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昱晴 @ 第11屆第1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9次全體委員會議

時間: 0
Start Time End Time Text
00:00:08,280 00:00:11,890 主席好 有請王次長好 有請王次長
00:00:15,839 00:00:38,580 市長早安我想其實剛剛大家都已經聽到有很多人在關心所謂的兒少的一個頻道跟節目啦那我相信其實我們在公共電視上面也挹注了很多的資源就是在公共電視那但是相對的來講是不是在資源上的一個分配不均呢我們等一下稍微再來討論一下喔那我想
00:00:39,902 00:01:01,218 針對所謂的兒少節目台灣目前為止我們的自治率幾乎是全球倒數那當然其實我們也希望能夠把這樣子的一個狀況能夠在這幾年當中我們既然已經發現問題其實這是一個非常大的問題因為兒少節目其實對於孩童的影響有可能會是一輩子
00:01:02,118 00:01:27,791 當然其實兒童在成長的過程中他們的整個所有的心理的結構或者是他們的心理的一個素質其實3歲到5歲到7歲他可能都有不同的一個細微的一個發展跟不同的一個變化所以針對這個部分其實在兒少節目當中我們更需要挹注更大量的一個資源來提供給兒少更好的優質的一個節目我相信這一點大家應該都認同對吧好
00:01:31,133 00:01:48,984 市長知道慕尼黑兒童影展他們的宗旨嗎請教委員慕尼黑他們的兒童影展他們的宗旨是讓孩子們能夠從影片上看到他們成長的問題也能夠從影片上看到他們成長問題當中去得到答案
00:01:49,784 00:02:10,470 我想這是非常好的一個宗旨也值得我們一起共同來學習但是我們可以從這張表看到目前台灣兒少節目製作的時數這個2023年還沒有出來這些數據是文策院這邊產業調查報告所顯示的從2019年的1584小時到2020年的1243小時
00:02:16,252 00:02:36,147 一直到2021年的994小時還有2022年的890小時到現在為止我相信應該是更低這一點應該沒錯吧我們希望在今年2024年也就是從公視在兒少頻道整體的策略展開之後
00:02:37,048 00:02:37,508 因為就我過去在
00:02:56,645 00:02:58,506 影視產業當中其實我也觀察到一個現象所有的戲劇類的節目所有的節目類型當中其實兒少的節目是最難製作的相對的來講它的成本也最低
00:03:11,294 00:03:34,531 我說的所謂的成本最低是他們所花的能夠運用在兒少節目的成本是相對的很低我從一個同業當中的口中知道他們其實很用心在製作兒少的節目但是他們的經費真的非常非常的辛苦包含實境節目一集可能只有15萬你想想看一集15萬我們能夠做些什麼
00:03:36,773 00:03:57,398 是,所以包括政府的補助資金以及投資的資金跟民間合資合智的資金這些要帶動才有可能改善當然這是次長我們當然也希望是從我們的政府開始做起但是像之前我們舉個例子來講科普教育節目它其實就有比較龐大的一個資源可以挹注因為是國科會贊助的這一點您知道嗎?
00:04:01,399 00:04:19,946 為什麼我們不能從國家開始做起而現在其實我們把所有的資源剛剛聽下來幾乎只有投注在公共電視上那其他的頻道我們不能再仰賴民間我們來看下一張圖在國際青少年跟媒體教育中心這是提供的一個2018年的資料我不曉得這張資料所有在場的與會的人士你們看過這張圖嗎
00:04:25,745 00:04:46,526 好 我們來看一下這個是從左邊依序是字字以及中間的橘色的部分是跨國合制以及外購的節目我們非常非常難過的是看到台灣所謂的兒童節目的頻道外購的節目幾乎超過90%以上
00:04:49,761 00:04:55,433 另外我們自己本身自製的兒少的節目居然只有百分之八
00:04:56,485 00:05:18,064 我們可以再回過頭來看一下左邊過來的第三個古巴他們自從在2007年他們的自製節目本來只有6%但是後來他們引進一些國外包含一些外國的團隊跟他們來做共同的一個合作之後他們的自製節目在2018年已經超過了33%超過了5倍台灣為什麼不做呢?
