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美玲 @ 第11屆第1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4次全體委員會議
時間:
0
Start Time | End Time | Text |
---|---|---|
00:00:09,624 | 00:00:35,419 | 謝謝主席,那我們有請院長。院長辛苦了。我想中研院我們都知道是國內首居一直非常重要的一個學術研究單位。那這幾年陸陸續續我看到中研院也有在各項研究當中有很多重大的發現跟重大突破,都非常有成績。其實我真的覺得非常的敬佩大家,也非常的感謝大家。 |
00:00:36,099 | 00:00:55,022 | 今天當然有幾個地方我們可以來討論一下可以讓本席跟大家更了解一些那就是我們看到其實在全世界台灣都一樣漸凍症其實漸凍症得到漸凍症的這些病患們其實真的是不管他本身或家庭他其實是一件非常難過非常悲哀的一件事情 |
00:00:55,963 | 00:01:23,121 | 根據研究對她指出全世界每90分鐘就有人被診斷出漸凍症甚至於因此而死亡那90%他是沒有家族的病歷史的都是突發出來的那這個年齡的認証也很大大概在40歲到70歲之間都可能去好發那麼2040年預估漸凍症的人數可能會增加多增加69%所以這些數據看起來都是非常恐怖的不知道什麼時候在大家的周遭就有人會得到這個漸凍症 |
00:01:24,202 | 00:01:26,045 | 中央研究院基因體研究中心陳昱儒研究員 |
00:01:40,526 | 00:02:07,923 | 瘤酸雙醣分子可以提高腦神經的細胞的存活率可以減緩神經元的退化可以去突破傳統治療漸凍症藥物因為它過去這種藥物大概都是一些抗發炎、抗氧化可能效果不是很卓著因為有這一項研究其實本期注意到以後覺得真的大家都眼睛為之一亮但是能不能在這裡請教一下目前這個研究它能夠突破的點以及這個計畫現在進行到什麼地方 |
00:02:10,064 | 00:02:36,705 | 好 我們請學術處處長來講講好 委員好 我是學術處陳建章這個陳老師的這個研究呢他主要是用了一個比較新穎的這個雙醣分子去讓一個本來多生態的件會在細胞裡面沉積就會造成神經細胞死亡然後這個雙方子進去以後可以把這個生態鏈呢把它裂解掉那所以細胞就可以存活 |
00:02:37,325 | 00:03:00,392 | 他目前的進展是用果蠅的漸凍模式做在果蠅身上,看起來是很有效果的陳老師他們現在要開始往小鼠的漸凍模式再做研究所以這個研究計畫算成熟嗎?已經可以達到計轉的程度了嗎? |
00:03:02,024 | 00:03:15,917 | 計轉大概還沒有那他們已經就這個技術已經申請了一個專利臨時的專利好 那就本是瞭解這個計畫因為看起來也是有成果啦所以應該要好好把它繼續下去必須有一個很棒的成果出來 |
00:03:17,259 | 00:03:33,112 | 這個計畫目前向國科會申請了補助大概從112年到114年那院長我想請教一下第一個這個補助的金額你們夠不夠用那第二個如果到114年之後我們的研究還要繼續進行的話那這個補助經費萬一中斷了你有沒有考慮到這個部分應該怎麼辦 |
00:03:33,672 | 00:03:33,712 | 主席 |
00:03:51,301 | 00:03:51,962 | 五二零之後還在嗎? |
00:04:17,471 | 00:04:20,216 | 主治法規定一任五年,第二任第二年半。 |
00:04:32,432 | 00:04:32,592 | 陳研究員 |
00:04:53,632 | 00:04:53,972 | 2.癌症的mRNA疫苗 |
