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秀寳 @ 第11屆第1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9次全體委員會議

時間: 0
Start Time End Time Text
00:00:05,213 00:00:08,274 謝謝主席 那請王次長有請王次長委員好 次長早4月3號的大地震之後餘震不斷那全台都有災情其中也包括我們文化資產的部分本期這邊有向文化部我們這邊來詢問截至到4月17呢你們收到的這些
00:00:31,843 00:00:53,086 回報總共有69處 20處是縣市定的古蹟 32處是歷史建築 1處是文化景觀以及有一處是聚落建築群那你們也初估就是 修算經費大概在3.4億那這邊要請教次長 文化部會不會優先提供這個預算趕快來修復這些文資
00:00:54,187 00:00:54,307 什麼時候會開始?
00:01:12,352 00:01:12,372 ﹚陳秀寳﹚
00:01:36,211 00:01:53,739 預計是先將這個會漏的屋頂要先修復喔但是你們預計是5月中旬才會進場修復那現在已經開始慢慢的進入梅雨季節開始會下雨喔那而且這樣的強降雨下來如果說有這樣的裂縫也怕就是漏水進去說會造成建築內部的損壞那這個部分可不可以再提早
00:01:59,201 00:02:24,812 跟委員說明我想有一些會有可能繼續造成損害的地方我們看有沒有一些緊急措施可以採取因為我想這個修復過程還是有需要要找專家的團隊恐怕也沒有辦法說馬上要去修就會有它最緊張當然它修復它有一定的程序但是希望說可以再盡快因為我擔心說這個雨水會造成說內部一些其他的部分也造成損壞了所以希望說這個可能盡快來協助
00:02:28,119 00:02:43,086 今天我們的專報是公視第3台轉型兒少頻道的專報次長不知道你們有沒有注意到我國的無線電視頻道公廣集團占了大概快一半但是根據NCC112年通訊傳播市場的報告來顯示從102年到110年在無線電視頻道的兒童節目大概都只有5%左右在整體節目的播出率佔比是非常的低
00:02:55,411 00:03:00,877 今年,文化部有透過《黑潮計畫》預祝公視6億的經費要來產製優質的兒少節目。在今天的專報有指出,預計在8月20日會正式播出,將公視3台轉為兒少頻道。目前你們所有的建制進度如何?預計以後5%的播出率這麼低,我們可以提升到多少?
00:03:19,935 00:03:39,791 跟委員說明的確提升這個自治率而且是新治率包括整體不管是由公視的自治委制或者是說由民間團隊的合資合製等等的確提升這個是目前的目標那至於說這個8月20號的開台的準備的情況我想可以請公視做一個比較清楚的說明那你可以簡短的說明一下公視這邊
00:03:40,792 00:04:00,992 對公視來說大概就是第一個就要準備開台有哪些節目不管是自製的節目或者是購置的節目都能夠在開台的時候展開那很重要的是這一次公視的這個所謂的小公視的兒少頻道的開台呢不是只有在這個單一頻道它其實包括的是多頻道所以它希望在數位的部分也展開那這個部分會是我們認為未來轉型的一個很大的關鍵因為收視習慣的整個改變大概
00:04:04,696 00:04:07,157 關於我們這個兒童的這個節目戲劇節目比較少其實本席這邊有詢問過影視局112年公告各類型的節目補助的金額總共有3億6千多萬但是補助兒童電視節目只有4550萬只佔整體經費的12%
00:04:31,068 00:04:46,296 顯然我們在製作兒童節目的這個部分是比較缺乏那本席知道說這個是申請的部分是由他們業者主張來申請但是文化部這邊是不是有一些比較好的誘因或是有
00:04:47,136 00:04:47,657 是不是說他的誘因就不足啊?
