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若華 @ 第11屆第1會期交通委員會第6次全體委員會議
時間:
0
Start Time | End Time | Text |
---|---|---|
00:00:04,966 | 00:00:05,691 | 主席好有請部長請部長 |
00:00:15,020 | 00:00:36,314 | 極端氣候對公共建設造成的影響因應極端氣候必須提升公共工程的防災還有抗災能力那氣候已經是影響是否能如期如質完工的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那應該讓主辦機關可以先判斷潛在的風險還有變數擬定有效的因應措施作為那請教部長 |
00:00:37,094 | 00:00:57,435 | 目前交通建設有許多工程已經在進行中還有帶動工那有哪一些方案有因應氣候變遷能如質如實的完工那氣象署有請署長氣象署如何精準的提供這些短期中期還有長期的預測訊息還有相關研究資料給這些工程主管單位是 |
00:00:59,416 | 00:01:15,870 | 目前工程會有一個公共工程競取工地防災減災的作為要點換句話說它事實上有一些要求工程主辦都要做的事情包括剛才委員所提的事前的預防跟事後的這個 |
00:01:17,271 | 00:01:18,813 | 副副副副副副副副副副副副副副副副副副副副 |
00:01:36,553 | 00:02:00,285 | 就是在中央的部分地方我們現在也針對地方橋樑已經開始做一個評鑑的工作那這個意思是說過去在地方政府有些橋樑是比較危險的我們現在也透過這個減修率跟維修率的這個評鑑每年辦這個這樣一個評鑑來公布不知道我有看到幾乎都是在每年的3月跟4月份那除了3月份4月份之外呢 |
00:02:01,466 | 00:02:16,688 | 平常就是有這樣定檢信息檢有一個更這個準備演練還有相關的工作如果在有災害的時候預防也有做如果事後也有一個特殊的一個檢查 |
00:02:17,509 | 00:02:30,054 | 好那部長這邊我要以那個捷運山陰線延伸至巴德為例那先請問部長行政院何時可以核定那之前講核定之後是9年9年後可以完工那有沒有納入天氣的變因 |
00:02:32,865 | 00:03:00,738 | 我們現在的公共工程基本上就是以強韌一定要比如說這個尤其地震這個部分一定要來進行那整個這個部分稍微補充一下就是有關臺灣特別是臺灣的這個氣候變遷的過去現在到未來這個部分氣象署跟這個國科會還有NCDR在海防救科技中心其實有一個計畫在進行 |
00:03:01,818 | 00:03:11,981 | 那要提供在臺灣的這個所有的這個從過去到未來相關的現象那因為臺灣地形非常複雜有很多很細的那這邊部長先請部長回答就是我們這邊以捷運3銀線延伸至8的為例 |
00:03:20,524 | 00:03:48,713 | 對,318的在那個交通部已經中華國家審查通過然後目前這個新北市政府正在修正這個計畫我們目前就是121年完工了121年對,民國121年那後續當然就是新的部分我們都按照比如說防震的這個規定OK,用納入防震那極端氣候下對這些辛苦投入的勞工朋友們他們的職業安全之保障 |
00:03:52,258 | 00:04:14,904 | 我們就按照這個相關的規定來辦理這邊要請教部長那極端氣候下對於國道還有公路鐵路遇到強震剛才部長有提到強震還有颱風的安全情形那我想這邊請教部長應變的搶救作為因為我們這邊稍早提到預防那這邊我們如果遇到就是灘塌事故的搶救作為 |
00:04:16,103 | 00:04:27,314 | 有什麼計畫嗎?這個我們有一個應變的計畫就是說如果發生比如說斷橋或是邊坡崩塌我們有我們相關的一個應變的計畫來執行包括就是說交通維持 |
00:04:32,699 | 00:04:34,781 | 昨天的短暫的豪雨那如果接下來遇到超豪大雨那又會是什麼樣的情況? |
00:04:58,540 | 00:05:21,462 | 的確因為兩個航廈真的都很久了但是這不是理由我是覺得他們現在3月25號已經動工就是一、二航廈的這個屋頂防水系這個建設已經開始動工了我是希望他這一次做一個更徹底的檢查就是說不要在某一些降雨的狀況就會發生落水的一個狀況 |