00:05:22,071 00:05:25,896 我們可不可以因為再來很多人都會提到所謂的兒少節目的製作的人才是不足的
00:05:42,635 00:05:56,420 但是我們從很多的大學影相關的影視科系當中其實這個部分就沒有在鼓勵啊所以這邊的人才的培養其實是斷層的我們也憂慮這個斷層但這個部分我們是不是可以從文化部、教育部我們跨部會來做這樣子的一個演繹讓我們在學校端就有人才的產出
00:06:08,544 00:06:09,264 拜託文化部次長列席
00:06:38,370 00:06:43,331 但我們不能只依靠民間喔就像我剛剛以古巴的例子我們不能只靠民間我們是不是可以從我們的政府從我們的整個所有的部會開始做起我們去引進一些比方說國外的一些製作的團隊他們來到台灣來跟我們做一個跨國的合作
00:07:01,516 00:07:01,776 郭昱晴議員
00:07:16,493 00:07:16,593 郭昱晴
00:07:37,868 00:07:54,497 其實這些人員的費用扣除之後可用的餘額真的也不高一級大概就是28萬含稅整體資源來說其實以公視6億的投注來說相對於整個兒少影視影產自需要市場仍然是不足
00:07:55,963 00:08:20,770 雖然6億聽起來很多但是我們也希望其他更沒有被重視到的一些頻道他們也願意來投注這樣子的一個製作的產量我們希望由起點開始今年8月之後我們可以真的把下一次我們再來討論的時候我們能夠支持的這樣子的一個頻率是提高的 可以嗎?可以 我們一定會努力來做
00:08:22,330 00:08:28,579 接下來本席在這邊其實之前接到了一個跟公共電視共同出品的一個戲劇的陳情叫《不夠善良的我們》我們先來聽一下我們也讓現場的朋友來聽一下聲音的變化
00:09:12,520 00:09:13,101 好,這是第一段再來聽第二段,這裡
00:10:06,809 00:10:23,839 市長有聽出來兩段的差別了嗎?有 這個問題其實已經有跟我們反映那這個問題其實在公視這一段它其實沒有特別去控制這個音量它主要是經過有線電視的頻道播出的時候會導致這個音量的變化那通常會大概也有要求就是說有線電的業者應該要先進行音量的測試這樣的調整
00:10:25,020 00:10:54,243 因為這個問題已經存在好幾年了一直到現在其實我們大家都在想我們看到本土很好的戲劇的產出但是聲音是靈魂啊剛剛在第二段因為我們的系統整個所有的均質化的結果就所有聲音全部都大聲起來了變成雜音很多變成我們原本應該要聽到的一些所謂的戲劇的精髓我們應該要呈現出來什麼樣的一個整個所有藝術上的一個表現真的被大打折扣了
00:10:54,463 00:10:55,204 謝謝委員謝謝主席好 謝謝 謝謝郭昱晴
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316

發言片段: 0
郭委員昱晴:(10時2分)主席好,有請王次長。
發言片段: 1
主席:有請王次長。
發言片段: 2
王次長時思:委員好。
發言片段: 3
郭委員昱晴:次長早安。我想其實剛剛大家都已經聽到,有很多人在關心兒少的頻道跟節目,我相信其實我們在公共電視上面也挹注了很多的資源,但是相對來講,資源上是不是有分配不均,我們等一下再來稍微討論一下。我想針對兒少節目,目前為止,臺灣的自製率幾乎是全球倒數,當然其實我們也希望能夠把這樣子的一個狀況在這幾年當中改善,既然我們已經發現問題,而且其實這是一個非常大的問題,因為兒少節目對於孩童的影響,有可能會是一輩子,當然兒童在成長的過程中,他們整個心理結構,或者是他們心理的一個素質,其實從3歲到5歲、到7歲可能都會有不同的一個細微的發展跟不同的變化,所以針對這個部分,在兒少節目當中,我們更需要挹注更大量的資源,來提供兒少更好的、優質的一個節目,我相信這一點大家應該都認同,對吧?
發言片段: 4
王次長時思:是。
發言片段: 5
郭委員昱晴:次長知道慕尼黑兒童影展的宗旨嗎?
發言片段: 6
王次長時思:請教委員。
發言片段: 7
郭委員昱晴:好,慕尼黑兒童影展的宗旨是讓孩子們能夠從影片上看到他們成長的問題,也能夠從影片上看到的成長問題當中去得到答案,我想這是非常好的一個宗旨,也值得我們共同來學習。但是我們可以從這張表看到目前臺灣兒少節目製作的時數,2023年的還沒有出來,這些數據是文策院這邊的產業調查報告所顯示的。
發言片段: 8
王次長時思:是2022年的,沒錯。
發言片段: 9
郭委員昱晴:從2019年的1,584小時到2020年的1,243小時,一直到2021年的994小時,還有2022年的890小時,到現在為止,我相信應該是更低,這一點應該沒錯吧?
