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宜瑾 @ 第11屆第1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3次全體委員會議
時間:
0
Start Time | End Time | Text |
---|---|---|
00:00:00,489 | 00:00:00,810 | 林教委,早 |
00:00:08,814 | 00:00:12,595 | 從台灣第一枚的這個自製氣象衛星這個裂縫者升空開始翻開了台灣太空發展的新篇章那同時呢也持續提供遙測跟氣象的資料那貢獻給國際社會讓台灣這個在太空科技發展這條路上跟國際接軌那不落人後我想在這裡要藉這個機會 |
00:00:35,842 | 00:00:52,002 | 先肯定國科會有關於太空自主關鍵技術發展的努力不過太空科技的發展其實是一場很艱困的挑戰會隨著國際情勢的演變我們也需要相應的迅速來應對 |
00:00:53,703 | 00:01:17,078 | 近期媒體有報載像俄國傳出正在研發這個太空核電站的消息那中國的太空發展更是急起直追他這個2022年底他的天宮太空站已經全面建成那也更陸續進行了月球跟火星的探測計畫那至於印度的太空科研也積極發展登月計畫那以及國造這個載人的這個航天計畫 |
00:01:22,481 | 00:01:51,821 | 由此可見世界各國大家都很加強火力在發展這個太空科技那請問主委目前就我們台灣的最新的這個太空計畫裡頭是不是像我所剛所說就是說太空科研需要因應這個國際情勢的演變以及配合國家的安全會有不同的規劃那同時也要做修正跟研議所以我們要如何面對這樣變化中的這個國際情勢對於我們的太空科技發展 |
00:01:53,982 | 00:02:11,758 | 委員講的完全正確而且是必須要走的方向事實上從2019 Elon Musk Starlink出來以後我們也馬上跟上當然台灣跟中國跟美國不太一樣因為國家的size不太一樣 |
00:02:12,839 | 00:02:36,239 | 我們是要找對時間點切進去那事實上台灣應該也有掌握到這個機會就這個通訊衛星他未來會帶來很多新的產業的機會我們也有步了那另外這個火箭之前沒有但是未來現在我們也啟動台灣的火箭的一些研發跟研製也在順利在進行當中 |
00:02:37,440 | 00:03:06,180 | 當然要在這邊跟這個委員報告就是說台灣不是一個大型的國家那我們必須要施力要施的巧那事實上我們有在這邊注意也注意到說除了這個低軌中軌高軌的通訊以外月球跟火星的探測也是未來一個重要的地方我們也會來跟民主友好的國家一起來協力合作謝謝 |
00:03:07,260 | 00:03:28,126 | 另一部分本市長請教因為去年蔡總統10月有表示說我們國家太空科技的發展的長程計畫剛剛也有委員詢問要再加碼至少400億我想他是要投入低軌的通訊衛星的研製規劃 |
00:03:29,887 | 00:03:36,231 | 以及國家發射場跟人才的培育這幾大項根據產經新聞的報導台灣今年有望開始進入低軌的衛星通訊時代來補足傳統4G、5G沒有辦法完全覆蓋台灣導致部分地區收訊不良的問題 |
00:03:53,202 | 00:04:15,484 | 我們要期待未來全台通訊都可以含無死角的目標那就覆蓋全台的這個低軌衛星通訊的研製跟投放不曉得目前的規劃到哪裡是不是就正如產業界所預估的我們已經要進入這個低軌衛星通訊時代 |
00:04:18,360 | 00:04:41,990 | 兩方面短期來講當然我們的衛星網還不會那麼快但是短期我們會跟國際的大廠包括OneWeb或者是歐洲的一些廠商美國STARLINK我們也沒有放棄事實上目前只有STARLINK跟OneWeb比較成熟這個短期我們持續跟他們接觸合作 |
00:04:43,311 | 00:05:11,956 | 包括亞馬遜的開培我們也不排除合作在技術上的合作那long term來講的確台灣因為是一個海島必須要有自己的一個衛星網路那這個太空中心有在研議佈局當中好那至於國家發射廠的部分那當然我們不好意思我剛剛那個400億要包括火箭的研發對對對所以我現在都要跟你說火箭 |
00:05:13,617 | 00:05:37,459 | 因為我們現在當然就是說我們有這個屏東旭海的這個科研火箭發射場這是用在短期的科研對嘛那永久性的國家級的這個火箭發射場目前長子的評估如何除了台東的那個南田以外還有沒有其他的進展 |