00:05:10,616 00:05:27,616 我想右鷹的部分兩個第一個當然是針對補助的額度那第二個我覺得還關鍵仍然是量能其實可以看到公視在這一次的真案裡面如果民間他沒有相關的經驗或者是他本來產生量能不足的情況下即使我們拿出高額的獎金或者是補助也不一定會有案子可以解決
00:05:27,756 00:05:30,378 我們希望展開的是呼籲,就是說我們跟他們一起合作,因為其實在過去的這些年來大家可以看到就是說在整體的製作節目上幾乎是這個公共電視的這個集團包括公視、客語台、他語台、圓明台負擔了主要兒少製作的節目
00:05:48,428 00:06:05,790 這邊你們可以釋出資源來跟業者合作來協助應該對於這個節目的殘滯會有些幫助資金跟人才可能可以透過這樣的合作陪伴富裕跟補助的這個獎金同時來下手可以讓這整個量能有比較好的改善跟提升這是目前的計畫
00:06:06,451 00:06:27,777 市長這邊再請教您根據NCC的報告以及文策院2023年台灣兒少影視內容觀影行為調查也顯示無線電視在我國收看的人數是逐年的下降同時OTT平台是逐年的上升而且在4到10歲的兒少部分又以收視OTT平台影音為主那市長
00:06:28,997 00:06:42,782 這一次我們公視兒少檯目我們預計用怎樣的方式可以來吸引兒少來觀看那我們在頻道設立的初期有沒有設定收視的目標有沒有這樣子的一個自己設定的目標來達成這樣的達成率
00:06:45,199 00:07:07,139 好,第一個就是幾個變相,第一個公視Plus它本來就有在經營這個數位的平台,在去年也改版了,那也用所謂的親子家庭專區這個方式,用分鄰的方式來促進大家可以養成這樣的收視習慣。那另外就是在這個小公視的開台之後呢,也包括這個公視的兒少的網路平台,兒少的YouTube,還有這個公視Plus這個專區,這幾個
00:07:09,718 00:07:09,738 ﹚陳秀寳
00:07:25,094 00:07:25,975 市長目前我們公視兒少頻道的直播節目有沒有針對兒少的需求不同
00:07:54,895 00:08:14,319 或是根據他們的作息他們的時間來安排直播的節目的不同以及安排這些時段我們有做這樣子的規劃嗎的確公視現在就是以不同的年齡層的需求來進行規劃所以可以分為可以看到就在學齡前像2到6歲他所提供的可能就是音樂啦肢體啊遊戲這一類那如果是學齡的7到12歲他提供就會包括科學實驗啦實境節目啦外景計時這一類那如果是12到18歲青少年呢他就會出現解謎啦或者是這個親子
00:08:24,301 00:08:24,742 目前兒少收視以OTT平台為主
00:08:41,102 00:08:44,486 以我國目前訂閱率比較高的OTT平台為例上面的兒童專區的部分並沒有像一般的頁面有選擇台灣節目的部分所以說以後我們公視自播的節目會不會有推廣到OTT平台的這些規劃?
00:08:57,438 00:09:14,286 有,這個就是我們希望努力的,所以我的這個建議我們也非常希望可以做到,如果未來在OT的平台上可以看到公視的不管是我們自己製作的戲劇節目或者是兒童的節目,我想會是一個最好的選項。那也謝謝次長你有這樣的想法,因為文化部我們投入了近6億的預算,讓公視來直播優質的兒少節目,那應該也要
00:09:19,088 00:09:25,634 除了在我們公視三台播出之外應該持續推廣到兒童現在兒少比較主要收視的OTT平台讓更多的這些兒少可以觀看到我們台灣自製的優質的節目那本席有發現在無線電視的節目播放方面其實重播率從103年到111年大概都是大概五成左右但是從108年開始一路飆升到將近六成
00:09:43,772 00:09:51,895 但是台語節目在無線電視的播放占比從111年的有將近兩成到110年又回到大概一成出頭那今年我們執行的這個黑潮計畫有提升我國自製優質節目的數量推廣我國的影視音音的文化但是在電視台的重播率卻持續的攀升部長您覺得說我們要如何來推動這個台語發展的業務
00:10:11,761 00:10:26,670 如何來推動我們多次播台語節目應該如何改善你們有什麼目標我們現在的做法是這樣因為我們有這個母語計畫就是希望來推動整體使用台語的情況那我們現在做法倒不一定是直接製作台語的節目包括
00:10:27,270 00:10:27,290 陳秀寳議員
00:10:48,914 00:10:48,934 ﹚陳秀寳
00:11:10,097 00:11:12,420 因為還沒有截止,所以你們沒有大家去看一下說來申請的人有不有願,來投稿的人?
00:11:30,041 00:11:59,601 對,因為總的來說大概都要到截止日前案件才會湧進來比較完整,我們可以到截止日之後再跟你們說。這個部分齁,你們這個政見的規定就是說至少直播十幾集,每一集的長度只有20分鐘,而可以使用它既有的網路的內容轉譯成台語或是直播新的台語節目。但是這個部分呢我要提醒就是說,因為它是要推廣台語的使用喔,如果後續入選者他們在台語的使用上或是念法上有疑義,你們有沒有相關的協助可以提供?