發言片段: 10
王次長時思:我們希望在今(2024)年,也就是從公視的兒少頻道整體策略展開之後會有很重大的改善,我想兒少節目在整體製作環境上的量能不足,這是臺灣長期以來的危機,包括整體收視習慣的改變,也導致願意投資在兒少節目上的產業跟資金來得更少,這就是為什麼更需要政府的投入跟支持。
發言片段: 11
郭委員昱晴:因為就我過去在影視產業當中所觀察到的一個現象,所有的戲劇類節目、所有的節目類型當中,其實兒少的節目是最難製作的。
發言片段: 12
王次長時思:是,它的難度高,經費也高。
發言片段: 13
郭委員昱晴:相對來講,它的成本也最低,我說的成本最低是他們所花費的、能夠運用在兒少節目的成本相對是很低的。
發言片段: 14
王次長時思:是,每集的製作費用。
發言片段: 15
郭委員昱晴:我從一個同業的口中知道,他們其實很用心在製作兒少的節目,但是他們的經費真的非常、非常地辛苦,包含實境節目,1集可能只有15萬,你想想看,1集15萬我們能夠做些什麼?
發言片段: 16
王次長時思:是,所以包括政府的補助資金,以及投資的資金跟民間合資、合製的資金,這些要帶動,才有可能改善。
發言片段: 17
郭委員昱晴:當然,次長,我們當然也希望是從我們的政府開始做起,但是像之前,我們舉個例子來講,科普教育節目其實就有比較龐大的一個資源可以挹注,因為是國科會贊助的,這點您知道嗎?
發言片段: 18
王次長時思:是。
發言片段: 19
郭委員昱晴:好,為什麼我們不能從國家開始做起?剛剛聽下來,其實現在我們所有的資源幾乎只有投注在公共電視上,那其他的頻道,我們不能再仰賴民間。我們來看下一張圖,這是國際青少年跟媒體教育中心提供的一個2018年的資料,我不曉得這一張圖,所有在場的與會人士有沒有看過?好,我們來看一下,從左邊依序是自製、中間橘色的部分是跨國合製,以及外購的節目,讓我們非常非常難過的是,看到臺灣的兒童節目頻道,外購的節目幾乎超過90%。另外,我們自己本身自製的兒少節目居然只有8%。我們再回過頭來看一下左邊數過來的第三個,古巴,在2007年他們的自製節目本來只有6%,但是後來他們引進一些國外的資源,包含一些外國的團隊來跟他們共同合作之後,他們的自製節目在2018年已經超過了33%,超過了5倍,臺灣為什麼不做呢?
發言片段: 20
王次長時思:是,這就是我們接下來應該要努力追上的地方,我想整個自製比例偏低、整個國際合資、合製、民間資金的引入偏低,其實是現在整體兒少影視音環境的一個重要的問題。
發言片段: 21
郭委員昱晴:再來,很多人都會提到兒少節目製作的人才是不足的。
發言片段: 22
王次長時思:對,所以也要展開人才孵育計畫。
發言片段: 23
郭委員昱晴:但是我們從很多大學相關的影視科系當中觀察,其實這個部分就沒有在鼓勵啊,所以這邊人才的培養其實是斷層的,我們也憂慮這個斷層,但這個部分我們是不是可以從文化部、教育部,跨部會來做一個研議?讓我們在學校端就有人才的產出,也願意投注一些資源在他們的身上,提高製作的費用,這樣子我們的兒少節目才有未來、才有將來。
發言片段: 24
王次長時思:跟委員說明,我想不管是跟學校的合作、人才的孵育,這個都可以展開,跟教育部的合作也沒有什麼問題,但是還是要說明,就是在整體的這個影視音製作的環境,它還是要有市場驅動,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把第一目標放在跟民間的產製來做結合,因為如果沒有市場需求驅動的話,其實學校的扶助或者是人才的培育,它如果沒有辦法產出那個量能,市場還是過小。
發言片段: 25
郭委員昱晴:好,但我們不能倚靠民間。
發言片段: 26
王次長時思:是,自製的部分一定也要提升。
發言片段: 27
郭委員昱晴:就像我剛剛舉古巴的例子,我們不能只靠民間。
發言片段: 28
王次長時思:是。
發言片段: 29
郭委員昱晴:我們是不是可以從政府,從我們所有的部會開始做起?我們去引進一些比方說國外的製作團隊,請他們來臺灣做一個跨國的合作。
發言片段: 30
王次長時思:是,國際合製的部分。
發言片段: 31
郭委員昱晴:把我們自製節目的產值跟所有的品質、量能提高,這個是不是可以做?
