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月琴 @ 第11屆第1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9次全體委員會議

時間: 0
Start Time End Time Text
00:00:04,029 00:00:28,059 有請我們的次長還有我們的胡董事長請王次長跟胡董事長本期在民間團體就已經非常關心兒少節目也擔任過十幾年兒少優質節目的評選所以我非常關心我們的量能跟發展上次來質詢的時候也是一樣的在針對這一部分
00:00:29,700 00:00:58,422 可是還是沒有看到你後來提供給我的資料也就是像你講的你在專題報告裡邊講影視是兒童認識世界並形塑自我文化認同的重要管道投資兒少內容就是對國家未來的投資可是看文策院的一個報告裡邊去看到我們這樣的投資裡邊有很多嗎2017年到2021年的整個播映節目的內容分配的數據大概我們可以看到兒童節目的播出比例大概未達
00:01:05,471 00:01:12,703 公視提供的資料過去我在NCC擔任電視台評鑑跟深色委員的時候我就一直在講
00:01:14,165 00:01:33,144 如果重播率非常的高的話表示這個電視台對於自己自製節目裡邊投資的非常非常少那尤其這個兒少節目真的看起來重播率非常非常的高這種情況顯示了就是我們的品質跟數量是不足的那也意味著
00:01:33,824 00:01:34,004 下一頁
00:02:05,377 00:02:17,601 請教一下董事長在去年10月25日公視兒少奔放前行的記者會本席當天也在現場在記者會當中宣布透過九大類節目開發將資源
00:02:20,362 00:02:44,320 投入兒少節目製作並帶動兒少節目跟動畫產業鏈的發展讓影視產業人才能夠續流台灣並製作更多的有意義的節目更創意的讓兒少的製作產業產能形成正向循環所以董事長想請教一下這邊有掌握九大類型節目的真案狀況嗎?
00:02:47,472 00:03:02,437 我們目前的確有6個案情順利發報出去但有3個案目前來講並沒有達到我們預期的目標所以我們會轉為自治或者再找合適的單位來跟我們合作好 謝謝董事長
00:03:03,462 00:03:21,488 我最擔心的就是這個因為今年1月的確在你的公開招標結果裡邊幼兒學習系列的帶狀節目跟新住民與學習跟我們公視兒少IP的延續有眼追追追這個三項事實上是廢標的狀態我上次質詢的時候就一直在強調臺灣的公視節目裡邊真的對兒少
00:03:25,509 00:03:25,549 下一頁
00:03:41,345 00:03:41,365 蘇貞昌議員
00:03:57,879 00:03:58,019 下一頁⋯⋯
00:04:19,878 00:04:42,262 要製作更多吸引家長跟孩子的內容這文策院也提出了那家長和小孩他們最想看的是對內容感興趣佔67%那孩子觀看節目的主要決策者是家長59%所以次長董事長你們自己是否親自觀看過你們公視長期以來播放的兒童節目
00:04:43,786 00:05:00,752 跟委員做報告就是誠如委員所說的就是因為台灣整體對兒少內容節目的產製能量過低所以才要投資在公視上請公視推出這個兒少頻道來提升整個產製那所以在現在已經播出的這個節目裡面我們當然會
00:05:03,841 00:05:24,517 當然會觀看他的節目內容因為也要監看他的節目品質跟節目的情況但是就整體的量來說我想還是希望大院可以繼續支持讓給公視一點時間因為今年是第一年第一年調整過預算讓公視有機會有一個完整的預算是支持兒少內容的節目那給他一點時間讓他用這個基礎上面把台灣整體能夠製作兒少節目內容的人
00:05:27,699 00:05:30,402 不過如同我上次質詢的時候提到我們現在孩子他們最熟悉的人物是Polly、巧虎跟佩佩豬
00:05:45,817 00:06:00,133 指出我們到底有沒有能量去提升到跟國外一樣等值的尤其幼兒我還是要再三強調我們希望幼兒事實上可以觀看我們公共電視的一些節目陪伴他們成長所以是不是也可以去
