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美玲 @ 第11屆第1會期外交及國防委員會第5次全體委員會議
時間:
0
Start Time | End Time | Text |
---|---|---|
00:00:01,429 | 00:00:05,211 | 謝謝主席有請徐佳青委員長請徐委員長羅委員你好委員長早安今天呢要跟委員長探討的主要的議題是產學攜手合作僑生專班其實我們剛有看到委員長跟僑委會的這個努力 |
00:00:26,697 | 00:00:55,125 | 從第一屆開始我們看這個入學的人數剛開始就有281人剛剛委員長有報告就是說到我們現在第10屆112人其實我們入學人數已經成長到4069人這是一個很不容易的成績我也相信委員長跟我們的同仁都是很努力的在這個海外來做這個招生那可是呢之前因為本時有看到一份這個監察院的這個報告 |
00:00:55,925 | 00:00:55,945 | 僑務委員會議員 |
00:01:24,977 | 00:01:25,077 | :羅美玲議員 |
00:01:53,424 | 00:02:20,870 | 我們來看一下這個103年到這個105年我們可以看到暨高端的入學的人數跟後來要對接到這個暨專端的部分他三年之後要轉到這個暨專端我們看到大概有七成七成多可是問題是出在這個畢業的這個人數他到了這個科技大學之後其實他畢業的人數真的是非常的低大概 |
00:02:21,690 | 00:02:21,710 | 請問委員長 |
00:02:51,107 | 00:02:52,829 | 謝謝委員的這個指教確實我們也注意到了從103年開始籌辦的這個產息專班他在入學到最後進入這個季專畢業的人數這樣相乘起來確實是偏低 |
00:03:09,588 | 00:03:13,629 | 那麼所以過去這將近8年的時間呢我們因此找出了相關的一些問題那麼近年來我們已經大幅的在修正這些狀況那主要有兩個面向第一個就是說他們在高中的部分在高職端學校的這個培育跟他們學生的這個興趣之間有時候有些落差的時候那麼學生就會提早離開了因此就沒有畢業 |
00:03:38,655 | 00:04:07,994 | 那所以從高一高二到高三這個真的畢業然後能夠直接轉到那個技術型大學的這樣的比例就就大幅下滑了所以最主要我們是現在積極的都在輔導我們在高止端希望好不容易學生有興趣來到台灣讀書所以他們無論在生活或者就學學習的這個情況上面我們都高度的在關注希望他們可以 |
00:04:08,894 | 00:04:09,174 | :羅美玲 |
00:04:30,640 | 00:04:35,903 | 那過去因為也我們只有適用這個叫做勞動部的評點制的模式當時是有一個限量的這個名額那隨著這幾年越來越多的僑生外籍生進來勞動部當然也從善如流一直把這個評點制的名額從過去只有1500快速擴大到6000還持續在增加希望說把這個 |
00:04:55,095 | 00:05:02,437 | 臥底把它拿掉只要符合這個評點分數的學生過去從120分我們也已經提放寬到70分就可以留下來所以近年來是有比較多的學生已經可以留在台灣用評點制在台灣工作那這項相關的制度也有可能隨著未來的政策規劃跟修法的通過會全面性的大改革 |
00:05:19,642 | 00:05:24,725 | 所以這是我們所了解學生之所以在台灣歷經7年之後而未能留在台灣繼續發展很重要的原因而且這是相當可惜的因為我們花了這麼多的精神國家的經費培育這些人才卻沒有讓他們能夠留在台灣所用 |
00:05:41,796 | 00:05:46,721 | 這是非常可惜的事情所以現在大的政策方向確實是已經做了很多修正希望未來都讓在到台灣讀書的僑生學成之後只要他們有意願我們也大力的鼓勵他們留在台灣工作或者是繼續在這邊發展 |
00:06:01,636 | 00:06:25,455 | 所以去年開始我們就辦了就業博覽會就是希望說能夠幫他們大量的媒合在他們還沒畢業前就找到適合的工作那確實經過這樣子的努力最近這段時間以來是逐漸有在好轉當中我們也期待說未來因為過去這三年還有一些是因為疫情因素的影響所以這些不利因素我想現在都逐漸消除了那我們會很積極的在未來持續讓能夠來台灣讀書的孩子 |
00:06:30,839 | 00:06:30,979 | ﹚羅美玲﹚ |
00:06:58,069 | 00:06:58,369 | .羅美玲 |
00:07:23,058 | 00:07:23,238 | 僑務委員:羅美玲 |
00:07:38,993 | 00:07:44,135 | 非常謝謝委員提供這樣的提問事實上我們確實有注意到來自不同國家由於他的華語的程度不同會很大的影響了他在這邊的學習狀況及生活適應所以近年來我們就開始從去年開始我一國一國跑完那也充分掌握一些狀況就是希望他們在離開母國前他們就可以在當地提升他們的華語程度 |