00:12:01,842 00:12:06,344 就是說投稿的人他本身在製作的時候如果有這樣子需要協助的地方你們可以提供他協助嗎?
00:12:28,577 00:12:49,475 應該是說這樣他要製作的時候我們就會要求他一定要有這個條件他不可以沒有台語指導員因為如果沒有的話我們會未來如果他在語言的使用上出現問題的時候其實會引起比較大的爭議啦對那以現在製作節目來說其實都有配置這樣的一個台語的指導員那現在像已經在上映的這些像鹽水大飯店啦這些他其實都有完成這樣的一個責任
00:12:50,656 00:13:07,153 市長請教這些入選的作品將來你們截稿之後你們截止徵件之後你們入選的這些作品會透過怎樣的方式來播送是在入選者的個人網路平台還是說你們有一個這樣的頻道來播送這些節目他們在提出這個
00:13:10,765 00:13:14,608 所以有入選的作品是在他個人的頻道上播放?至少那你們有沒有去設一個目標就是說他這個節目應該要推廣給多少的人次來觀看?
00:13:38,803 00:14:05,542 我們沒有特別的規定在人數流量上的限制目前那如果沒有一個人數流量上的去一個規定的話你們怎麼知道說這樣的節目受不受歡迎以後是不是要日後是不是要再推動這樣子的計畫我們基本上在審查的過程裡面會以這個作為審查的條件之一啦就大家會參考說欸這個節目是不是能夠受歡迎因為是不是能夠受到市場的重視當然也是審查的基礎你總要有一個指標啊
00:14:07,205 00:14:07,225 檢驗指標
00:14:31,516 00:14:31,756 秀寳委員 次長請問
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379

發言片段: 0
陳委員秀寳:(10時13分)謝謝主席,請王次長。
發言片段: 1
主席:有請王次長。
發言片段: 2
王次長時思:委員好。
發言片段: 3
陳委員秀寳:次長早。4月3號的大地震之後,餘震不斷,全臺都有災情,其中也包括我們文化資產的部分,本席有向文化部來詢問,截至到4月17日你們收到的這些回報,總共是有69處,20處是縣市定的古蹟,32處是歷史建築,1處是文化景觀,以及有1處是聚落建築群,你們也初估修繕經費大概是3.4億。這邊要請教次長,文化部會不會優先提供這個預算,趕快來修復這些文資?
發言片段: 4
王次長時思:我想我們會依據它損害的程度來做優先排序,因為它的資金有兩個來源,一個是針對行政院的災害準備金,另外一個我們也會動用自己的「歷史五期」先展開,如果它比較有嚴重或者是危及安全的,我想我們會排在比較優先的順序裡面來進行。
發言片段: 5
陳委員秀寳:什麼時候會開始?
發言片段: 6
王次長時思:我們現在已經在做,因為現在已經評估完成,我想會儘快的來展開,確實的時間我們可以再跟委員做補充。
發言片段: 7
陳委員秀寳:在本席的選區,我們鹿港天后宮也回報有災損的狀況,包括三川殿及正殿的屋頂有裂縫,這個部分文資局有說已經率同專家、學者跟業務單位現場有現勘過,預計是將會漏的屋頂先修復。但是你們預計是5月中旬才會進場修復,現在已經開始慢慢的進入梅雨季節,開始會下雨,而且這樣的強降雨下來,如果說有這樣的裂縫,也怕漏水進去造成建築內部的損壞,這個部分可不可以再提早?
發言片段: 8
王次長時思:跟委員說明,我想有一些會有可能繼續造成損害的地方,我們看有沒有一些緊急措施可以採取,因為我想這個修復過程還是有需要找專家的團隊,恐怕也沒有辦法說馬上要修就有會有團隊進場。
發言片段: 9
陳委員秀寳:當然要修復有一定的程序……
發言片段: 10
王次長時思:但是我們可以有一些緊急的補救措施。
發言片段: 11
陳委員秀寳:希望可以再儘快,因為我擔心雨水會造成內部一些其他的部分也損壞了……
發言片段: 12
王次長時思:這個我們儘速。
發言片段: 13
陳委員秀寳:所以希望可以儘快來協助。
發言片段: 14
王次長時思:可以。
發言片段: 15
陳委員秀寳:今天是公視第三台轉型兒少頻道的專報,次長,不知道你們有沒有注意到,我國的無線電視頻道,公廣集團占了大概快一半,但是根據NCC112年通訊傳播市場的報告顯示,從102年到111年,在無線電視頻道的兒童節目大概都只有5%左右,在整體節目的播出占比是非常的低。今年文化部有透過黑潮計畫挹注公視6億的經費,要來產製優質的兒少節目,在今天的專報裡面有指出,預計在8月20號會正式播出,將公視三台轉為兒少頻道,目前你們所有的建置進度如何?剛才講的5%的播出率這麼低,我們預計以後可以提升到多少?