00:06:00,754 00:06:19,233 你們自己文策院大概就有調查了就是說怎麼去製作出吸引家長跟孩子的內容我覺得要去參佐這些意見甚至要不要去普遍調查否則現在台灣不能一直依賴水果奶奶一個IP我常常講說那個水果奶奶已經被阿祖阿祖的死肉還在播放的時候有沒有其他的好的節目
00:06:20,975 00:06:40,508 來讓我們的孩子能夠受惠啦我想結合台灣的IP不管是在動畫上、音樂上各種的表現形式上的台灣IP就是現在我們為什麼要推出台灣自製兒少內容的基礎那若不是有這些IP做基礎我們也很難產製出自己希望台灣可以製作的兒少節目所以委員提示的這個方向我想也是公視希望努力的方向
00:06:41,028 00:06:57,859 我會持續去關注並監督兒童節目的製作希望這個節目內容跟品質能夠滿足兒童的需求滿足兒童就包含幼兒台灣始終節目都真的很虧欠幼兒所以要請注意到這個方向都是有做分離的規劃
00:06:59,701 00:06:59,721 謝謝,謝謝委員
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1063

發言片段: 0
林委員月琴:(12時42分)有請次長,還有胡董事長。
發言片段: 1
主席:請王次長跟胡董事長。
發言片段: 2
王次長時思:委員好。
發言片段: 3
林委員月琴:次長好,本席在民間團體的時候就已經非常關心兒少節目,也擔任過十幾年兒少優質節目的評選,所以我非常關心我們的量能及發展,上次來質詢的時候,也是一樣針對這一部分提問,可是還是沒有看到你們後來提供給我的資料。其實就像你在專題報告裡面講的,影視是兒童認識世界,並形塑自我文化認同的重要管道,投資兒少內容就是對國家未來的投資。可是在文策院的一個報告裡面看到,我們這樣的投資在裡面有很多嗎?2017年到2021年整個播映節目內容分配的數據,我們可以看到兒童節目的播出比例大概未達1%,事實上是相當的低。
下一頁是公視提供的資料,過去我在NCC擔任電視臺評鑑跟申設委員的時候,我就一直在講,如果重播率非常高的話,表示這個電視臺對於自製節目裡面的投資是非常非常少,尤其兒少節目部分,真的看起來重播率非常非常的高,這種情況顯示我們的品質跟數量都是不足的,那也意味著缺乏新鮮多元的節目內容,這也會導致在娛樂選擇上的一些限制,難怪現在孩子都進入我們的網路,而網路我們現在又不可管控的時候,會引發更多的問題。所以在這邊也想跟公共電視再次的呼籲,是不是可以更加積極去推動兒童節目的製作,並且注重兒童節目的教育性跟文化價值?因為我們的文化傳承是要靠節目來做的。
去年10月25號公視辦的公視兒少奔放前行記者會,本席當天也在現場,在記者會當中宣布透過九大類節目開發,將資源投入兒少節目製作,並帶動兒少節目跟動畫產業鏈的發展,讓影視產業人才能夠續留臺灣,並製作更多有意義及更有創意的節目,讓兒少的製作產業產能形成正向循環。想請教一下董事長,有掌握九大類型節目的徵案狀況嗎?
發言片段: 4
胡董事長元輝:跟委員報告,我們目前的確有6個案子已經順利發包出去,但有3個案目前來講並沒有達到我們預期的目標,所以我們會轉為自製,或者再找合適的單位來跟我們合作。
發言片段: 5
林委員月琴:好,謝謝董事長。我最擔心的就是這個。因為今年1月的確在公開招標結果裡面,幼兒學習系列的帶狀節目及新住民母語學習,以及公視兒少IP的延續節目──「流言追追追」,這三項是廢標的狀態。我上次質詢時就一直在強調,臺灣的公視節目真的對兒少、對幼兒是非常、非常不足的,尤其是大量引進國外的卡通,沒有比較多我們自己自製的節目,反而最虧欠的是我們幼兒的這一塊。延續上一題,徵案之所以廢標,可能是經費不足,也有可能是人才不足,所以過去公共電視在節目製作時受限於經費預算,現在經費夠了,因為黑潮計畫,臺灣是否擁有足夠的團隊跟人才來應對,否則為什麼會有三項是廢標的狀態?如果要扶持的話,希望公視能夠謹慎考慮整體性的計畫規劃,是不是會後把你們孵育計畫的徵選提供給我?
