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昆澤 @ 第11屆第1會期交通委員會第4次全體委員會議

時間: 0
Start Time End Time Text
00:00:03,879 00:00:15,285 謝謝徐副國會委員:現在請陳署長:還有林國賢次長:次長起來走走請次長跟署長 次長擔任民航局長多年對委員長
00:00:22,056 00:00:38,706 我先請教一下陳署長有關於超級電腦當然這個預算是超過15億也是一個第6代的超級電腦那剛才也提到在2023年的11月底全球的前500大電腦裡面
00:00:42,668 00:01:07,046 他是排名第69那剛才提到我們相關的區域模式大概可以提升到1公里如果是全球模式的話現在已經可以從25公里提升到13公里剛才委員也有提到我們相關的預測的這樣的一個精準度以及相關的期限是不是可以延後請你再仔細說明一下好
00:01:07,606 00:01:28,588 有關模式的部分的確我們需要改善的部分一個是有關空間解析度的部分這個部分剛剛委員其實已經提到我們全球模式在未來會從25公里來改善到13公里那我們的區域模式會從現在作業的3公里來改善到1公里那這個是有關空間解析度的部分
00:01:29,248 00:01:54,600 另外在時間的長度的部分我們全球模式未來會做10天的預報以及我們的區域模式未來會做7天的預報此外還有一個颱風的模式在未來也會在颱風生成前的期間比如說在熱帶低氣壓的時候我們就可以提供相關預報模式的實效預報實效的確也都有延長
00:01:55,360 00:02:14,953 現在除了超級電腦的運作之外可以大幅的提升氣象的準確度那AI技術的一個進入這對於氣象的相關的準確以及預測也提供更大的一個幫助那當然在AI技術導入部分我們必須要去處理AI的這種
00:02:16,334 00:02:35,401 他的訓練技術的訓練那有相關的AR的模型的這樣的一個訓練我們相關氣象署在這邊進行了狀況來簡單說明一下好我特別跟委員報告一下的確委員問的是非常非常重要的重點我稍微用一個很簡單的概念來形容一下這件事情
00:02:36,101 00:02:58,746 ﹏﹏
00:02:58,746 00:03:20,179
00:03:20,339 00:03:48,189 那委員剛剛垂詢的這個部分的確也就是因為我們會需要訓練產生我們區域的資料利用區域的資料來做這個相關的訓練因為目前所發布的論文用的都是全球的資料那他的解析度大概也是都是在25公里左右所以他其實不太能夠處理我們區域的問題所以特別需要做區域的這個相關的訓練那也是要加強相關的AI的這種
00:03:49,269 00:04:17,656 模型的這樣的一個訓練加強他的能力另外我們來討論一下國家級警報那當然國家級警報是在2012年因為我看2011年的福島大地震日本的這種國家級警報對於日本的地震的預警能力是有很大的對於台灣的啟示的作用所以在當初我們就要求來設置國家級警報那當然當初還沒有這種
00:04:18,777 00:04:41,788 西巴廣播系統以及相關手機的這樣的一個機型功能還沒有提升到那個階段經過這10多年來的努力國家級警報已經是逐漸的在國人心目中有一定預警的這樣的一個重要的功能但是我們要有這樣的一個國家級警報當然就要有
00:04:42,637 00:04:57,790 ﹏﹏
00:04:58,190 00:05:26,892 這樣的一個海底電纜鋪設因為它能夠偵測相關的地震、海嘯等等那當初這個海嵐的計畫又稱為媽祖計畫三月要搞大家都開始要燒媽祖媽祖就是保庇大家嘛所以這個媽祖計畫當初四期嘛第一期做了之後就被漁船勾斷了從第二期開始我們就加強相關的措施那現在啊
00:05:27,492 00:05:42,110 第三期也已經完成了就是從東部的外海然後延伸到而安比這邊從仿山的中華電信所上岸那我們這幾年一直在推動第四期第四期啊
00:05:43,208 00:06:05,545 原本是要預期2021 到現在都還沒有執行而且當初我們所規劃是800公里這對於馬尼拉海溝的這樣的一個地震跟海嘯的預測對於台灣西南部這個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預警的系統他有6座的海底觀測的系統但是
00:06:06,826 00:06:31,804 我們看到目前相關的進度當然碰到COVID-19疫情的影響以及相關的物價的一些飆漲數位通訊傳輸技術的演進都讓這些成本都增加那現在我知道說我們迫於現實已經將800公里修為縮減為200公里這個我非常不滿
00:06:35,641 00:06:45,856 從800公里縮減到200公里它的功能大為的減縮而且六車觀測站現在只成了三座的觀測站這些相關的進度怎麼樣來說明一下