00:08:04,565 | 00:08:04,845 | 委員長徐佳青報告業務概況 |
00:08:26,605 | 00:08:48,476 | 是,委員長剛你有提到就是說所謂的這個華語程度我就讓我聯想到剛剛徐委員所提到的台灣華語文學習中心目前我們最主要的方案還是在歐美嘛對不對美國目前有66所剩下18所是在歐洲可是因為這個方案可能是針對歐美而來四年計劃嘛我所了解是這樣子那有沒有可能以後這個華語文學習中心 |
00:08:50,097 | 00:08:50,237 | 李慧琼 |
00:09:20,037 | 00:09:28,499 | 跟委員報告我們臺灣華語文學習中心是因為2020年美國國務院與臺灣外交部簽訂這個臺美教育倡議來發展起來那這個計畫本身是針對成人那如果非成人18歲以下事實上我們在全球也積極的在提供各種的橋校的華語課程那所以他們所使用的教材跟師資事實上是有不同的level不同的這個做法 |
00:09:47,845 | 00:09:48,085 | 徐佳青報告業務概況:羅美玲 |
00:10:13,021 | 00:10:13,061 | :羅美玲 |
00:10:32,399 | 00:10:32,439 | 羅美玲議員 |
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128
發言片段: 0 |
---|
羅委員美玲:(9時39分)謝謝主席,有請徐佳青委員長。 |
發言片段: 1 |
主席:請徐委員長。 |
發言片段: 2 |
徐委員長佳青:羅委員好。 |
發言片段: 3 |
羅委員美玲:委員長早安。今天要跟委員長探討的主要議題是產學攜手合作僑生專班,其實我剛剛有看到委員長和僑委會的努力,入學人數從第一屆開始就有281人,剛剛委員長有報告,到現在第十屆是112人,我們的入學人數已經成長到4,069人,這是一個很不容易的成績。我也相信委員長跟我們的同仁都是很努力的在海外招生,可是之前本席有看到一份監察院的報告,這份報告是對於103年到105年畢業人數和留臺人數提出一些糾正,那個時候委員長還沒有上任,可是現在我們還是得要概括承受。後續要怎麼繼續讓畢業生人數增加,留臺人數也可以增加,讓這些人才都可以留下來,這是僑委會未來要去思考的政策和方針,今天本席主要還是要跟委員長探討這個部分。 |
再來,這個方案是我們俗稱的「3+4」,3年在技高端、4年在技專端的部分,我們來看一下103年到105年技高端的入學人數與後來要對接到技專端的部分,3年之後他要轉到技專端,我們看到大概有七成多,可是問題出在畢業人數,他到了科技大學之後,其實畢業人數真的是非常低,105年居然連三成都不到,這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跟我們當初要把這些人,就是自己栽培的人才留在臺灣的目標,其實是有很大的距離,所以我想請教委員長,面對前3年的這些畢業生,我們留不住他們,後續要怎麼做呢?請問委員長。 |
發言片段: 4 |
徐委員長佳青:謝謝委員的指教,確實我們也注意到了,從103年開始籌辦的產攜專班,在入學到最後進入技專畢業的人數,這樣相乘起來確實是偏低,所以過去將近8年的時間,我們因此也找出了一些相關的問題,近年來我們已經大幅修正這些狀況。主要有兩個面向,第一個,他們在高中的部分,在高職端學校的培育與學生的興趣之間有些落差的時候,那麼學生就會提早離開,因此就沒有畢業,所以從高一、高二到高三能夠真的畢業直接轉到技術型大學的比例就大幅下滑了。我們現在最主要都在積極地輔導高職端,好不容易學生有興趣來到臺灣讀書,對於他們無論在生活或就學學習的情況上面,我們都高度的關注,希望他們可以留下來,然後能夠完成學業。他們完成學業後,我們也讓他們知道未來是可以持續在臺灣工作,不用擔心。 |
因為過去的政策方向上並沒有非常清楚地讓這些僑生知道,他們畢業後一定確保都可以留在臺灣,過去我們只有適用勞動部的評點制模式,當時是有限量的名額,但是隨著這幾年越來越多的僑生、外籍生進來,勞動部當然也從善如流,把評點制的名額從過去只有1,500快速擴大到6,000,而且還持續在增加,希望能把這個屋頂拿掉,只要符合評點分數的學生……,我們也已經從過去的120分放寬到70分就可以留下來,所以近年來是有比較多的學生已經可以留在臺灣,用評點制在臺灣工作。而這項相關的制度也有可能隨著未來的政策規劃和修法的通過,會全面性的大改革,這是我們所瞭解的,學生之所以在臺灣歷經7年之後,而未能留在臺灣繼續發展很重要的原因,而且這是相當可惜的。我們花了這麼多的精神、國家經費培育這些人才,卻沒有讓他們能夠留在臺灣所用,這是非常可惜的事情。 |
現在大的政策方向確實已經做了很多修正,希望未來都讓到臺灣讀書的僑生學成之後,只要他們有意願,我們也大力的鼓勵他們留在臺灣工作,或是繼續在這邊發展。所以去年開始我們就辦了就業博覽會,就是希望能夠幫他們大量的媒合,在他們還沒畢業前就找到適合的工作,確實經過這樣的努力,最近這段時間以來是逐漸有在好轉當中。我們也期待未來……,因為過去這3年還有一些是疫情因素的影響,這些不利因素現在都逐漸消除了,我們會很積極的在未來持續讓來臺灣讀書的孩子,也都能夠留在臺灣繼續發展。 |