發言片段: 16
王次長時思:跟委員說明,的確提升自製率,而且是新製率,包括整體,不管是由公視自製、委製,或者是由民間團隊的合資合製等等,的確提升這個是目前的目標。至於說8月20號開台準備的情況,我想可以請公視做一個比較清楚的說明。
發言片段: 17
陳委員秀寳:你可以簡短的說明一下,公視這邊。
發言片段: 18
王次長時思:對公視來說,大概第一個就要準備開台有哪些節目,不管是自製的節目或者是購置的節目,都能夠在開台的時候展開。很重要的是這一次所謂小公視兒少頻道的開台,不是只有在這個單一頻道,它其實包括了多頻道,所以希望在數位的部分也展開,這個部分會是我們認為未來轉型的一個很大的關鍵。因為收視習慣的整個改變,大概鎖定在單一頻道上看的觀眾,其實相對是降低的,所以我們希望數位的這一塊在公視的經營之下也有比較好的發展。
發言片段: 19
陳委員秀寳:關於我們兒童的戲劇節目比較少,其實本席有詢問過影視局,112年公告各類型的節目補助的金額總共有三億六千多萬,但是補助兒童電視節目只有4,550萬,只占整體經費的12%,顯然我們在製作兒童節目的這個部分是比較缺乏。
本席知道申請的部分是由業者主動來申請,但是文化部這邊是不是有一些比較好的誘因,或是用不同類型的補助案鼓勵、提升業者來申請的意願,來提升我們整體兒少節目的產製?次長,你的想法呢?
發言片段: 20
王次長時思:目前來說,其實影視局從電視劇本創作、劇本開發,也有針對兒童電視節目製作補助的要點,包括電視跟新媒體這些大概都有。
發言片段: 21
陳委員秀寳:是不是它的誘因就不足啊?
發言片段: 22
王次長時思:我想誘因的部分有兩個啦!第一個當然是針對補助的額度;第二個,我覺得關鍵仍然還是量能,其實可以看到公視在這次的徵案裡面,如果民間它沒有相關的經驗,或者是它本來產製量能不足的情況下,即使我們拿出高額的獎金或者是補助,也不一定會有案子可以進來。
發言片段: 23
陳委員秀寳:如果說這量能不足的部分,你們有什麼比較具體的方案來協助相關的業者?
發言片段: 24
王次長時思:我們希望展開的是孵育,就是說我們跟他們一起合作,因為其實在過去的這些年來,大家可以看到在整體的製作節目上,幾乎是公共電視的這個集團,包括公視客語台、台語台、原民台,負擔了主要兒少製作節目的內容……
發言片段: 25
陳委員秀寳:當然如果這邊你們可以釋出資源來跟業者合作、來協助,應該對於節目的產製會有一些幫助。
發言片段: 26
王次長時思:資金跟人才可能可以透過這樣的合作、陪伴、孵育跟補助的獎金同時來下手,可以讓整個量能有比較好的改善跟提升,這是目前的計畫。
發言片段: 27
陳委員秀寳:次長,這邊再請教您,根據NCC的報告及文策院2023年臺灣兒少影視內容觀影行為調查顯示,無線電視收看的人數在我國是逐年下降,同時OTT平台是逐年上升,而且在4到10歲的兒少部分又以收視OTT平台影音為主。次長,這一次公視兒少台預計用怎樣的方式可以吸引兒少來觀看?我們在頻道設立的初期有沒有設定收視的目標?有沒有自己設定的目標達成率?
發言片段: 28
王次長時思:就幾個面向來說,第一個,公視+本來就有在經營數位平台,去年也改版了,用所謂親子家庭專區的方式、用分齡的方式來促進大家可以養成這樣的收視習慣。另外就是在這個小公視開台之後,包括公視的兒少網路平台、兒少的YouTube,還有公視+專區,透過整體數位串流平台的這些頻道也讓更多人可以看到這些公視的節目,這也是現在公視從單一頻道轉型的一個重要計畫。至於在整體的收視或者是透過這個平台觀看的流量上,我想我們也會訂定KPI來提供給大院做參考。
發言片段: 29
陳委員秀寳:所以你們自己也會訂一個目標?