00:05:15,926 | 00:05:36,613 | 當然我們要來善用它所以這個所謂這個癌症mRNA的疫苗我想是不是能夠請這個院長在這邊也可以提一下這個疫苗大概的這個研究的計畫內容是什麼那現在進行到什麼地方了未來能不能在醫療上面可以讓我們對於癌症病患有很大的幫助 |
00:05:37,713 | 00:06:02,280 | 這個癌症的疫苗也是全世界在mRNA的研究領域當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因為針對每一個人的突變的因子來找出它引發這個免疫的作用的這個機制每一個人的疫苗都不一樣所以這個也可以稱之為個人化的疫苗因為它是個人化所以對特定的人每一個人的效益會 |
00:06:03,260 | 00:06:03,420 | 主任吳翰宗議員 |
00:06:32,538 | 00:06:52,526 | 萬委員好,我是國家生機研究院去轉譯中心武漢中。我想個人化疫苗最重要的還是要先找到這個我們所謂Neo-Antigen,就是這個腫瘤的突變的新的抗原,然後去設計用AI去設計。那現在轉譯中心已經建置先打核心設施,就可以在那裡去受生產。 |
00:06:54,087 | 00:07:18,030 | 我想這一項重大的突破也是相當的重要的那尤其本席其實有看到您在某一些報告上面有特別提到其實將來其實對於我們癌症病患尤其是預防他復發的這件事情上會有很大的幫助那我想其實現在癌症在於治癒上面不能說全部痊癒但治療上面它有它一定的成果可是大家最擔心的就是復發這件事情 |
00:07:18,430 | 00:07:29,440 | 每一次復發其實對於這個病患來講就非常嚴重所以本期也期待說我們這樣的一個研究能夠盡早有一個成果出來我們現在好像預計3年左右會來取得GMP的一個認證 對不對 |
00:07:34,965 | 00:07:52,308 | 那是先導核心設施的部分那跟該這個癌症疫苗的研發部分兩個是相輔相成但是不同的計畫一個是專門研究疫苗的成分本身一個是建置它的製造過程的先導的核心設施 |
00:07:53,068 | 00:08:18,775 | 謝謝院長,我想這兩件事情都是非常重要的那最後一點,我想院長好像也有去出訪過捷克那跟捷克這裡也有一些合作但是我好像只有聽到有這個MOU或者是有這個合作但是沒有具體,能不能院長簡單的提一下好,我們確實是有一些具體的後續的發展至少有三個我們掌握到的一個合作方式孟處長可以做說明 |
00:08:19,663 | 00:08:19,783 | 主席 |
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337
發言片段: 0 |
---|
萬委員美玲:(10時31分)謝謝主席,我們有請院長。 |
發言片段: 1 |
廖院長俊智:萬委員早。 |
發言片段: 2 |
萬委員美玲:院長辛苦了,我想我們都知道中研院是國內首屈一指,非常重要的一個學術研究單位。這幾年陸陸續續,我看到中研院也在各項研究當中,有很多重大的發現跟突破,都非常有成績,其實我真的覺得非常的敬佩大家,也非常的感謝大家。 |
發言片段: 3 |
廖院長俊智:謝謝。 |
發言片段: 4 |
萬委員美玲:當然今天有幾個地方,我們可以來討論一下,可以讓本席跟大家更瞭解一些。我們看到,全世界或臺灣都一樣,得到漸凍症的這些病患們,不管他本身或家庭其實是一件非常難過、非常悲哀的一件事情。根據研究調查指出,全世界每90分鐘就有人被診斷出漸凍症,甚至於因此而死亡。其中90%是沒有家族病歷史的,都是突發出來的,這個年齡的range也很大,大概在40歲到70歲之間都可能好發,而2040年預估漸凍症的人數可能會多增加69%,這些數據看起來都是非常恐怖的,不知道什麼時候在大家的周遭就有人會得到漸凍症。我們看到一旦得到漸凍症,他的壽命也只有3年左右,目前其實也沒有辦法治癒,但本席看到、注意到了,中研院的基因體研究中心陳玉如研究員的團隊,最近以所謂的硫酸雙醣分子,可以提高腦神經細胞的存活率,減緩神經元的退化,可以去突破傳統治療漸凍症藥物。因為過去這種藥物大概都是一些抗發炎、抗氧化,可能效果不是很卓著,因為有這一項研究,其實本席注意到以後真的覺得大家都眼睛為之一亮!能不能在這裡請教一下,目前這個研究它能夠突破的點,以及這個計畫現在進行到什麼地方? |