發言片段: 5 |
羅委員美玲:謝謝委員長。除了剛剛委員長所提到的,也許早期進來的這些僑生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可能在前途茫茫之下,不知道可不可以留在臺灣,所以可能就提早離開了,這可能是主要的原因之一。有沒有可能來到臺灣之後人生地不熟?我看到這些孩子大部分都是來自越南、印尼,我記得還有另外一個國家是緬甸,這些孩子在自己的母國、僑居地,也許中文、華語文唸的不是那麼熟悉,他們對這個語言是不熟悉的。而且因為是在國外土生土長,也許和臺灣的一些風俗習慣不太一樣,生活習慣也不太一樣。在生活輔導部分,僑委會有沒有跟學校商議?針對這些僑外生的生活輔導部分,我們做了什麼事? |
發言片段: 6 |
徐委員長佳青:羅委員也是優秀的僑生,在臺灣發展的成功典範,我們非常謝謝委員提出這樣的提問,事實上,我們確實有注意到來自不同國家,由於他的華語程度不同,會很大影響他在這邊的學習狀況及生活適應。所以從去年開始,我一國一國跑完之後,也充分掌握一些狀況,就是希望他們在離開母國前就可以在當地提升他們的華語程度。第二個,他們來到臺灣之後,我也要求我們的同仁要加強對於他們在學校時的生活適應輔導,以及繼續提供華語課程,幫助他們能夠更好的在臺灣生活,這樣會提高他們留臺的意願,所以委員的關心,我們確實都有在努力的提升當中。 |
發言片段: 7 |
羅委員美玲:是,委員長剛剛有提到所謂的華語程度,讓我聯想到剛剛徐委員長所提到的臺灣華語文學習中心,目前我們最主要的方案還是在歐美,對不對?美國目前有66所,剩下18所是在歐洲,可是這個方案可能是針對歐美而來,是4年計畫,我所瞭解的是這樣子。以後華語文學習中心,有沒有可能在亞太地方布局?其實現在我們都跟新南向國家有很密切的往來,也希望當地的僑外生都可以到臺灣來念書,是不是就在他們僑居地或是母國就可以先來學習華語文?當然華語文學習中心的目的不只是學習中文而已,可能還要學習臺灣的文化及過去來瞭解臺灣,這有沒有辦法提早在亞太地區來做呢? |
發言片段: 8 |
徐委員長佳青:跟委員報告,我們臺灣華語文學習中心是因為2020年美國國務院與臺灣外交部簽訂臺美教育倡議而發展起來的,計畫本身是針對成人,如果非成人、18歲以下,事實上,我們在全球也積極地提供各種僑校的華語課程,所以他們所使用的教材跟師資有不同的level、不同的作法。針對華語文學習中心,我們是給外籍人士作為第二外語學習的,所以那時候的教材編纂…… |
發言片段: 9 |
羅委員美玲:如果我們另外擬定一個方向,針對僑外…… |
發言片段: 10 |
徐委員長佳青:對,針對亞太區,我們確實也有在思考,就是作法上我們不一定是用華語文學習中心,近年來也在思考怎麼樣快速提供各種華語學習的通路。所以我們除了近年來有做線上的課程以外,也會定期辦summer camp,讓這些學生可以在暑假或者寒假期間,提早學習華語,因為很多國家不見得把華語列入他們必修的語言課程裡面。英文是他們必修,但顯然的華語還不是,所以我們要提供更多元的管道,讓他們可以免費的來學習華語。 |
發言片段: 11 |
羅委員美玲:是。 |
發言片段: 12 |
徐委員長佳青:確實我們有在布局亞太地區,在準備當中。 |
發言片段: 13 |
羅委員美玲:OK,謝謝委員長,我知道您非常的努力,因為上任以來,我看您及兩位副委員長,到全世界去針對僑生、僑務盡了很大的心力,以上,謝謝。 |
發言片段: 14 |
徐委員長佳青:謝謝羅委員。 |
發言片段: 15 |
主席:接下來請黃仁委員發言。 |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 32 |
---|---|
meet_id | 委員會-11-1-35-5 |
speakers | ["馬文君","徐巧芯","羅美玲","黃仁","沈伯洋","林楚茵","牛煦庭","陳冠廷","王鴻薇","陳永康","洪申翰","林憶君","王定宇"] |
page_start | 1 |
meetingDate | ["2024-03-13"] |
gazette_id | 1131301 |
agenda_lcidc_ids | ["1131301_00002"] |
meet_name | 立法院第11屆第1會期外交及國防委員會第5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
content | 邀請僑務委員會委員長徐佳青報告業務概況,並備質詢 |
agenda_id | 1131301_00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