00:05:22,571 | 00:05:48,656 | 我想這部分的確我們台灣基產公司他現在已經有這個計畫我也要求他們一定要落實那有沒有要求驗收的單位確實做到就是在明年的話不會再發生同樣的情形董事長說是 非常謝謝委員今年的這個公選是整個把過去的一行下二行下我們在過去的觀察到的這些漏水點的記錄全部都已經很清楚 |
00:05:49,296 | 00:06:16,156 | 那這一次的處理是全面的把所有有可能有接縫點的這些填縫器要全部再做修補因為最主要的問題出現在填縫器另外就是航廈之間它有一些可能是在屋頂上的一些集水系統那個部分問題比較少那現在最不容易處理的是在強風豪雨的時候風速很大把這些水從填縫器的那些隙縫帶出來那這個部分是我們現在要改善的目標 |
00:06:16,956 | 00:06:18,999 | 謝謝董事長 這邊要請光光署長 周署長 |
00:06:27,645 | 00:06:49,681 | 委員好 署長好 在3月6號交通部的業務報告中本席有問過署長部長說不管今年入客會不會來都希望可以達到1200萬人次這個是怎麼算出來的 因為本席有向觀光署就是提要求書面資料那3月14號書面回覆第一季預估是190萬人那今天部長有提到這個數字是195萬人 |
00:06:51,502 | 00:07:08,556 | 如果照這個預估的話今年可能連一千萬人次都沒有辦法達到那上週五周署長您也對媒體說談論下半年如果入客沒有開放的話那這個一千萬人次根本沒有辦法達到的那也有業者質疑說如果下修到一千萬人次 |
00:07:09,537 | 00:07:10,638 | 今天是4月1號那掌握到的第一季出境旅客人數統計 |
00:07:30,228 | 00:07:43,775 | 市委跟委員報告一下其實我們都不應該有數字迷失不過我們應該有目標管理那麼我們這個如果含入客的話我們現在恢復的疫情之前比較是七成 |
00:07:44,966 | 00:08:00,765 | 那麼若扣掉入客的話是恢復到疫情前的九成那少了入客為主的兩百萬人次那有沒有去了解就是在我們台灣一些地區還有景點受最嚴重的影響的地區是哪一些地方 |
00:08:02,193 | 00:08:02,213 | 韓國瑜 |
00:08:19,486 | 00:08:21,027 | 目前如果以第一季來看我跟委員報告幾個數字 |
00:08:37,379 | 00:08:56,503 | 1月的時候大概59萬來 2月62萬 3月已經到75萬了所以每個月事實上都有在增加所以前面你看看到如果200乘以4是800但是事實上它是一直在增加的所以我們是覺得第二季234是可以的 |
00:08:56,943 | 00:09:19,512 | 那因為署長在前陣子有跟我做一個說明的確我當時在確定這個目標入客200到250萬也是在裡面有這個部分但是的確在到目前為止我是完全看不到中國大陸有任何要放自由行動團客來的這個跡象所以他們在跟我說明的時候我也同意說 |
00:09:21,032 | 00:09:21,132 | 主席 |
00:09:50,995 | 00:09:51,116 | 謝謝部長 謝謝署長 |
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407
發言片段: 0 |
---|
邱委員若華:(10時23分)主席好,有請部長。 |
發言片段: 1 |
主席:請部長。 |
發言片段: 2 |
王部長國材:邱委員早。 |
發言片段: 3 |
邱委員若華:部長好。極端氣候對公共建設造成的影響,為因應極端氣候必須提升公共工程的防災及抗災能力。氣候已經是影響工程是否能如期如質完工的其中一個重要因素,所以應該讓主辦機關可以先判斷潛在的風險、變數,擬定有效的因應措施作為。請教部長,目前交通建設有許多工程已經在進行中,還有待動工的,有哪一些方案有因應氣候變遷能如質如實完工?請教署長,氣象署如何精準地提供這些短期、中期還有長期的預測訊息,及相關研究資料給這些工程主管單位? |
發言片段: 4 |
王部長國材:跟委員報告,目前工程會有公共工程汛期工地防災減災作業要點。換句話說,有一些要求工程主辦單位要做的事情,包括剛才委員所提的事前預防、事後的檢修等等,這是目前這部分的情形。但是我個人覺得最重要的還是平常的維護,所以現在各個工程平常就按照其風險等級分類,越危險的話檢測頻率越高,這是中央的部分。有關地方,我們現在也針對地方橋梁開始做評鑑工作,意思是說,過去在地方政府,有些橋梁是比較危險的,我們現在也透過這個檢修率與維修率的評鑑,每年舉辦評鑑來公布。 |