發言片段: 5 |
廖院長俊智:我們請學術處陳處長來說明。 |
發言片段: 6 |
陳處長建璋:委員好,我是學術處陳建璋。陳老師的這個研究,主要是用了一個比較新穎的雙醣分子,本來多胜肽的鍵會在細胞裡面沉積,造成神經細胞死亡,然後這個雙醣分子進去以後,可以把這個生態鏈裂解掉,所以細胞就可以存活。目前的進展,他現在是用果蠅的漸凍模式做在果蠅的身上,看起來是很有效果的,所以陳老師他們現在要開始往漸凍小鼠的模式做研究這樣子…… |
發言片段: 7 |
萬委員美玲:所以這個研究計畫算成熟嗎?已經可以達到技轉的程度了嗎? |
發言片段: 8 |
陳處長建璋:技轉大概還沒有,他們已經就這個技術申請了一個臨時的專利,以上。 |
發言片段: 9 |
萬委員美玲:好,就本席瞭解,這個計畫看起來也是有成果啦!所以應該要好好繼續下去,期許有一個很棒的成果出來。這個計畫目前向國科會申請的補助大概是從112年到114年,院長我想請教一下,第一個,補助的金額你們夠不夠用?第二個,如果114年之後,我們的研究還要繼續進行的話,補助經費萬一中斷了,你有沒有考慮到這個部分應該怎麼辦? |
發言片段: 10 |
廖院長俊智:我們院內有很多不同的補助機制可以申請,我想陳研究員是非常優秀的研究員,他一定能夠爭取到新的預算,這應該是不會有問題,假如還有碰到問題,我們會想辦法幫忙,這也是…… |
發言片段: 11 |
萬委員美玲:院長,我覺得這個重大的發現、重大研究真的很可貴,千萬不要因為預算而讓它耽擱,甚至影響這個研究…… |
發言片段: 12 |
廖院長俊智:當然不會。 |
發言片段: 13 |
萬委員美玲:所以國科會現在是3年嘛,之後我們還可以繼續把這個研究計畫提早送上去,假設經費不足,在院長這邊,當然我不知道您520之後還在不在? |
發言片段: 14 |
廖院長俊智:欸…… |
發言片段: 15 |
萬委員美玲:還在,是不是?OK,所以您的任期還有多久? |
發言片段: 16 |
廖院長俊智:照組織法的規定,一任是5年。 |
發言片段: 17 |
萬委員美玲:那太好了。 |
發言片段: 18 |
廖院長俊智:這是我第二任的第2年半。 |
發言片段: 19 |
萬委員美玲:不管是本席或教文許多的委員對您都非常的肯定,任何一個研究真的都是耗盡大家非常多的心力,我們希望千萬不要耽擱、延遲,或者是失敗在經費的不足上面…… |
發言片段: 20 |
廖院長俊智:那不會。 |
發言片段: 21 |
萬委員美玲:這一點要拜託院長全力的來支持陳研究員的研究,未來的3年,我們希望看到一個很卓著的成果出來。 |
發言片段: 22 |
廖院長俊智:謝謝。 |
發言片段: 23 |
萬委員美玲:今天也要來談第二個部分,也算是一個非常重大的突破,那就是癌症的mRNA疫苗,本席看到時真的眼睛為之一亮,因為過去我很早就接觸到子宮頸癌疫苗,當時本席在桃園就力推能夠公費施打子宮頸癌疫苗,因為我們覺得,哇!癌症這種東西,既然有疫苗可以預防,當然我們要來善用它,這個所謂的癌症mRNA疫苗,是不是能夠請院長在這邊也可以提一下,這個疫苗大概的研究計畫內容是什麼?現在進行到什麼地方了?未來能不能在醫療上對癌症病患有很大的幫助? |
發言片段: 24 |
廖院長俊智:好。這個癌症的疫苗也是全世界在mRNA的研究領域當中非常重要的一項,針對每一個人的突變因子找出他引發免疫作用的機制,每一個人的疫苗都不一樣,所以這個也可以稱之為個人化的疫苗,因為它是個人化,所以對特定人的效益會特別的顯著,但是同時成本就增加很多,一方面大家在研究怎麼樣可以增加它的效能,另外一方面也要看怎麼樣降低成本,至少能夠通過食藥署的驗證,因為個人化疫苗要驗證是比較困難的,仔細的計畫內容,我們請吳漢忠主任來做說明。 |