00:06:50,728 00:07:16,778 好委員指教的的確是的確是一個不得而為的措施主要是因為我們相關的這個執行的經費那因為我們國際的物價一直不斷的上漲其實在這個計畫過去執行其實已經有8次的流標那都沒有辦法標出去那所以我們在這整個計畫裡面經過兩次的修改那報行政院來做相關的核定
00:07:17,358 00:07:21,982 那的確對800公里變200公里和6個站變3個站這件事情是第4期計畫現在就是從800公里縮減為200公里還是說這只是一個暫時的階段可能還會有第5期、第6期
00:07:38,152 00:07:51,844 目前是縮減為200公里 當然我們其實對於未來的確是有期待的 拖越久成本越貴了 是的確是這樣子 來次長說明一下 我們現在縮減為200公里 那6座的這種觀測站已經減少成為3座了 那
00:08:04,008 00:08:22,003 我們這樣是否有足夠的應變能力?就面對地震或是海嘯有足夠的應變能力嗎?第二我們可以提供我們民眾即時的這樣一個國家級警報嗎?另外我們的原本計畫的這種預警功效會因為這樣的縮減而減損嗎?來 署長先說明再請次長說明
00:08:28,769 00:08:30,392 對於地震預警的時效是我們經過計算大概是14秒
00:08:44,973 00:08:58,746 對於海嘯預警的時效大概是30分鐘目前的狀態大概是這樣那跟過去800公里的狀態大概在這個地震的預警時效上面大概減少大概10秒之內
00:09:02,389 00:09:04,771 10秒可以救多少國人在地震時候發生的重大災難?這個來次長簡單說明一下時間也到了
00:09:30,071 00:09:45,083 謝謝委員您提的確實第一個就是原來設定的計畫目標跟修正以後是否能夠達成這個我想氣象署可以評估檢討一下那第二個就是未來如果有機會是不是找更多的預算來擴充這個計畫這個我們會來協助以上我們會持續的追蹤
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238

發言片段: 0
李委員昆澤:(9時44分)謝謝徐富癸委員。現在請程署長及林國顯次長,次長,上來走一走啦!
發言片段: 1
主席:請次長跟署長。
發言片段: 2
李委員昆澤:次長擔任民航局長多年,對……
發言片段: 3
林次長國顯:委員早!
發言片段: 4
程署長家平:委員早!
發言片段: 5
李委員昆澤:我先請教一下程署長,有關於超級電腦的預算超過15億,也是一個第6代的超級電腦,剛才也提到,在2023年的11月底,它在全球的前五百大電腦中排名第69名,剛才也提到我們相關的區域模式大概可以提升到1公里,如果是全球模式的話,現在已經可以從25公里提升到13公里,剛才委員也有提到我們相關的預測精準度以及相關的期限是不是可以延後,請你再仔細說明一下。
發言片段: 6
程署長家平:好,有關模式的部分,的確,我們需要改善的部分,一個是有關空間解析度的部分,這個部分剛剛委員其實已經提到,我們全球模式在未來會從25公里改善到13公里,我們的區域模式會從現在作業的3公里改善到1公里,這個是有關空間解析度的部分。另外在時間長度的部分,我們全球模式未來會做10天的預報,我們的區域模式未來會做7天的預報。此外,還有一個颱風的模式,未來也會在颱風生成前的期間,譬如在熱帶低氣壓的時候我們就可以提供相關的預報,模式的預報時效的確也都有延長。
發言片段: 7
李委員昆澤:現在除了超級電腦的運作可以大幅地提升氣象的準確度之外,AI技術的進入對於氣象的準確度以及預測也提供更大的一個幫助。當然,在 AI 技術的導入部分,我們必須要去處理 AI 的技術訓練,相關AI模型的訓練,請氣象署就這個部分目前進行的狀況簡單說明一下。
發言片段: 8
程署長家平:好,我特別跟委員報告一下,的確,委員問的是非常非常重要的重點,我稍微用一個很簡單的概念來形容一下這件事情。我們傳統的數值天氣預報是基於物理科學的模式,從1950年開始全世界就在努力,有關基於資料科學的模式,就是現在所謂的人工智慧或者是機器學習的這些模式是基於資料科學的模式,大概在10年前開始有比較豐富的相關論文在發表,目前全世界的作業單位還沒有任何一個作業單位運用這個模式來做預報作業,所以它跟傳統模式的部分相比的確顯現了相當的潛力,可是真正進入預報作業還需要時間去發展。委員剛剛垂詢的這個部分,的確,我們會需要訓練產生我們區域的資料,利用區域的資料來做相關的訓練,因為目前所發布的論文用的都是全球的資料,它的解析度大概也都是在25公里左右,所以它其實不太能夠處理我們區域的問題,所以特別需要做區域的相關訓練。
發言片段: 9
李委員昆澤:所以也是要加強相關的 AI模型的訓練,加強它的能力啦。
