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宜瑾 @ 第11屆第1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4次全體委員會議

時間: 0
Start Time End Time Text
00:00:00,089 00:00:07,816 新委員謝主席:有請林亮院長院長
00:00:11,639 00:00:31,182 林委員早院長早我想中研院作為全國最高的學術研究機構那定期向社會分享這個學術研究的果實並且有各種方式致力於這種高深的學術研究轉譯為親民且易於了解的內容我覺得這是值得相當
00:00:31,983 00:00:34,844 中央研究院院長廖俊智列席報告
00:00:56,971 00:00:57,271 中央研究院院長
00:01:12,974 00:01:13,974 主席主席主席主席
00:01:39,602 00:01:54,590 人權管這次書展的主題叫做《寫會人權》展出多本人權繪本的形式向觀展的民眾甚至鎖定在第一年凌晨的方式
00:01:55,430 00:02:23,519 展示這個正義與人權的教育那我們來看就是說我們中研院就是說當然我們是AI主體那人工智慧的應用當然就是是當代兒少未來一定會面臨到的議題所以我們必須要搭上這個趨勢所以從小建立這個基礎的知能瞭解怎麼樣在各個領域來應用對下一代兒少當然相當的重要
00:02:24,219 00:02:24,840 中央研究院院長林宜瑾
00:02:48,502 00:03:13,290 這次的策展以創新科普的方式來呈現有沒有相對疏忽照顧到這個兒少科普教育的情形那再次這次書展我們有沒有這個兒少友善的相對的書目那同樣的也想請院長回覆在去年10月院區開放這個兒童科普日的這個活動中有沒有收到
00:03:15,110 00:03:38,684 相對的要進行一些改善或建議的回饋那我想針對中研院經營這個兒少科普這個業務你覺得還有什麼努力的空間沒有?好 謝謝委員首先回答這個我們去年首度舉辦的這個兒童科普日我們非常感謝這個立法院的建議並且全部這個中研院的學者專家
00:03:39,745 00:03:39,885 李卓人議員
00:03:58,889 00:04:25,343 至於說這個AI在兒童科普方面畢竟AI是一個非常新的一個議題連大人都不曉得怎麼樣面對AI所以我們會將來朝這方向走那剛開始我們今年可能確實是在AI的兒童科普方面是可能沒有這方面的進步但是這也是一個很好的一個未來的發展方向但是我擔心那我們有的時候AI已經變了
00:04:26,703 00:04:31,047 委員會提的這個方向都是非常正確的方向我們會朝這方向持續思考努力走快一點
00:04:44,380 00:04:45,581 去年5月本席曾問過去碳燃氫發電技術的基本內容跟發展的可能
00:05:05,959 00:05:15,428 一年過去了我想這項技術是不是有更更新的進度這部分要想進一步追問簡單來說我們相對於天然氣發電去碳燃氫的發電技術幾乎不會產生二氧化碳
00:05:23,336 00:05:45,831 對達成淨零碳排的目標有非常大的注意所以去年11月蔡總統也出席了中研院跟臺電合辦的去碳燃金發電技術的發布會會中也有指出說在去年的9月也成功發出臺灣第一度的零碳電力首度成功串接小型的商用發電機組蔡總統對這項技術是非常的肯定所以
00:05:51,335 00:05:53,316 去年2月中研院也有跟臺電簽署檢探備忘錄.首推去探燃清的應用.也跟臺電工程人員積極在合作.中研院也有跟國內的氣體廠商合作.
00:06:06,884 00:06:25,870 目標就是把去碳燃氣產出的氫氣用於興達電廠燃氣混氫的發電示範所以想要就教院長說這項去碳燃氣的技術在大規模的商轉前還有什麼可以精進的空間那什麼時候可以規模化的投入商轉
00:06:26,570 00:06:55,138 好 這個謝謝委員提問 這個非常重要的一個議題那區段燃清雖然它有很多好處但是剛才有其他委員提到這個不可避免它是要成本的並不是一個完全這個天上掉下來的禮物所以我們的目標就是怎麼樣降低成本雖然我們可以達到目標但是我們希望說電價即使要漲不會漲得很多那講大家可以接受的範圍是我們需要努力的方向
00:06:55,738 00:07:20,701 那什麼叫大家可接受範圍那個可能要與時俱進我們跟業界一起來做那我們從技術角度我們持續精進怎麼樣把這個成本降越低怎麼樣看可以用新的科技新的做法讓規模放大的同時成本也可以降低所以這個是這個非常艱辛的一個工作那我們院裡面也積極在投入持續在投入謝謝委員的關心
00:07:21,141 00:07:24,524 中央研究院院長廖俊智列席報告
00:07:40,037 00:07:40,497 林宜瑾議員
00:08:02,628 00:08:25,401 我們也同時在同步處理這方面我們的想法事實上也跟很多的業界同步在進行可以做初期可以做一些高單價的碳材的應用中期可以做比較低單價的碳材應用主要是用在建材成本那在晚期真的要大型應用的時候就要利用這些固態碳
00:08:26,321 00:08:47,060 來做碳封存的一個動作.譬如說可以用來做填海造陸.譬如說可以做長期的儲存.甚至我們要考量變成備用的能源.假如哪一天我們能源有缺乏.這些固態的碳.就可以當作緊急時的能源使用.