接下來,要製作更多吸引家長跟孩子的內容,文策院也提出家長和小孩主動想看的原因是,對內容感興趣占67%,孩子觀看節目的主要決策者是家長,占59%。請問次長、董事長,你們是否親自觀看過你們公視長期以來播放的兒童節目?
發言片段: 6
王次長時思:跟委員報告,誠如委員所說的,就是因為臺灣整體對兒少內容節目的產製能量過低,所以才要投資在公視上,請公視推出這個兒少頻道,來提升整個產製。就現在已經播出的節目,我們當然會觀看節目內容,因為也要兼看節目品質跟節目的情況,但是就整體的量來說,還是希望大院可以繼續支持,給公視一點時間,因為今年是第一年,第一年調整過預算,讓公視有機會有一個完整的預算是支持兒少內容的節目,給它一點時間,讓它在這個基礎上面,把臺灣整體能夠製作兒少節目內容的人、資金、公司、團隊建立起來,就長程來看,才比較可能會有一個健康的兒少節目製作環境,才有可能有比較好的播出時數及內容。
發言片段: 7
林委員月琴:好。不過如同我上次質詢時提到,現在我們的孩子最熟悉的人物是POLI、巧虎跟佩佩豬,我們到底有沒有能量去提升到跟國外一樣?尤其幼兒,我還是要再三強調,我們希望幼兒可以觀看我們公共電視的一些節目陪伴他們成長。你們文策院自己就有調查怎麼去製作出吸引家長跟孩子的內容,我覺得要去參酌這些意見,甚至要不要去普遍調查?臺灣不能一直依賴水果奶奶一個IP,我常常講說那個水果奶奶已經變曾祖母的曾祖母了,現在還在播放,有沒有其他的好節目來讓我們的孩子能夠受惠?
發言片段: 8
王次長時思:我想結合臺灣的IP,不管是在動畫上、音樂上、各種表現形式上的臺灣IP,這就是現在我們為什麼要推出臺灣自製兒少內容的基礎,如果不是有這些IP做基礎,我們也很難產製出我們希望臺灣可以製作的兒少節目,所以委員提示的這個方向,我想也是公視希望努力的方向。
發言片段: 9
林委員月琴:好,我會持續去關注並監督兒童節目的製作,希望節目內容跟品質能夠滿足兒童的需求,滿足兒童就包含幼兒,臺灣節目始終都很虧欠幼兒,所以要注意到這個方向。
發言片段: 10
王次長時思:有,公視有做分齡的規劃。
發言片段: 11
林委員月琴:對,可是以偏頗度來講,我覺得兒童真的占比較大,連我們的商業台都是以兒童為主,幼兒真的是很偏頗、很少,所以可能要注意到這個部分。以上,謝謝。
發言片段: 12
王次長時思:好的,謝謝委員。
發言片段: 13
主席:謝謝林月琴委員。
接下來請羅智強委員,羅智強、羅智強委員不在。
今天登記質詢委員均已發言完畢,另外有陳冠廷委員、羅智強委員提出書面質詢。關於今天會議作如下決定:報告及詢答完畢,委員所提書面質詢及相關資料列入紀錄,並刊登公報。對於委員質詢要求提供相關資料及未及答復部分,請相關機關儘速以書面答復。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374
meet_id 委員會-11-1-22-9
speakers ["林宜瑾","洪孟楷","柯志恩","萬美玲","葛如鈞","郭昱晴","陳秀寳","吳沛憶","張雅琳","吳春城","葉元之","陳培瑜","何欣純","鄭天財Sra Kacaw","麥玉珍","范雲","羅廷瑋","林倩綺","林月琴","陳冠廷","羅智強"]
page_start 309
meetingDate ["2024-04-25"]
gazette_id 1133301
agenda_lcidc_ids ["1133301_00006"]
meet_name 立法院第11屆第1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9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content 邀請文化部次長列席就「跨族群、跨平台、跨語言兒少服務計畫─ 公視第3台轉型兒少頻道」進 行專題報告,並備質詢
agenda_id 1133301_0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