另外我們來討論一下國家級警報,國家級警報是在2012年,因為我們看到2011年福島大地震時日本國家級警報對於地震的預警能力,這對於臺灣有很大的啟示作用,所以當初我們就要求設置國家級警報。當然,當初還沒有這種細胞廣播系統,以及相關手機的機型、功能還沒有提升到那個階段,經過這十多年來的努力,國家級警報已經逐漸在國人心目中有一定預警的重要功能,但是我們要有這樣一個國家級警報,當然就要有海纜,尤其是在東部的外海跟南部的外海。東部的外海,我們都知道大概地震有七成以上都發生在東部的外海,當初我們分成4期去進行這樣一個海底電纜的鋪設,因為它能夠偵測相關的地震、海嘯等等,當初這個海纜計畫又稱為媽祖計畫,3月要到了,大家都開始「瘋媽祖」,媽祖就是保佑大家嘛,這個媽祖計畫當初的規劃是4期,第1期做了之後被漁船勾斷了,從第2期開始我們就加強相關的措施,現在第3期也已經完成了,就是從東部的外海延伸到鵝鑾鼻這邊,從枋山的中華電信所上岸。我們這幾年一直在推動第4期,第4期原本預期要從2021年到2024年,到現在都還沒有執行,而且當初我們所規劃的是800公里,這對於馬尼拉海溝的地震跟海嘯的預測,對於臺灣西南部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預警系統,它有6座的海底觀測系統。但是我們看到目前相關的進度,當然因為COVID-19疫情的影響以及相關物價的飆漲、數位通訊傳輸技術的演進等都讓成本增加,現在據我所知,迫於現實我們已經將800公里縮減為200公里。這個我非常不滿,從800公里縮減到200公里,它的功能大為減縮,而且6座觀測站現在也修成只有3座觀測站,這些相關的進度怎麼樣?來,說明一下。
發言片段: 10
程署長家平:委員指教的的確是一個不得已而為的措施,主要是相關的執行經費,因為國際的物價一直不斷的上漲,這個計畫過去執行時其實已經有8次流標,都沒有辦法標出去,所以我們整個計畫經過兩次的修改並報行政院做相關的核定,的確800公里變為200公里和6個站變3個站這件事情……
發言片段: 11
李委員昆澤:所以第4期計畫現在就是從800公里縮減為200公里,還是說這只是一個暫時的狀態,可能還會有第5期、第6期?
發言片段: 12
程署長家平:是,目前是縮減為200公里,當然我們對於未來的確是有期待的,就像我們東部海域……
發言片段: 13
李委員昆澤:拖越久成本越貴啊!
發言片段: 14
程署長家平:是,的確是這樣子。
發言片段: 15
李委員昆澤:來,次長說明一下。
發言片段: 16
程署長家平:是,那目前……
發言片段: 17
李委員昆澤:我們現在將長度縮減為200公里,6座觀測站已經減少成為3座了,這樣我們是否有足夠的應變能力,就是面對地震或者是海嘯時有足夠的應變能力嗎?第二,我們可以提供民眾即時的國家級警報嗎?另外,我們原本計畫的預警功效會因為這樣縮減而減損嗎?來,署長先說明,再請次長說明。
發言片段: 18
程署長家平:好。的確有一點點減損,不過因為我們現在地震的偵測和預警的能力也提升了,所以目前的狀態是200公里的3個站,經過計算,目前對於地震的預警時效大概是14秒,對於海嘯預警的時效大概是30分鐘,目前的狀態大概是這樣。跟過去800公里長度的狀態相比,在地震的預警時效上面其實大概只減少10秒之內,對於海嘯預警的部分的確減少的稍微多一點,大概會少30分鐘,不過因為海嘯的部分有比較長一點的預警時間,所以這部分就是靠我們整體在防災體系的動員來做彌補。
發言片段: 19
李委員昆澤:10秒可以救多少國人,在地震發生重大災難的時候?來,這部分請次長簡單說明一下,時間也到了。
發言片段: 20
林次長國顯:謝謝委員。您提的確實第一個就是,原來設定的計畫目標在修正以後是否能夠達成,這點我想氣象署可以評估檢討一下。第二個就是未來如果有機會,是不是能找更多的預算來擴充這個計畫,這部分我們會來協助。
發言片段: 21
李委員昆澤:好,我們會持續的追蹤。
發言片段: 22
主席(李委員昆澤):現在請林國成委員發言。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330
meet_id 委員會-11-1-23-4
speakers ["李昆澤","徐富癸","黃健豪","林國成","林俊憲","魯明哲","何欣純","陳素月","林沛祥","陳雪生","邱若華","許智傑","游顥","廖先翔","蔡其昌","鄭天財Sra Kacaw"]
page_start 279
meetingDate ["2024-03-18"]
gazette_id 1131601
agenda_lcidc_ids ["1131601_00006"]
meet_name 立法院第11屆第1會期交通委員會第4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content 邀請交通部首長率同中央氣象署署長列席報告業務概況,並備質詢
agenda_id 1131601_0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