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宜瑾 @ 第11屆第1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9次全體委員會議
時間:
0
Start Time | End Time | Text |
---|---|---|
00:00:00,009 | 00:00:02,731 | 有請次長跟董事長委員好次長好兒童權利公約第17條提到就是說我們必須鼓勵大眾媒體直播無論在社會或文化對兒童有益的資訊那這些資訊當然包括所屬文化跟語言的認同當然還有異文化的認同 |
00:00:29,466 | 00:00:53,478 | 那我想當然也要顧及少數族群跟原住民兒童在語言方面的需要所以基本上根據公約的精神公視願意來做兒少節目這本席當然是百分百認同不過有幾個點還是要跟次長跟董事長再做一些確認首先文化部在報告中有提到公視的捐贈經費從9億元增加到23億 |
00:00:56,900 | 00:01:13,175 | 中間有6億會用在兒少節目上可是我們翻看預算書來看這個數字好像沒有那麼精確預算書寫著這6億是來自黑潮計畫的挹注那一部分是辦理台灣兒少原生 |
00:01:14,156 | 00:01:15,257 | 主持人 林宜瑾 |
00:01:34,611 | 00:02:03,484 | 那這6億當然也不是全部用在兒少的服務上所以可不可以請次長說明一下那兒少的節目究竟占了多少預算那我們要用這樣的預算做哪些工作謝謝委員的垂詢那因為整個兒少影視音的製作它是一個整體環境那台灣以現在的兒少影視音環境來說是先天就不足那目前也算後天失調因為6億也實在是算上是一個非常充足的經費那所以在整個兒少的 |
00:02:04,224 | 00:02:04,404 | ﹚林宜瑾議員 |
00:02:25,384 | 00:02:43,285 | ⋯⋯⋯⋯ |
00:02:43,425 | 00:03:10,453 | 整體性的強化提升整個兒少在影星市場上的整個的量能因為如果現在最大的問題是其實你看不到台灣自己自製的兒少節目才是核心的問題因為大概九成以上都是所謂外來的或者是外購的這個節目所以它在策略上會有這樣的一個差異所以雖然委員看到的是說在整體的經費配置上似乎沒有全部用在兒少頻道但是他指的是在整個環境裡面你還是要把整個環境的調整 |
00:03:12,654 | 00:03:33,046 | ⋯⋯⋯ |
00:03:33,046 | 00:03:48,063 | ⋯⋯⋯⋯ |
00:03:48,303 | 00:04:16,420 | 接下來想請教董事長就是說未來我們轉型這個兒少頻道我們站在公視3台可是公視3台有一個根本的問題就是民眾找不到它在哪裡公視3台它這個區塊在挑戰民眾使用遙控器的習慣因為它幾乎被排在一兩百號的位置根據各地的這個系統台的不同你就是像現在在這裡在中正區它的這個遙控器要輸幾號你知道嗎 |
00:04:17,694 | 00:04:45,389 | 公視三台139那各地又不同所以我想這個是一個很嚴肅的問題啦齁那我們既然要推廣那我們就要養成民眾收視的習慣你要讓他習慣知道按幾台阿第八幾台 我想那是沒人會起到那去所以是不是有沒有辦法努力讓這個頻道固定起來而且可以啦 位置擺前面一點就跟公視家族擺在一起 你覺得咧? |
00:04:47,217 | 00:05:02,338 | 謝謝委員的關注,我們也覺得這個是很大的問題,因為我們有100多,而且沒有定評,那我們現在有跟系統業者,也跟NCC來請教跟協調,不過好像到目前為止,他們認為在法律上的規定 |
00:05:03,715 | 00:05:04,515 | 這部分再努力一下 |
00:05:20,063 | 00:05:40,720 | 吳佩宇委員也提到我們在說經費的問題你看日本NHK 1900多億BBC也1800多億韓國的KBS也329億當然看我們自己我們覺得說我們真的是少之又少我們在羨慕別人的公共 |
00:05:41,360 | 00:05:41,620 | 林宜瑾議員 |