發言片段: 5 |
邱委員若華:我知道,我有看到,幾乎都是在每年的3月與4月份…… |
發言片段: 6 |
王部長國材:對。 |
發言片段: 7 |
邱委員若華:那除了3月份、4月份之外呢? |
發言片段: 8 |
王部長國材:平常就是有這樣定檢,然後汛期前包含準備演練,還有相關的工作,如果在有災害的時候,預防也有做啦,如果在事後也有一個特殊的檢查。 |
發言片段: 9 |
邱委員若華:部長,在這邊我要以捷運三鶯線延伸至八德為例,先請問部長,行政院何時可以核定?之前講核定之後是9年後可以完工,那有沒有納入天氣的變因? |
發言片段: 10 |
王部長國材:這個有,我們現在的公共工程基本上就是強韌啦,一定要比如說,尤其地震這個部分一定要來進行,這整個部分…… |
發言片段: 11 |
程署長家平:我也稍微補充一下,就是有關臺灣,特別是臺灣的氣候變遷,從過去、現在到未來的這個部分,氣象署跟國科會還有NCDR(災害防救科技中心)其實有一個計畫在進行,要提供在臺灣所有的,從過去到未來相關的現象。因為臺灣地形非常複雜,所以相關的部分有很多很細的應用情形。 |
發言片段: 12 |
邱委員若華:沒關係,我稍後再請教署長,這邊要先請部長回答,就是我們以捷運三鶯線延伸至八德為例。 |
發言片段: 13 |
王部長國材:對,三鶯八德在交通部已經綜合規劃審查通過,然後目前新北市政府正在修正這個計畫,我們目前就是121年完工。 |
發言片段: 14 |
邱委員若華:121年? |
發言片段: 15 |
王部長國材:對,民國121年,當然新的部分,我們都按照比如說防震的規定…… |
發言片段: 16 |
邱委員若華:也有納入防震? |
發言片段: 17 |
王部長國材:對,這個都有在做。 |
發言片段: 18 |
邱委員若華:極端氣候下,對這些辛苦投入的勞工朋友們,他們的職業安全之保障? |
發言片段: 19 |
王部長國材:職業安全衛生的部分,我們就會按照相關的規定來辦理。 |
發言片段: 20 |
邱委員若華:相關規定來辦理? |
發言片段: 21 |
王部長國材:是。 |
發言片段: 22 |
邱委員若華:OK,那這邊也要請教部長,在極端氣候下,對於國道還有公路、鐵路遇到強震,剛才部長有提到強震,還有颱風的安全情形,這邊我想請教部長,關於應變的搶救作為,因為我們這邊稍早只有提到預防,我們如果遇到坍塌事故的搶救作為,有什麼計畫嗎? |
發言片段: 23 |
王部長國材:這個我們有一個應變的計畫,就是說,如果發生比如說斷橋,或是邊坡崩塌,我們有我們相關的應變計畫來執行,包括交通維持,還有包括整個修繕的過程,這個我們會在……如果發生這種狀況,我們有我們的應變計畫在執行。 |
發言片段: 24 |
邱委員若華:部長,那我要提到昨天桃園機場漏水的問題,稍早也有其他委員提到這個問題,其實這已經不是只有近年來才發生的事,而是一直都有發生,昨天是短暫的豪雨,如果接下來遇到超豪大雨,那又會是什麼樣的情況? |
發言片段: 25 |
王部長國材:的確,因為那兩個航廈真的都很久了,但是這不是理由,他們現在3月25號已經動工,就是一、二航廈的屋頂防水系,這個已經開始動工了。我是希望它這一次做一個更澈底的檢查,就是說不要在某一些降雨的狀況就會發生漏水的狀況。我想這部分,的確我們桃園機場公司現在已經有這個計畫,我也要求他們一定要落實。 |
發言片段: 26 |
邱委員若華:那有沒有要求驗收的單位確實做到,就是在明年的話不會再發生同樣的情形? |
發言片段: 27 |
王部長國材:請董事長說明一下。 |
發言片段: 28 |
楊董事長偉甫:非常謝謝委員,今年的這個工程是整個把過去的一航廈、二航廈,我們在過去觀察到的這些漏水點的紀錄全部都已經很清楚,這一次的處理是全面的把所有有可能有接縫點的這些填縫劑要全部再做修補,因為最主要的問題出現在填縫劑。另外就是航廈之間,它有一些可能是在屋頂上的一些集水系統,那個部分問題比較少,現在最不容易處理的是在強風豪雨的時候,風速很大,把這些水從填縫劑的那些隙縫帶出來,這個部分是我們現在要改善的目標。 |
發言片段: 29 |
邱委員若華:好,謝謝董事長。另外,我這邊要請教觀光署周署長。 |
發言片段: 30 |