發言片段: 30
王次長時思:是。
發言片段: 31
陳委員秀寳:根據文策院這邊的報告指出,兒少不同的年齡感興趣的節目是不太一樣的,4到8歲以音樂唱跳類為主,就是比較動態、比較活潑的,9到10歲的部分會轉去看劇情為主的卡通動畫類別。次長,目前我們公視兒少頻道的製播節目有沒有針對兒少的需求不同或是根據他們的作息及時間來製播不同的節目及安排這些時段?我們有這樣的規劃嗎?
發言片段: 32
王次長時思:的確,公視現在就是以不同年齡層的需求來進行規劃,所以可以看到,對於學齡前,像2到6歲,所提供的可能就是音樂、肢體及遊戲這一類的節目;如果是學齡的7到12歲,提供的就會包括科學實驗、實境節目、外景紀實這一類的節目;如果是12到18歲的青少年,就會出現解謎或者親子對談這一類的節目。
發言片段: 33
陳委員秀寳:所以這個部分你們也有留意到要根據不同的年齡層及他們的作息或需求來做這些不同時段的製播跟安排?
發言片段: 34
王次長時思:是,公視一開始的規劃就有這樣的分類。
發言片段: 35
陳委員秀寳:那如同剛才有提到的,目前兒少的收視是以OTT平台為主,以我國目前訂閱率比較高的OTT平台為例,上面的兒童專區部分並沒有像一般的頁面有選擇臺灣節目的部分,所以以後公視所製播的節目會不會有推廣到OTT平台的相關規劃?
發言片段: 36
王次長時思:有,這個就是我們希望努力的,所以委員這個建議我們也非常希望可以做到,如果未來在OTT的平台上可以看到公視的節目,不管是我們自己製作的戲劇節目或者是兒童節目,我想會是一個最好的選項。
發言片段: 37
陳委員秀寳:謝謝次長您有這樣的想法,因為文化部投入了近6億的預算讓公視來製播優質的兒少節目,本席認為除了在公視三台播出之外,應該持續推廣到現在兒少比較主要收視的OTT平台,讓更多的兒少可以觀看到我們臺灣自製的優質節目。
另外,本席也有發現,在無線電視的節目播放方面,其實重播率從103年到111年大概都是在五成左右,其中從108年開始就一路飆升到將近六成,但是臺語節目在無線電視的播放占比從110年的將近二成到111年又回到大概一成出頭喔。今年我們執行的黑潮計畫有提升我國自製優質節目的數量,推廣我國影視音的文化,但是電視臺的重播率卻持續攀升喔!次長,您覺得我們要如何推動臺語發展的業務,如何來推動我們多製播臺語節目?對於應該如何改善,你們有什麼目標?
發言片段: 38
王次長時思:我們現在的作法是這樣,因為我們有母語計畫,就是希望來推動整體使用臺語的情況,我們現在的作法倒不一定是直接製作臺語節目,最好的當然是所有節目都是全臺語,但另外還有一個方式,事實上,現在其他的譬如兒少節目或者是卡通的配音出現臺語,讓更多的節目使用臺語來發音,也就是即使你是看原本的收視習慣,你仍然可以選擇臺語發音的選項,加上同時提高製作臺語戲劇或者是臺語動畫成本的整體結構,包括資金跟臺灣自製的IP,希望透過這樣的方式……
發言片段: 39
陳委員秀寳:文化部最近有一個網路影音內容臺語主流化的徵件活動,希望影音節目、動畫影片、有聲節目等等用臺語來製播適合兒少觀看的內容,這個部分申請踴躍嗎?