00:06:01,323 | 00:06:27,872 | 好 那根據這個針對這個華視這個民股買回或者是資產活化或者是負負擔捐贈這個問題其實我從一路從文化部前部長李永德問到現任的部長史哲那去年4月我們公共電視法也睽違了13年首度來這個修正討論那除了我有自己的提案版本以外在修法過程中我有提那個 |
00:06:28,792 | 00:06:44,587 | 施政動議,試著要將負負擔捐贈的機制納入公共電視法當中。當時矢澤部長是說,我們希望是兩階段來修法,優先處理沒有爭議的公視9億捐贈上限的問題。再來我們再討論華視的困境怎麼解決。公視法三讀也 |
00:06:51,773 | 00:07:20,215 | 快一年囉那我想要請教次長這個修法的過程中說要日後再來探討華氏的困境那現在有什麼樣的進度嗎那再請董事長說明作為一個經營者對於華氏這種不公不明的狀態那持續也不能落實這個負擔捐贈的這個過程還有資產活化那對於華氏營運當然非常有影響那怎麼突破這樣的困境你怎麼看 |
00:07:20,775 | 00:07:36,051 | 先請次長回答先跟委員說明就是第一就是說現在華視的定位它其實仍然要定位成一個商業電視台雖然公視的持股有超過八成那所以也就是說在所謂的公共性上跟這個民間 |
00:07:37,492 | 00:08:04,219 | 銀行的利益上還是要取得一個橫頻那之所以沒有在進行這所謂民股買回的這件事的關鍵仍然是因為在現有的法制上你沒有辦法強制民股賣出那如果沒有這個法規的情況下你就會陷入一個很難進行溢價跟以政府預算來執行的一個困境那所以我們現在比較重要的事情是那如何讓華視在現有因為如果公視已經有了八成以上的股份它其實是有相對的主導權 |
00:08:05,299 | 00:08:18,023 | 所以現在可以看到我們在很多的節目上不管是補助或者委視華視所以在資源上面其實也給他很大的注意希望使得改善他現在製作的內容的這個狀況來提升他的整體的收視跟營運的狀態那這是現在在文化部裡面所可以先行採取的一些措施 |
00:08:28,099 | 00:08:46,851 | 華視的企業公會上週三有來拜訪他們當然對於華視既然要配合公共化要犧牲一些營收像今年年初的選舉去年一整年他們是沒有辦法收這個所謂的候選人的廣告 |
00:08:48,976 | 00:09:08,344 | 他們又要要求自負盈虧所以長期來其實損失是相當的重大那所以我想說這個部分我有列在這個華氏企業公會的具體的意見我有列在這個PPT上那不曉得請教次長跟董事長究竟能做到多少那怎麼樣解決這部分怎麼處理 |
00:09:10,306 | 00:09:25,440 | 第一是華氏在去年來說在新聞台上的廣告收益其實增加了非常多幾乎是翻倍的增加但是在整體的預算上面我們大概就是像剛剛提到的透過維持跟補助的方法來提升它的內容 |
00:09:26,621 | 00:09:42,594 | 那至於說在接下來他是不是能夠有更開放的營運方式因為他現在有資產文化委員會在進行資產文化的規劃所以我想資產文化的方向跟未來可能可以提升他在營運上的注意可能還是可以透過這個公視的這個整體的規劃來進行 |
00:09:48,158 | 00:10:12,606 | 對於未來的收益來說,我想既然公視的股份是佔8成以上,它還是具有一定的公共性,這一點可能還是華視要有得到一定的認知。了解,不過對於它這樣子,就是說不公不明的感覺,這個當然定位起來是有點困難度,我還覺得這個還是要好好的來研究,那包括負擔捐贈的部分,到底要不要挹注,我覺得這個 |
00:10:13,846 | 00:10:14,307 | 最後請教次長,知不知道這個提海燕這部作品 |
00:10:31,622 | 00:10:50,995 | 公視2024最新的劇集預計在今年第三季要播出這個劇集其實它受邀在法國的里爾劇集影展舉行全球的首映這是台灣第一次將二戰期間的台籍戰俘兼室員這個血淚史推上國際舞台聽到這部劇集 |
00:10:53,677 | 00:11:13,134 | 主席,同時也是純亞洲唯一入圍國際全景競賽單元的作品。他這樣的優異表現,讓歐洲國家對於台灣文化的量能感到相當驚豔。無論是法國或德國的公視,都紛紛表示可以跟台灣展開合作。 |