發言片段: 25 |
吳主任漢忠:萬委員好,我是國家生技研究院暨轉譯研究中心的吳漢忠,我想個人化疫苗最重要的還是要先找到我們所謂的Neoantigen,就是腫瘤突變的新抗原,然後用AI去設計,現在轉譯中心已經建置先導核心設施,就可以在那裡生產。 |
發言片段: 26 |
萬委員美玲:好,我想這一項重大的突破,也是相當的重要。本席有看到您在某一些報告上面特別提到,其實將來對於癌症病患,尤其是預防他復發的這件事情上會有很大的幫助,我想現在癌症在於治癒上,不能說全部痊癒,但在治療上有一定的成果,可是大家最擔心的就是復發這件事情,每一次復發對於病患來講是非常嚴重,所以本席也期待這樣的研究能夠儘早有一個成果出來,現在好像預計3年左右會取得GMP的認證嘛,對不對? |
發言片段: 27 |
廖院長俊智:那個是先導核心設施的部分。 |
發言片段: 28 |
萬委員美玲:OK。 |
發言片段: 29 |
廖院長俊智:跟剛才癌症疫苗的研發部分,兩個是相輔相成,但是不同的計畫。 |
發言片段: 30 |
萬委員美玲:好。 |
發言片段: 31 |
廖院長俊智:一個是專門研究疫苗的成分本身,一個是建置它的製造過程的先導核心設施。 |
發言片段: 32 |
萬委員美玲:好,謝謝院長,我想這兩件事情都是非常重要的。 |
發言片段: 33 |
廖院長俊智:沒錯,謝謝。 |
發言片段: 34 |
萬委員美玲:最後一點,院長好像也有出訪過捷克,跟捷克也有一些合作,但我好像只有聽到有MOU或者是有相關合作,但是沒有具體,院長能不能簡單的提一下? |
發言片段: 35 |
廖院長俊智:我們確實是有一些具體的後續發展,我們至少有掌握到3個合作方式,孟處長可以做說明。 |
發言片段: 36 |
孟處長子青:是,委員,我們其實跟捷克科學院已經簽有雙邊互訪的經費投入,到目前為止,已經有3個團隊互訪,今年會再重新啟動一次,所以可以有第2期,接下來2年會再持續推動,謝謝。 |
發言片段: 37 |
萬委員美玲:好,我想除了我們互訪或者簽MOU之外,實質上大家可以做什麼合作的計畫,我希望能夠再更深入、更明確、更有執行力一些,好不好? |
發言片段: 38 |
廖院長俊智:好,謝謝。 |
發言片段: 39 |
萬委員美玲:謝謝。 |
發言片段: 40 |
主席:謝謝萬委員、謝謝院長。現在會議休息5分鐘,謝謝。 |
休息(10時40分) |
繼續開會(10時45分) |
發言片段: 41 |
主席:好,我們現在繼續開會。 |
接下來請張雅琳委員。 |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 392 |
---|---|
meet_id | 委員會-11-1-22-4 |
speakers | ["柯志恩","洪孟楷","羅廷瑋","吳沛憶","葛如鈞","林宜瑾","陳秀寳","郭昱晴","萬美玲","張雅琳","吳春城","陳培瑜","謝衣鳯","范雲","吳思瑤","葉元之","林倩綺"] |
page_start | 341 |
meetingDate | ["2024-03-20"] |
gazette_id | 1131701 |
agenda_lcidc_ids | ["1131701_00006"] |
meet_name | 立法院第11屆第1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4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
content | 邀請中央研究院院長廖俊智列席報告業務概況,並備質詢 |
agenda_id | 1131701_000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