周署長永暉:委員好。 |
發言片段: 31 |
邱委員若華:署長好。在3月6號交通部的業務報告中,本席有問過署長,部長說不管今年陸客會不會來,都希望可以達到1,200萬人次,這個是怎麼算出來的?因為本席有向觀光署要求提供書面資料,3月14號書面回復第一季預估是190萬人,今天部長也有提到這個數字是195萬人,如果照這個預估的話,今年可能連1,000萬人次都沒有辦法達到。上週五周署長您也對媒體坦言表示下半年如果陸客沒有開放的話,這個1,000萬人次是根本沒有辦法達到的。也有業者質疑說,如果下修到1,000萬人次,這個數字也有美化的嫌疑,對於觀光實際上的成果幫助並不大。對於我國每年有500萬的轉機客,署長您也有提到相關的措施,這邊要問,今天是4月1號,你掌握到的第一季出境旅客人數統計? |
發言片段: 32 |
周署長永暉:跟委員報告一下,其實我們都不應該有數字迷思,不過我們應該有目標管理,這個部分如果含陸客的話,我們現在恢復的情形與疫情之前比較是七成,如果扣掉陸客的話,是恢復到疫情前的九成,所以…… |
發言片段: 33 |
邱委員若華:疫情前的九成?那少了陸客為主的兩百萬人次,有沒有去瞭解,就是在我們臺灣一些地區還有景點,受影響最嚴重的地區是哪一些地方? |
發言片段: 34 |
周署長永暉:應該是分兩個層次啦,一個就是我們在歐美跟東南亞的部分其實都已經恢復了,只有歐洲的部分稍微差一點,還有就是日本的部分,原則上這些加起來大概應該都有信心可以稍微再努力一下,但是因為有些航班還沒有恢復。 |
發言片段: 35 |
邱委員若華:航班還沒有恢復? |
發言片段: 36 |
周署長永暉:確實這個部分是需要…… |
發言片段: 37 |
邱委員若華:請問部長,您在早上的時候也提到看不到陸客來的曙光,那要怎麼達到這1,000萬人次? |
發言片段: 38 |
王部長國材:目前如果以第一季來看,我跟委員報告幾個數字,1月的時候大概59萬人來,2月62萬,3月已經到75萬,所以每個月事實上都有在增加。前面你剛剛也有看到,如果200乘以4是800,但是事實上它是一直在增加的,所以我們是覺得第二、三、四季是可以的。因為署長在前陣子有跟我做一個說明,的確我當時在去年訂這個目標時陸客是200到250萬,在裡面確實有包含這個部分,但是的確到目前為止,我是完全看不到中國大陸有任何要放自由行或團客來的跡象啦。所以他們在跟我說明的時候,我也同意,因為他們已經很努力在做了,所以今年下修目標,他們本來是950萬啦,我說這個一定要拚,不能說950萬就那個,所以他們今年就是以1,000萬為目標。當然如果陸客來的話,這個目標當然還可以再調整,但是兩岸善意的往來,這件事我們是希望持續啦,在疫情前也是這樣嘛,所以我們還是期待後續有這樣的一個往來。 |
發言片段: 39 |
邱委員若華:OK,謝謝部長,謝謝署長。 |
發言片段: 40 |
周署長永暉:謝謝委員。 |
發言片段: 41 |
主席:謝謝邱委員,邱委員發言完畢。現在請何欣純委員發言,何欣純委員發言完畢之後休息10分鐘。 |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 122 |
---|---|
meet_id | 委員會-11-1-23-6 |
speakers | ["李昆澤","徐富癸","林國成","林沛祥","蔡其昌","魯明哲","邱若華","何欣純","陳素月","許智傑","林俊憲","陳雪生","游顥","廖先翔","林德福","洪孟楷","陳俊宇","蔡易餘","邱志偉","黃健豪","顏寬恒"] |
page_start | 63 |
meetingDate | ["2024-04-01"] |
gazette_id | 1132301 |
agenda_lcidc_ids | ["1132301_00003"] |
meet_name | 立法院第11屆第1會期交通委員會第6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
content | 邀請交通部部長王國材就「極端氣候災防預警暨汛期防汛準備辦理情形」進行專題報告,並備質 詢 |
agenda_id | 1132301_00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