發言片段: 32
王次長時思:可以,其實公視現在也有透過兒童影展跟這些國際兒童主題的論壇,來結合這些技術跟人才孵育。
發言片段: 33
郭委員昱晴:因為我們看到,其實公共電視現在有很多擴大的徵案,但這些擴大的徵案,包含所謂的親職談話性的一個節目,1,680萬有60集,沒有錯吧?有60集,但是其實1集我們扣掉平均的一些成本,包含棚內、人才、我們所有的攝影器材等等,其實這些人員的費用扣除之後,可用的餘額真的也不高……
發言片段: 34
王次長時思:其實整體資源還是不高。
發言片段: 35
郭委員昱晴:一集大概就是28萬含稅。
發言片段: 36
王次長時思:整體資源來說,其實以公視6億的投注,相對於整個兒少影視音產製需要的市場仍然是不足。
發言片段: 37
郭委員昱晴:雖然6億聽起來很多,但是我們也希望其他更沒有被重視到的一些頻道,他們也願意來投注這樣的製作產量。
發言片段: 38
王次長時思:我想公視是起點,因為它有公共的責任。
發言片段: 39
郭委員昱晴:我們希望由起點開始,今年8月之後,我們可以真的把……
發言片段: 40
王次長時思:聯合其他的頻道。
發言片段: 41
郭委員昱晴:下一次我們再來討論的時候,我們能夠自製的比率是提高的,可以嗎?
發言片段: 42
王次長時思:可以,我們一定會努力來做。
發言片段: 43
郭委員昱晴:好,接下來,本席其實之前接到了一個跟公共電視共同出品的戲劇的陳情,叫「不夠善良的我們」,我們先來聽一下,也讓現場的朋友來聽一下聲音的變化。
(播放影片)
發言片段: 44
郭委員昱晴:好,這是第一段。再來聽第二段。
(播放影片)
發言片段: 45
郭委員昱晴:次長有聽出來兩段的差別了嗎?
發言片段: 46
王次長時思:有,這個問題其實已經有跟我們反映,這個問題在公視這一端其實沒有特別去控制這個音量,主要是經過有線電視的頻道播出的時候,會導致這個音量有變化,通傳會大概也有要求有線電視業者應該要先進行音量測試這樣的調整……
發言片段: 47
郭委員昱晴:因為這個問題已經存在好幾年了……
發言片段: 48
王次長時思:對,所以其實我們也的確……
發言片段: 49
郭委員昱晴:一直到現在我們大家都在想,我們看到本土很好的戲劇的產出,但是聲音是靈魂啊!剛剛在第二段,因為我們系統整個均質化的結果,所有聲音就全部都大聲起來了,變成雜音很多……
發言片段: 50
王次長時思:這個我們有在配合通傳會來……
發言片段: 51
郭委員昱晴:變成我們原本應該要聽到的一些所謂戲劇的精髓,我們應該要呈現出來什麼樣的整個所有藝術上的表現,真的被大打折扣了,這對很多創作者,尤其是那天其實徐導演有特別來,杜篤之也特別來跟我一起開會……
發言片段: 52
王次長時思:但它的關鍵可能會出現在系統業者端,所以恐怕是需要來做協調。
發言片段: 53
郭委員昱晴:所以這個部分,我們希望文化部可以跟NCC真的好好地來討論一下,到底這個聲音……
發言片段: 54
王次長時思:有,我們已經有在合作。
發言片段: 55
郭委員昱晴:我知道,他們隔天馬上就已經開會了,我知道,所以我們也追一下這個進度,這個部分真的也要麻煩我們文化部了,好嗎?
發言片段: 56
王次長時思:好的,沒有問題。
發言片段: 57
郭委員昱晴:好,謝謝次長,謝謝主席。
發言片段: 58
王次長時思:謝謝委員。
發言片段: 59
主席:謝謝郭昱晴委員。
我們接下來請陳秀寳委員。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374
meet_id 委員會-11-1-22-9
speakers ["林宜瑾","洪孟楷","柯志恩","萬美玲","葛如鈞","郭昱晴","陳秀寳","吳沛憶","張雅琳","吳春城","葉元之","陳培瑜","何欣純","鄭天財Sra Kacaw","麥玉珍","范雲","羅廷瑋","林倩綺","林月琴","陳冠廷","羅智強"]
page_start 309
meetingDate ["2024-04-25"]
gazette_id 1133301
agenda_lcidc_ids ["1133301_00006"]
meet_name 立法院第11屆第1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9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content 邀請文化部次長列席就「跨族群、跨平台、跨語言兒少服務計畫─ 公視第3台轉型兒少頻道」進 行專題報告,並備質詢
agenda_id 1133301_0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