00:05:38,823 | 00:06:02,048 | 現在我們進到說我們要把那個未來的發射廠因為事實上要用的話可能好幾十年的時間不能亂選而且未來的擴充性也要大所以它基本的地理物理還有一些這個環境的影響它的一些審查的要件我們剛好在2月也把它審過了現在會持續來 |
00:06:03,288 | 00:06:03,868 | 委員會主任委員會主任委員會 |
00:06:28,755 | 00:06:34,346 | 加上這個蔡總統加碼這個研發的經費所以我們目前的規劃是如何這個大學端 |
00:06:37,830 | 00:06:57,528 | 大學端的這個太空相關科系的設置我們有四個相關的太空相關的系所就設立了那學生都是爆滿那另外我們太空中心也有一些太空相關的培育的一些訓練營包括給產業都有 |
00:07:03,012 | 00:07:17,079 | 大學端有四所太空系統工程研究所,去年幾乎全部滿招,甚至有些學校備一都進不去。另外一個是比較偏太空中心就是比較在培養太空科技人才,我們辦了很多這種訓練的課程。 |
00:07:23,202 | 00:07:34,273 | 另外一個是經濟部的他們其實有很多在比較產創這些方面的訓練相當多的人才好那如果4個都報滿有沒有考慮再多增加 |
00:07:35,782 | 00:07:42,305 | 接下來想要跟您討論的就是如何健全我國資安防護的體制因為這個禮拜一我們為了討論各界關注的衛星資訊安全議題美台衛星安全國際研討會有在台灣舉辦 |
00:07:58,993 | 00:08:20,267 | 這場研討會代表著衛星通訊資安的重要性不過也不只衛星的通訊資安我國政府的各部會的整體的資安防護在台灣不分公家民間的部門越來越常受到網路攻擊的狀況之下我們要更有系統的布局 |
00:08:21,687 | 00:08:47,693 | 當然舉例來說像鴻海那個旗下那個半導體大廠那個金鼎就1月遭到駭客入侵那這一起事件的重要性當然就影響了這個台灣半導體產業這個穩定性那國科會下面有個資安科技研究中心那我想這個是負責布局中上游的這個資安學術的科學中心 |
00:08:48,553 | 00:08:49,214 | ﹚林宜瑾 |
00:09:11,094 | 00:09:31,770 | 經過我們初步的詢問我們現在國科會2023年培育高階資安技術研發人才有341位那我想請教是說這些專業人才投入了哪些單位來協助我們的資安科技那我們有沒有想要把這些培育出的人才都留在國內 |
00:09:35,239 | 00:09:56,651 | 我們會盡力因為這個資安人才最近世界各國都在搶包括台灣國內也在搶政府都是搶不贏外面的公司但是的確是未來需要更多的資安相關的人才我們TACC就是在因為雖然TACC是我們一個 |
00:09:57,671 | 00:09:58,591 | 我們也在努力當中。 |
00:10:22,001 | 00:10:38,019 | 最後要強調資安及國安公部門的資訊安全需要不分行政立法共同來加強資安防護的落實就如同國防要自主所以資訊安全的防護也要 |
00:10:39,060 | 00:11:05,109 | 國造就是自主我們就要自主來健全自己的體質那所以期待這個資安科技這個研究中心我們可以有更專業更完整的這個佈局那我想這個我們都要來努力那我想剛剛提到的不管是資安不管是這個我們火箭這個發射場不管是人才的培育這些都還要繼續來加油好不好 |
00:11:06,209 | 00:11:06,673 | 謝謝國科繼續努力謝謝主委 |
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577
發言片段: 0 |
---|
林委員宜瑾:(10時48分)謝謝主席,有請吳主委。 |
發言片段: 1 |
主席:有請主委,謝謝。 |
發言片段: 2 |
吳主任委員政忠:林召委早。 |
發言片段: 3 |
林委員宜瑾:主委早。從臺灣第一枚的自製氣象衛星獵風者升空開始,翻開了臺灣太空發展的新篇章,同時也持續提供遙測跟氣象的資料,貢獻給國際社會,讓臺灣在太空科技發展這條路上能跟國際接軌,不落人後,我在這裡要藉這個機會先肯定國科會有關於太空自主關鍵技術發展的努力。 |
發言片段: 4 |
吳主任委員政忠:謝謝。 |
發言片段: 5 |