00:08:52,125 00:08:52,326 李卓人議員
00:08:58,976 00:08:59,516 中央研究院院長
00:09:28,916 00:09:29,376 主席謝主席
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253

發言片段: 0
林委員宜瑾:(10時3分)謝謝主席,有請廖院長。
發言片段: 1
主席:院長。
發言片段: 2
廖院長俊智:林委員早。
發言片段: 3
林委員宜瑾:院長早,我想中研院作為全國最高的學術研究機構,定期向社會分享學術研究的果實,並且有各種方式致力於高深的學術研究轉譯為親民且易於瞭解的內容,我覺得這是相當值得肯定的。不論是舉行20多年的院區開放或者是伴隨著科普講座、實驗室導覽等等,還是透過臺北國際書展等等活動的參展,主題式的展出年度的學術成果,我想都值得鼓勵,所以我非常期待中研院能持續多方而且更生動的與人民交流。在上個月底舉辦的臺北國際書展,中研院以「AI社會登入中?」為主題,以各種面向來探討AI科技這個浪潮席捲全球所產生的學術思辨與創新應用,策展的內容跟講座有橫跨數理科學、生命科學、人文社會科學等等,展現AI應用的多元面向。首先我想請教,我們用中研院跟國家人權博物館在臺北國際書展參展的主題相比較,人權館這次書展的主題叫做寫繪人權,以展出多本人權繪本的形式,向觀展的民眾,甚至鎖定在低年齡層的這個方式,展示正義與人權的教育。而中研院是以AI為主題,人工智慧的應用是當代兒少未來一定會面臨到的議題,所以我們必須要搭上這個趨勢,從小建立這個基礎的知能,瞭解怎麼樣在各個領域來應用,對下一代兒少當然相當的重要,就如同我剛剛一開頭肯定跟讚賞的,我期待中研院做出更親民友善的這種轉譯內容。像這次的這個「AI社會登入中」,雖然中研院出版中心的臉書有po文說今日有小讀者觀展,可是院長認為這次的策展以創新科普的方式來呈現,有沒有相對疏忽照顧到兒少科普教育的情形?在這次書展,我們有沒有兒少友善的書目?同樣也想請院長回復,在去年10月院區開放兒童科普日的活動中,有沒有收到要進行一些改善或建議的回饋?針對中研院經營兒少科普這個業務,你覺得還有沒有什麼努力的空間?
發言片段: 4
廖院長俊智:謝謝委員,首先回答我們去年首度舉辦的兒童科普日,我們非常感謝立法院的建議,並且中研院大部分的學者專家都投入來籌劃這個有史以來第一次的展出,有許多同仁花了很多精神,也確實吸引非常多的小朋友,除了小朋友之外,還有家長也都樂在其中,所以我們得到非常大的正面的迴響,我們今年還會繼續舉辦。
至於AI在兒童科普方面,畢竟AI仍然是一個非常新的議題,連大人都不曉得怎麼樣面對AI,所以我們將來會朝這方向走,剛開始我們今年可能確實沒有AI兒童科普方面的服務,但是這也是一個很好的未來發展方向,但是我擔心,等到我們有的時候,AI已經變了,因為AI變化非常快,所以等到我們知道怎麼樣教小孩子的時候,AI已經不一樣了,所以這方面也是大家必須要正視、面對的問題,不過委員提的這個方向都是非常正確的方向,我們會朝這方向持續思考努力,朝這方向走快一點。
發言片段: 5
林委員宜瑾:好,要加油,因為AI千變萬化,所以我們腳步要加緊。
另外想要詢問院長攸關我們國家能源轉型政策的學術研究,去年5月本席曾問過去碳燃氫發電技術的基本內容跟發展的可能,一年過去了,這項技術是不是有更新的進度,這部分想要進一步追問。簡單來說,相對於天然氣發電,去碳燃氫的發電技術幾乎不會產生二氧化碳,對達成淨零碳排的這個目標有非常大的助益,所以去年11月蔡總統也出席了中研院跟台電合辦的去碳燃氫發電技術發布會,會中也指出,在去年9月成功發出臺灣第一度的零碳電力,首度成功串接小型的商用發電機組,蔡總統對這項技術非常的肯定。去年2月中研院也有跟台電簽署減碳備忘錄,首推去碳燃氫的應用,也跟台電工程人員積極在合作,中研院也有跟國內的氣體廠商合作,目標就是要把去碳燃氫產出的氫氣用於興達電廠燃氣混氫的發電示範。所以想要就教院長,這項去碳燃氫的技術在大規模商轉前,還有什麼可以精進的空間,什麼時候可以規模化的投入商轉?