00:11:15,416 | 00:11:34,937 | 那麼一部大放異彩的這個作品那在籌資的階段卻沒有受到投資者的青睞也沒有入選這個金馬的創投只有公視一路支持喔那好就正如我一開始質詢開頭提到的目前從黑潮計畫一直到公視的經費 |
00:11:36,118 | 00:11:59,694 | 我們只讓公視辦理台灣兒少這個原生內容跟節目的製播還有呼籲戲劇的IP可是我們沒有考量到公視戲劇的製作經費這等於是有點限縮公視本來該發揮的影響力那當然某些題材沒有或許沒有那麼具商業性那某些創作我們或許要走在市場的前端可是這些不以 |
00:12:00,254 | 00:12:04,057 | 請問次長,你是不是認同文化部應該鼓勵並憋戀更多的預算,讓公共電視有充分的量人來開發這些優質本土的原創影視作品? |
00:12:23,790 | 00:12:49,684 | 謝謝委員這麼熟悉公視產出的好的節目那條哈院也跟委員報告其實在青馬創投它2021年是有獲得支持的所以其實青馬創投我們是有支持這部片子那另外委員提到的就是是不是未來要投入更多預算我想這一點是非常支持只要大院可以支持預算的通過我想我們也認為整個投入在台灣這一類公共性的節目的製作跟產出上的確需要更多的資源來做支持好 謝謝次長 |
00:12:53,445 | 00:12:53,933 | 阿謝主席 |
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530
發言片段: 0 |
---|
林委員宜瑾:(10時55分)有請王次長跟胡董事長。 |
發言片段: 1 |
主席:有請次長跟董事長。 |
發言片段: 2 |
王次長時思:委員好。 |
發言片段: 3 |
林委員宜瑾:次長好。兒童權利公約第十七條提到,我們必須鼓勵大眾媒體製播無論在社會或文化對於兒童有益的資訊,這些資訊當然包括所屬文化跟語言的認同,當然還有異文化的認同,我想當然也要顧及少數族群跟原住民兒童在語言方面的需要,所以基本上根據公約的精神,公視願意來做兒少節目,本席當然是百分百認同,不過有幾個點還是要跟次長、董事長再做一些確認。首先,文化部在報告中有提到公視的捐贈經費解除9億元限制,中間有6億會用在兒少節目上,可是我們翻開預算書來看,這個數字好像沒有那麼精確,預算書寫著這6億是來自黑潮計畫的挹注,一部分是辦理臺灣兒少原生內容跟節目製播,可是一部分要用在提升臺灣原創動畫內容製播的量能,還有一部分是要用在開發跟孵育臺灣原生內容跟劇本。好,顯然兒少節目在製播的規模就不會達到6億,這6億當然也不是全部用在兒少的服務上,所以可不可以請次長說明一下,兒少節目究竟占了多少預算,我們要用這樣的預算做哪些工作? |
發言片段: 4 |
王次長時思:謝謝委員的垂詢,因為整個兒少影視音的製作是一個整體環境,以臺灣現在的兒少影視音環境來說,是先天就不足,目前也算後天失調,因為6億也實在算不上是一個非常充足的經費,所以在整個兒少的過程裡面,包括開發、孵育、產製都在這整個計畫裡面,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即使它提到臺灣原創動畫,因為動畫本來就是兒少影視音裡面最主流、最核心的一個節目,所以它的原創動畫指的是結合臺灣的IP來進行製作,所以兒少現在第一階段如果能有原生的比例,指的是臺灣自己的IP原始的產製,這是最好,但是即使沒有,我們也有退而求其次,就是跟其他的IP合作,或者是更退而求其次,把其他的IP做臺灣的臺語的、語言的配音,大概有幾個不同的策略來整體性的強化,提升兒少在影視音市場上整個的量能啦!因為現在最大的問題是,其實你看不到臺灣自己自製的兒少節目才是核心的問題,因為大概九成以上都是所謂外來的或者是外購的節目,所以在策略上會有這樣的一個差異。雖然委員看到的是,在整體的經費配置上似乎沒有全部用在兒少頻道,但是它指的是在整個環境裡面,還是要把整個環境的調整變成是有辦法去做產製,未來才有可能可以比較長期的經營,所以我想在整體來說,還是在比較大的定義下來說,原則上是回饋在兒少頻道上,因為這些人事、這些頻道本身的宣傳,其實也都是未來經營兒少頻道重要的一個作法,所以可能在預算的配置上,如果委員希望更瞭解在預算配置上有哪些配置的對象、是不是有非兒少頻道的,我想公視可以再提供他們的預算規劃給委員參考。 |