林委員宜瑾:不過太空科技的發展其實是一場很艱困的挑戰,隨著國際情勢的演變,我們也需要相應的迅速來應對,近期媒體有報載,俄國傳出正在研發太空核電站的消息;中國的太空發展更是急起直追,2022年底它的天宮太空站已經全面建成,也陸續進行了月球跟火星的探測計畫;至於印度的太空科研也積極發展登月計畫,以及國造載人的航天計畫。由此可見,世界各國大家都很加強火力在發展太空科技,請問主委,目前就我們臺灣最新的太空計畫裡頭,是不是像我剛剛所說的,太空科研需要因應國際情勢的演變以及配合國家的安全而會有不同的規劃,同時也要做修正跟研議?所以對於我們的太空科技發展,我們要如何面對變化中的國際情勢? |
發言片段: 6 |
吳主任委員政忠:委員講的完全正確,而且是必須要走的方向,事實上從2019年Elon Musk那個Starlink出來以後,我們也馬上跟上,當然臺灣跟中國、美國不太一樣,因為國家的size不太一樣,我們是要找對時間點切進去。事實上,臺灣應該也有掌握到這個機會,低軌通訊衛星未來會帶來很多新的產業的機會,我們也有布局了。 |
發言片段: 7 |
林委員宜瑾:是。 |
發言片段: 8 |
吳主任委員政忠:另外,火箭的部分之前沒有,但是現在我們也啟動臺灣的火箭的一些研發跟研製,也在順利進行當中。當然要在這邊跟委員報告,臺灣不是一個大型的國家,我們施力必須要施得巧,事實上在這邊我們也注意到除了低軌、中軌、高軌的通訊以外,月球跟火星的探測也是未來一個重要的地方,我們也會跟民主友好的國家一起協力去做,謝謝。 |
發言片段: 9 |
林委員宜瑾:好。另一部分本席想請教,因為蔡總統在去年10月有表示我們國家太空科技發展的長程計畫,剛剛也有委員詢問,就是要再加碼至少400億,我想這個是要投入低軌通訊衛星的研製、規劃,以及國家發射場跟人才培育這幾大項。根據產經新聞的報導,臺灣今年有望開始進入低軌衛星通訊時代,來補足傳統4G、5G沒有辦法完全覆蓋臺灣,導致部分地區收訊不良的問題,我們期待未來全臺通訊都可以毫無死角的目標,就要靠覆蓋全臺的低軌衛星通訊的研製跟投放,不曉得目前的規劃到哪裡?是不是就正如產業界所預估的,我們已經要進入低軌衛星通訊時代了? |
發言片段: 10 |
吳主任委員政忠:這個有兩方面,短期來講,當然我們的衛星網還不會那麼快,但是短期我們會跟國際的大廠,包括OneWeb或者是歐洲的一些廠商,美國Starlink我們也沒有放棄啦,事實上目前只有Starlink跟OneWeb比較成熟,短期我們會持續跟他們接觸、合作,包括Amazon的Kuiper我們也不排除合作,在技術上的合作。在long term來講,的確因為臺灣是一個海島,必須要有自己的一個衛星網路,這個太空中心有在研議、布局當中。 |
發言片段: 11 |
林委員宜瑾:好,至於國家發射場的部分,當然我們…… |
發言片段: 12 |
吳主任委員政忠:不好意思,委員,剛剛那個400億還有包括火箭的研發,除了場域以外。 |
發言片段: 13 |
林委員宜瑾:對、對、對,所以我現在就要跟你說火箭,當然啦,現在我們有屏東旭海的科研火箭發射場,這是用在短期的科研…… |
發言片段: 14 |
吳主任委員政忠:研究型的。 |
發言片段: 15 |
林委員宜瑾:對嘛,那永久性的國家級的火箭發射場,目前場址的評估如何?除了臺東的南田以外,還有沒有其他的進展? |
發言片段: 16 |
吳主任委員政忠:現在進到我們要把未來的發射場,因為事實上要用的話可能好幾十年的時間,這不能亂選,而且未來的擴充性也要大,所以它基本的地理、物理,還有一些環境的影響,相關的一些審查要件我們剛好在2月也把它審過了,現在會持續來進行下面的程序,我們預計在年底會把那個場址選定。 |
發言片段: 17 |
林委員宜瑾:決定?確定? |
發言片段: 18 |
吳主任委員政忠:對。 |
發言片段: 19 |
林委員宜瑾:OK。 |
發言片段: 20 |
吳主任委員政忠:也會跟在地居民及縣市政府做一些溝通。 |
發言片段: 21 |
林委員宜瑾:好。另外,就人才培育的部分,本席上會期有詢問高教端太空相關科系設立的狀況,加上蔡總統加碼研發的經費,所以我們目前的規劃是如何?大學端。 |
發言片段: 22 |
吳主任委員政忠:大學端我們現在…… |
發言片段: 23 |
林委員宜瑾:大學端的太空相關科系的設置。 |
發言片段: 24 |
吳主任委員政忠:我們有4個太空相關的系所已經設立了,學生都是爆滿,另外我們太空中心也有一些太空相關的培育訓練營,whatever,包括給產業都有,我請主任說明一下。 |
發言片段: 25 |
林委員宜瑾:好。 |
發言片段: 26 |
吳主任宗信:我大概分幾項,一個是基礎,在大學端有4所太空系統工程研究所,去年幾乎全部滿招,甚至有些學校備1都進不去。另外一個是比較偏太空中心,就是比較在培養太空科技人才,太空科技人才部分我們辦了很多訓練的課程。 |