發言片段: 6
廖院長俊智:謝謝委員提問,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議題,去碳燃氫雖然有很多好處,但是剛才也有其他委員提到,不可避免它是要成本的,並不完全是一個天上掉下來的禮物,所以我們的目標就是怎麼樣降低成本,雖然我們可以達到目標,但是我們希望電價即使要漲,也不會漲得很多,在大家可以接受的範圍是我們希望努力的方向。什麼叫大家可接受的範圍,那個可能要與時俱進,我們跟業界一起來做,我們從技術角度持續精進,怎麼樣把成本降得越低,怎麼樣用新的科技、新的作法,讓規模放大的同時成本也可以降低,所以這個是非常艱辛的一個工作,我們院裡面也積極、持續投入,謝謝委員的關心。
發言片段: 7
林委員宜瑾:另外,中研院永續科學中心表示,去碳燃氫從實驗室進入工廠的生產規模,我們要考慮到安全的規範跟生產的效率,所以有關燃氫,我們該如何在未來商轉時確保這個化學原料的品質?我的意思是,同樣是化學原料的問題,固態碳雖然比二氧化碳更容易保存、儲存,可是因為數量十分龐大,所以是否要積極的開發應用跟處置,這個問題呢?
發言片段: 8
廖院長俊智:是,我們也同時在同步處理,這方面我們的想法也跟很多的業界同步在進行,初期可以做一些高單價碳材的應用,中期可以做比較低單價碳材的應用,主要是用在建材成本,在晚期真的要大型應用的時候,就要利用這些固態碳來做碳封存的動作,譬如說可以用來做填海造陸,譬如說可以做長期的儲存,甚至我們可以考量變成備用的能源,假如哪一天我們能源有缺乏,這些固態的碳就可以拿來當作緊急時的能源來使用,這樣子的技術我們仍然在開發當中,所以有很多的面向是可以往前走的。
發言片段: 9
林委員宜瑾:最後,中研院南部院區的大樓本來是預計2027年要竣工,可是好像一直流標,現在好像正進行第五次的上網招標,請問院長,我們是不是要檢討發包的金額跟內容?
發言片段: 10
廖院長俊智:是,我們持續檢討當中,也提高了基本的標價,我們請總務處長來詳細說明。
發言片段: 11
林委員宜瑾:好。
發言片段: 12
張處長剛維:我們目前正在檢討,會提高價金,希望能夠有誘因,讓有興趣的廠商能夠來投資。
發言片段: 13
林委員宜瑾:所以原本的2027年竣工可能會延期?
發言片段: 14
張處長剛維:目標目前沒有改變,我們在努力,謝謝。
發言片段: 15
林委員宜瑾:好,那期待,謝謝,謝謝主席。
發言片段: 16
主席:接下來請登記第7號陳秀寳委員。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392
meet_id 委員會-11-1-22-4
speakers ["柯志恩","洪孟楷","羅廷瑋","吳沛憶","葛如鈞","林宜瑾","陳秀寳","郭昱晴","萬美玲","張雅琳","吳春城","陳培瑜","謝衣鳯","范雲","吳思瑤","葉元之","林倩綺"]
page_start 341
meetingDate ["2024-03-20"]
gazette_id 1131701
agenda_lcidc_ids ["1131701_00006"]
meet_name 立法院第11屆第1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4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content 邀請中央研究院院長廖俊智列席報告業務概況,並備質詢
agenda_id 1131701_0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