發言片段: 5 |
林委員宜瑾:好,謝謝。接下來想請教董事長,未來我們要轉型兒少頻道,我們知道是在公視3台,可是公視3台有一個根本的問題,就是民眾找不到它在哪裡,公視3台的區塊在挑戰民眾使用遙控器的習慣,因為它幾乎被排在一、兩百號的位置,根據各地系統台的不同,像現在在中正區這裡,它的遙控器要輸入幾號,你知道嗎?公視3台在139台,而各地又不同。所以我想這是一個很嚴肅的問題,我們既然要推廣,我們就要養成民眾收視的習慣,你要讓他習慣,知道按幾臺,不然,在一百多臺,我想沒有人會按到那裡去,所以有沒有辦法努力讓這個頻道固定起來,而且把位置擺前面一點,就與公視家族擺在一起,你覺得呢? |
發言片段: 6 |
胡董事長元輝:謝謝委員的關注,我們也覺得這個是目前很大的問題,因為我們有一百多臺,而且沒有定頻,我們現在有跟系統業者,也跟NCC請教及協調,不過好像到目前為止他們仍然認為在法律上的規定,只有一定要上傳這個頻道的義務,但是並沒有一定要放在哪個頻道位置或者定頻,這個還需要我們更多的努力,我們也覺得這個是很重要的一個課題。 |
發言片段: 7 |
林委員宜瑾:好,這個部分再努力一下。 |
那剛剛吳沛憶委員也有提到,就是經費的問題,你看日本NHK有一千九百多億,BBC有一千八百多億,韓國的KBS有329億,當然看我們自己,我們覺得我們的真的是少之又少,可是我們在羨慕別人公共媒體成就的時候,我們要反思自己投資了多少,雖然放寬了,從9億到23億,可是相較還是很拮据,其中一個最大的障礙,就公廣集團最大的障礙,我覺得華視的定位還是一個很麻煩的地方。 |
針對華視的民股買回或者是資產活化或者是附負擔捐贈這個問題,其實我一路從文化部前部長李永得問到現任的部長史哲,去年4月我們公共電視法也睽違了13年首度來修正討論,我除了有自己的提案版本以外,在修法的過程中,我也有提修正動議,試著要將附負擔捐贈的機制納入公共電視法當中,當時史哲部長是說希望是兩階段來修法,優先處理沒有爭議的公視9億這個捐贈上限的問題,再來討論華視的困境怎麼解決。如今公視法三讀也快一年了,我想要請教次長,這個修法的過程中,你們說要日後再來探討華視的困境,現在有什麼樣的進度嗎?再請董事長說明,做為一個經營者,華視這種不公不民的狀態,持續不能落實附負擔捐贈這個過程,還有資產活化,對於華視營運當然非常有影響,怎麼突破這樣的困境,你怎麼看?先請次長回答。 |
發言片段: 8 |
王次長時思:先跟委員說明,第一個就是現在華視其實仍然要定位成一個商業電視臺,但是公視的持股有超過八成,所以在所謂的公共性上和民間商業經營的利益上,它還是要取得衡平。 |
之所以沒有再進行所謂民股買回這件事的關鍵,仍然是因為在現有的法制上沒有辦法強制民股賣出,如果沒有這個法規的情況下,就會陷入很難進行議價及以政府預算來執行的困境,所以我們現在比較重要的事情是,如何讓華視在現有……如果公視已經有了八成以上的股份,它其實是有相對的主導權,所以現在可以看到我們在很多的節目上,不管是補助或者是委製,在資源上面也給華視很大的助益,希望能夠改善它現在製作內容的狀況來提升它的整體收視和營運狀態,這是現在在文化部裡面可以先行採取的一些措施。 |
發言片段: 9 |
林委員宜瑾:因為華視企業工會上週三有來拜訪,他們當然對於華視既然要配合公共化而要犧牲一些營收提出一些意見,像今年年初選舉,去年一整年他們是沒有辦法收所謂候選人的廣告,他們又被要求要自負盈虧,所以長期以來其實損失是相當的重大。華視企業工會的具體意見我有列在這個PPT上,請教次長及董事長,究竟能做到多少?怎麼樣解決?這個部分怎麼處理? |
發言片段: 10 |
王次長時思:我想第一個是去年華視在新聞臺上的廣告收益其實增加了非常的多,幾乎是翻倍的增加,但是在整體的預算上面,我們大概就是像剛剛提到的,透過委製和補助的方法來提升它的內容;至於在接下來它是不是能夠有更開放的營運方式,因為它現在也有資產活化委員會在進行資產活化的規劃,所以我想資產活化的方向未來可能可以提升它在營運上的助益,可能還是可以透過公視這個整體的規劃來進行;對於未來的收益來說,我想既然公視的股份是占八成以上,它還是具有一定的公共性,這一點可能華視還是要得到一定的認知。 |
