主委說明一下,如果你們沒有提出一些比較精進的作為,就算我們明年度預算給你了,這些預算還是會被浪費掉,它可能還是一個蚊子館,這非常可惜!請說明一下。
發言片段: 5
陳主任委員東陽:謝謝黃委員的指教。當初我們設立備援實驗室,其實原來的初衷並不是for商業目的、不是for量能,但是這幾年我們這個量能其實是存在的,有一些資料可能沒有完整的顯示,我請廖組長說明,他這邊有更詳細的數字來補充說明,當然黃委員講的一些意見我們會列入考慮,看未來怎麼樣來精進、來promote這2個備援實驗室的相關量能,請廖組長說明。
發言片段: 6
廖組長家群:是,跟委員報告……
發言片段: 7
黃委員國書:現在都12月了,到目前為止,幾乎都沒有……幾乎停擺了嘛!
發言片段: 8
廖組長家群:那個是當時的調查,那是指對外服務,但是事實上實驗室在執行的,以北部為例,它會有例行的環測,事實上通常至少有40件,南部例如恆春有農作物,112年就有53件,另外它會執行相關環測的比較試驗,例如今年目前是84件,例如牡丹水庫,他們那邊覺得民眾有需求,所以他們那邊有做水庫,目前做了大概100件的樣品,只是這些是屬於我們要求跟配合它、去輔導它做的樣品,只是不收費作為它實驗室……所以實驗室都是正常運作中,這部分跟委員特別說明,謝謝。
發言片段: 9
黃委員國書:好,感謝你提出說明,但是我們政府花的錢跟當時預期的目標還有很大的落差,當時希望最大的檢驗量可以做到3,800件,就剛剛核安會的說明其實也有很大的落差,跟原來預期差太多了!明年又要投入經費,這個部分可能要請你們提出一個完整的報告,當然今天是詢答啦!到時候審預算的時候,我還是希望你們可以提出更完整的說明,好不好?
發言片段: 10
陳主任委員東陽:謝謝委員。
發言片段: 11
黃委員國書:再來,前幾天我看到有總統候選人在跟工商業、企業界座談的時候,提及臺灣的能源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但是他提到希望2035年核電的占比要過半,核四要重啟,那核四重啟的可能性是什麼?如果在安全無虞的狀況下,核四就可以重啟,當然我們可以來檢視這個議題,但是有沒有可能性?它會不會只是一個政治上的口號?但事實上,它並沒有實現的可能,我覺得你們核安會應該要把整個核四可不可能重啟,就核能安全把關者的角度來說明這個事情,其實台電在2021年時有提出說明,因為這個議題已經討論好多年了,當時就提到原廠人力解散、系統汰舊更新設備難以取得、耐震程度需要提升,以及原能會試運轉報告中提到還有32項待完成,所以這4大因素是台電難以掌握的,這難以掌握的因素就不知道要幾年了,但技術面要完成,就台電可以掌握的技術也要7年,所以當時是說N+7年才有可能重啟核四,這是台電的說法,但當時核安會的意見還沒有進來。
最近又有提到要重啟核四,之前核四的廠長說投入300億,3、4年就可以重啟了,可以這樣嗎?那我想要請問一下主委,可不可以跟我們講一下,以目前的狀況,核四還沒有完工,它的建照已經失效了,所以一定要再重新申請建照,否則不可以繼續興建作業,除非你有新的建照。再來,核四的備品不足,它所有的一些儀控系統,都已經超過使用年限,如果要重啟,還需要一些耐震的評估,這個期程也不知道如何掌握,還有核四的設計團隊都已經解散了,那怎麼再把他找回來?還有復工的談判等等這些問題太多、太複雜了!我想問一下,以核安會作為一個核安的守護者、把關者,重啟核四的程序是什麼?那核安會你們要評估哪一些重點?
發言片段: 12
陳主任委員東陽:好,謝謝委員。核四在2020年12月建照已經屆滿,所以現在假設要再重啟,當然除了社會共識之外,就必須要再重新申請建照。第二個、能源政策是國家的政策……
發言片段: 13
黃委員國書:當然。
發言片段: 14
陳主任委員東陽:這其實並不是核安會的業務範圍。第三個、核安會其實是以安全把關為最基本的要求,那麼誠如委員剛才所提的,我們有很多的事項需要檢視,要重啟要安全評估、老化評估、更換設備、更換零組件,還要跟原廠商做協調來找新的廠商,此外還有預算等等,有非常多的因素。N+7是前前主委他們提的,委員剛才也有提到一些說明,都是包含在剛才的這些時程裡面,其實具有不確定性。
發言片段: 15
黃委員國書:那我想問一下,那3到4年內有可能啟用嗎?
發言片段: 16
陳主任委員東陽:我請高組長來答復您。
發言片段: 17
黃委員國書:高組長來,有可能嗎?
發言片段: 18
高組長斌:跟委員報告,確實如同剛才委員所說,事實上核四要重啟,必須面臨很多事項要處理,包括設備,甚至地質強化調查這部分等,如果以現在來看,3到4年確實有難度。
發言片段: 19
黃委員國書:當然,每一次總統大選重啟核四都會變成是一個選戰的議題啦!但是不管怎麼樣,我們要關切的是,如果要重啟的話,它必須經過什麼樣的程序?因為我們核安會的主責範圍,就是要讓所有的核電都是安全無虞的,這個是我們的職責,即便要重啟,也必須要進行這些必要審核的程序,那核安會當然要把關!如果以你們把關者的角度,3到4年當然是有難度的嘛!其實幾乎是不可能,好,以上謝謝。
發言片段: 20
陳主任委員東陽:好,謝謝委員。
發言片段: 21
主席:謝謝,接下來請林宜瑾委員質詢。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124
meet_id 委員會-10-8-22-9
speakers ["鄭麗文","張廖萬堅","陳秀寳","黃國書","林宜瑾","陳培瑜","吳思瑤","陳靜敏","張其祿","范雲","陳椒華","鄭正鈐","萬美玲","劉世芳"]
page_start 1
meetingDate ["2023-11-29"]
gazette_id 1129302
agenda_lcidc_ids ["1129302_00002"]
meet_name 立法院第10屆第8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9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content 一、審查113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有關核能安全委員會及所屬單位預算案;二、審查 113 年度 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有關核能安全委員會主管核子事故緊急應變基金附屬單位預算案;三、審查 112年度及113年度行政法人國家原子能科技研究院預算案(僅進行詢答)
agenda_id 1129302_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