發言片段: 27 |
林委員宜瑾:所以現在大學端有4個? |
發言片段: 28 |
吳主任宗信:對。另外一個是經濟部的,他們其實有很多在比較偏產創方面的,也訓練了相當多的人才。 |
發言片段: 29 |
林委員宜瑾:好,如果4個都爆滿,有沒有考慮再多增加? |
發言片段: 30 |
吳主任委員政忠:看起來有機會啦,因為太空領域越來越大。 |
發言片段: 31 |
林委員宜瑾:好。下一個想要跟您討論的就是如何健全我國資安防護的體質,因為這個禮拜一我們為了討論各界關注的衛星資訊安全議題,美臺衛星安全國際研討會有在臺灣舉辦,這場研討會代表著衛星通訊資安的重要性,不過不只衛星的通訊資安,我國政府各部會的整體資安防護,在臺灣不分公家、民間,在越來越常受到網路攻擊的狀況之下,我們要更有系統地布局。舉例來說,像鴻海旗下的半導體大廠京鼎在1月遭到駭客入侵,這一起事件的重要性當然就影響了臺灣半導體產業的穩定性啦。 |
國科會下面有個資安科技研究中心,我想這個是負責布局中上游資安學術的科學中心嘛,串聯下游跨部會合作的應用,聚焦關鍵議題的研究,引導策略性國際資安學術合作,同時我們當然也要延攬國際學者來訪臺參與我們的研究計畫,培育資安的學術人才。經過我們初步的詢問,現在國科會2023年培育高階資安技術研發人才有341位,我想請教的是,這些專業人才投入了哪些單位來協助我們的資安科技?我們有沒有想要把這些培育出的人才都留在國內? |
發言片段: 32 |
吳主任委員政忠:這個我們會盡力啦,因為資安人才最近是世界各國都在搶,包括臺灣國內也在搶,政府都搶不贏外面的公司啦,但是的確未來需要更多的資安相關人才,我們TACC就是在,因為TACC是一個center,下面應該有7到9個中心嘛,也布在各個大學去訓練更多的資安人才,的確,這一批人才我們儘量想辦法把他們留在國內,另外國際的也必須要把他們吸過來…… |
發言片段: 33 |
林委員宜瑾:對、對、對! |
發言片段: 34 |
吳主任委員政忠:這個我們也有在努力,包括有一些薪水的incentive,我們也在努力當中。 |
發言片段: 35 |
林委員宜瑾:好。最後要強調的就是資安即國安啦,公部門的資訊安全其實需要不分行政、立法共同來加強,資安防護的落實就如同我們國防要自主,所以資訊安全的防護也要國造,就是要自主,我們要自主來健全自己的體質,所以期待資安科技研究中心可以有更專業、更完整的布局。我想我們都要來努力,剛剛提到的不管是資安,不管是我們火箭的發射場,不管是人才的培育等等,這些都還要繼續來加油,好不好? |
發言片段: 36 |
吳主任委員政忠:好,謝謝,國科會繼續努力。 |
發言片段: 37 |
林委員宜瑾:好,謝謝,謝謝主委。 |
發言片段: 38 |
主席:謝謝林宜瑾委員,謝謝主委。 |
現在休息5分鐘。 |
休息(10時59分) |
繼續開會(11時5分) |
發言片段: 39 |
主席(林委員宜瑾):我們繼續開會。 |
接下來請吳春城委員質詢。 |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 334 |
---|---|
meet_id | 委員會-11-1-22-3 |
speakers | ["林宜瑾","萬美玲","洪孟楷","郭昱晴","吳沛憶","葉元之","張雅琳","羅廷瑋","陳培瑜","吳春城","范雲","吳思瑤","林倩綺","邱志偉","柯志恩","葛如鈞","陳秀寳","高金素梅"] |
page_start | 281 |
meetingDate | ["2024-03-14"] |
gazette_id | 1131201 |
agenda_lcidc_ids | ["1131201_00007"] |
meet_name | 立法院第11屆第1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3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
content | 邀請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主任委員吳政忠列席報告業務概況,並備質詢 |
agenda_id | 1131201_000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