發言片段: 11 |
林委員宜瑾:瞭解,不過對於它這樣子不公不民的狀態,當然定位還是有點困難度,我覺得這個還是要好好地來研究,包括附負擔捐贈的部分,到底要不要挹注,我覺得我們再來討論…… |
發言片段: 12 |
王次長時思:我們會持續研議,因為它比較是歷史累積下來的長期問題,的確很難很快速地被解決,但我們一直也沒有放棄去研議這個問題的可能性。 |
發言片段: 13 |
林委員宜瑾:好。 |
最後請教次長,知不知道「聽海湧」這部作品,這是公視2024的最新劇集,預計在今年第三季要播出;這個劇集其實有受邀在法國的里爾劇集影展舉行全球的首映,這是臺灣第一次將二戰期間臺籍戰俘監視員的血淚史推上國際舞臺;「聽海湧」這部戲同時也是全亞洲唯一入圍國際全景競賽單元的作品;它這樣的優異表現讓歐洲的國家對於臺灣文化的量能感到相當的驚豔,無論是法國或德國的公視,都紛紛表示可以跟臺灣來展開合作。 |
那麼一部大放異彩的作品在籌資階段卻沒有受到投資者的青睞,也沒有入選金馬創投,只有公視一路支持。正如我質詢開頭提到的,目前從黑潮計畫挹注到公視的經費只讓公視辦理臺灣兒少原生內容及節目製播,還有孵育戲劇的IP,可是我們沒有考量到公視的戲劇製作經費,這等於是有點限縮公視本來該發揮的影響力。當然某些題材或許沒有那麼具商業性,某些創作或許要走在市場的前端,可是這些不以賺大錢為核心價值考量的內容本來就是臺灣需要的。如果這些內容公視不做,我們期待由誰來做?所以請問次長,你是不是認同文化部應該鼓勵並編列更多的預算,讓公共電視有充分的量能來開發這些優質的本土原創影視作品? |
發言片段: 14 |
王次長時思:謝謝委員這麼熟悉公視產出的好節目,也跟委員報告,「聽海湧」其實2021年是有獲得金馬創投支持的,所以其實金馬創投有支持這部片子,另外委員提到的,是不是未來要投入更多預算?我想這一點是非常支持,只要大院可以支持預算通過,我們也認為投入在臺灣這一類公共性節目的製作和產出上,的確需要更多的資源來支持。 |
發言片段: 15 |
林委員宜瑾:好,謝謝次長。 |
發言片段: 16 |
王次長時思:謝謝委員。 |
發言片段: 17 |
林委員宜瑾:謝謝主席。 |
發言片段: 18 |
主席:休息5分鐘。 |
休息(11時8分) |
繼續開會(11時13分) |
發言片段: 19 |
主席(林委員宜瑾):我們繼續開會。接下來請吳春城委員。 |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 374 |
---|---|
meet_id | 委員會-11-1-22-9 |
speakers | ["林宜瑾","洪孟楷","柯志恩","萬美玲","葛如鈞","郭昱晴","陳秀寳","吳沛憶","張雅琳","吳春城","葉元之","陳培瑜","何欣純","鄭天財Sra Kacaw","麥玉珍","范雲","羅廷瑋","林倩綺","林月琴","陳冠廷","羅智強"] |
page_start | 309 |
meetingDate | ["2024-04-25"] |
gazette_id | 1133301 |
agenda_lcidc_ids | ["1133301_00006"] |
meet_name | 立法院第11屆第1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9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
content | 邀請文化部次長列席就「跨族群、跨平台、跨語言兒少服務計畫─ 公視第3台轉型兒少頻道」進 行專題報告,並備質詢 |
agenda_id | 1133301_000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