發言片段: 40
王次長時思:目前還在徵求當中,還沒有結案,所以數量上可能要等到徵求結束以後才會比較清楚,但是包括戲劇性、包括綜藝性的節目,我們都有臺語發音的規劃。
發言片段: 41
陳委員秀寳:雖然時間還沒有截止,但你們沒有大概去看一下來申請的人踴不踴躍?來投稿的人。
發言片段: 42
王次長時思:對,因為總的來說,大概都要到截止日前案件才會湧進來的比較完整,我們可以到截止日之後再跟委員報告。
發言片段: 43
陳委員秀寳:有關這個部分,你們徵件的規定就是至少要製播10集,每一集長度至多20分鐘,而且可以使用其既有的網路內容轉譯成臺語或是製播新的臺語節目,但是這個部分我要提醒的就是,因為它是要推廣臺語的使用,如果後續入選者在臺語的使用上或是唸法上有疑義,你們有沒有相關的協助可以提供?就是在翻譯的部分,我們把國語的用詞翻譯成臺語的時候,如果覺得有疑義……
發言片段: 44
王次長時思:我們其實都有臺語的輔導,就是這個節目製作要有臺語的指導、要有臺語的顧問,所以在整體製作上其實就有要求,這是節目內容品質的問題,對於臺語的發音是有要求的。
發言片段: 45
陳委員秀寳:就是說投稿者本身在製作的時候如果有需要協助的地方,你們可以提供他協助嗎?
發言片段: 46
王次長時思:應該是說,他要製作的時候,我們就會要求他一定要有這個條件,他不可以沒有臺語指導員,因為如果沒有的話,未來如果他在語言的使用上出現問題的時候,其實會引起比較大的爭議啦。以現在製作的節目來說,其實都有配置這樣一個臺語指導員,現在像已經在上映的這些節目,例如鹽水大飯店這些,其實都有完成這樣的一個責任!
發言片段: 47
陳委員秀寳:次長,將來在你們截止徵件之後,對於入選的這些作品會透過什麼樣的方式來播送?是在入選者的個人網路平台還是你們有一個頻道來播送這些節目?
發言片段: 48
王次長時思:他們在提出整體計畫的時候,至少必須在他個人的平台上,但是我們當然期待他有更多的商模或者是跟其他頻道的合作,這是我們所期待,但是至少在他個人頻道上是一定要進行播出的。
發言片段: 49
陳委員秀寳:所以有入選的作品是在他個人的頻道上播送、播放?
發言片段: 50
王次長時思:至少。
發言片段: 51
陳委員秀寳:那你們有沒有去設一個目標,就是這個節目應該要推廣給多少人次來觀看?
發言片段: 52
王次長時思:目前我們沒有特別規定在人數流量上的限制,我們現在仍然是以鼓勵製作內容為主。
發言片段: 53
陳委員秀寳:如果沒有一個人數流量的規定,你們怎麼知道這樣的節目受不受歡迎?日後是不是要再推動這樣的計畫、再做這樣的節目?
發言片段: 54
王次長時思:我們基本上在審查的過程裡面會以這個作為審查的條件之一啦,就是大家會參考這個節目是不是能夠受歡迎,因為是不是能夠受到市場的重視當然也是審查的基礎。
發言片段: 55
陳委員秀寳:你總要有個指標啊!
發言片段: 56
王次長時思:我想是一個比較值啦,就是說有不同的案子進來,他們的受歡迎程度跟流量的程度應該是委員審查的一個基礎。
發言片段: 57
陳委員秀寳:次長,因為這個計畫的目標畢竟是要來推廣臺語主流化,所以對於這個部分,你們要怎樣去設定目標來瞭解我們這樣的計畫推廣是不是成功的,它是不是受歡迎的,日後我們才有個依據再來……
發言片段: 58
王次長時思:檢驗的指標。
發言片段: 59
陳委員秀寳:再來我們要推動這樣計畫的時候可以作為參考,所以對於這個部分,請你們會後來我辦公室,我們來討論一下好了。因為主席已經站起來了。
發言片段: 60
王次長時思:好,沒有問題。謝謝委員。
發言片段: 61
陳委員秀寳:謝謝主席,謝謝。
發言片段: 62
主席:謝謝陳秀寳委員,次長請回。
我在此宣告一下,待本席質詢完畢後休息5分鐘。
接下來請吳沛憶委員。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374
meet_id 委員會-11-1-22-9
speakers ["林宜瑾","洪孟楷","柯志恩","萬美玲","葛如鈞","郭昱晴","陳秀寳","吳沛憶","張雅琳","吳春城","葉元之","陳培瑜","何欣純","鄭天財Sra Kacaw","麥玉珍","范雲","羅廷瑋","林倩綺","林月琴","陳冠廷","羅智強"]
page_start 309
meetingDate ["2024-04-25"]
gazette_id 1133301
agenda_lcidc_ids ["1133301_00006"]
meet_name 立法院第11屆第1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9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content 邀請文化部次長列席就「跨族群、跨平台、跨語言兒少服務計畫─ 公視第3台轉型兒少頻道」進 行專題報告,並備質詢
agenda_id 1133301_0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