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沛憶 @ 第11屆第1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12次全體委員會議
時間:
0
Start Time | End Time | Text |
---|---|---|
00:00:04,498 | 00:00:07,239 | 謝謝主席 我請潘文忠部長 欸 潘部長委員好部長好 剛剛我坐在台下聽前面的委員質詢其中葉元之委員質詢 他來詢問教育部說蔡英文總統當年在政大副教授升等的論文為什麼要加密 為什麼不能看 為什麼不見 |
00:00:31,445 | 00:00:38,351 | 我認為這個很可能涉及到立法委員在立法院裡面公然的造謠所以我認為事實的釐清相當的重要我想請問蔡英文總統當年在政大副教授升等的這個論文有加密嗎 |
00:00:48,027 | 00:00:51,369 | 這個當年的論文是叫做期刊論文對吧?發表在哪裡?發表在政大的法學評論這個問題我覺得非常的可笑因為任何對學術有一點基本常識的人都知道 |
00:01:08,266 | 00:01:31,637 | 論文這個叫做發表就是公開出版已經出版的文件和來加密就出版了嘛再來這兩篇論文一篇是國際貿易中國內市場之保護另外一篇是國際貿易法術原則在經濟結構轉型及蕭條及之運用及演變這個論文出版的年份是民國72年 |
00:01:36,828 | 00:01:58,309 | 當時這個出版的論文現在我們在什麼地方可以看到點藏在哪裡跟委員報告鄭大本身學校一定圖書館一定保存我們的國圖也都會保存所有相關的出版品而且這一些你只要去越南都可以看到論文的在我們的國家圖書館還有保存 |
00:02:01,011 | 00:02:01,752 | 請問教育部有沒有對外的公開澄清過? |
00:02:17,782 | 00:02:20,305 | 教育部在2019年就是5年前其實網頁上就公開的發布過澄清的資訊了所以我想這其實就是我們公務部門我們其實就是還是富有跟社會隨時 |
00:02:32,719 | 00:02:32,739 | 吳沛憶 |
00:02:54,787 | 00:02:55,047 | 請繼續努力 |
00:03:14,285 | 00:03:37,210 | 好那今天的報告裡面呢很重要的一部分是我們的臺美教育倡議因為我想這是從很早的美國在開始國內美國的這個議員們提出的決議案跨黨派的議員希望政府要來去重視在美國過去中國政府在美國推動的孔子學院 |
00:03:38,911 | 00:03:47,162 | 出中一開始也是要推動華語教育但是有很多的學校陸續舉報認為孔子學院有侵害學術自由這樣的行為例如說有學校受到壓力必須要去取消達賴喇嘛的演講 |
00:03:55,914 | 00:04:00,076 | 有些學校邀請來自臺灣的演講者演說必須公開的資訊要移除掉的演講者是來自於臺灣的背景所以美國國內包括他們的國會也開始在討論說如果我們要推廣華語教育也可以來跟臺灣進行合作所以我們從2020年開始有臺美教育的倡議也簽署了很多的備忘錄今年 |
00:04:21,285 | 00:04:32,906 | 從美國的學生來到臺灣竟協助這個華語的人數也破了3000人是創下史上的新高我們目前簽的這些備忘錄目前推行的成效如何? |
00:04:33,715 | 00:04:37,238 | 謝謝委員因為臺美倡議從2020起動後其實是真的非常密集的臺灣跨部會跟美國的延續臺美倡議後光這樣的會議就召開過14次每一次都有很具體的 |
00:04:52,890 | 00:04:55,432 | 委員提到美國在112年的華語學生已經是創立年的新高已經到了3000位以上那這當中還有跟委員報告是很多 |
00:05:14,483 | 00:05:39,625 | 推的方式是已經深化到州包含大學這個概念就是以大學對大學的方式去進行這個其實它的產生的深化的效果是過往沒有過往我們會覺得好像都是單點比較片段的那這一些也都是臺美創意之後雙方這樣不斷不斷的進行那之後如果以華語教育推廣 |
00:05:40,626 | 00:05:40,646 | 吳沛憶 |
00:05:55,845 | 00:06:07,074 | 英語的教學人員來到臺灣協助我們進行英語的教育也跟我們的中小學來進行合作所以說美國有一個ETL美籍英語協同教學助理計畫每年都有人員來臺灣協助教學目前台灣是不是美國投入最高程度的國家之一呢 |
00:06:17,302 | 00:06:20,444 | 是 目前確實如此剛才委員提到華語這是一個重點那臺灣這段時間所推動國家雙語政策當中其實相當多的外師包含教學助理就是剛才委員提到的這部分其實也是透過這樣的平台他們來做這方面的 |
00:06:38,235 | 00:06:41,096 | 在AIT的臺美教育倡議事實清單裡面去年透過ETA計畫來臺灣的有152名的美國學生但是從臺灣我們透過優華語計畫送到美國去從事華語教學的我看一下人數 |
00:07:06,400 | 00:07:16,845 | 我們的教師是39名那我們的教學助理是5名也有一些是透過其他計畫選送去美國但是這個數字比起來因為這其實是互惠計畫嘛我們也要選送人員到美國去推行華語教育我認為我們這個人數還可以再努力的來增加我們在這個選訓我們的華語師資的時候遇到什麼樣的困難嗎是補助的問題還是說意願其實不高有沒有遇到什麼樣的困難 |
00:07:34,113 | 00:07:54,541 | 跟委員報告,確實在以目前這樣的擴展,如果以跟美國合作為例,跟以往的這個需求,我講需求就是因為大家很願意往這個方向走,那對於華語師資的,包含剛才林錦昭委也特別提到一些待遇跟相關聘任等等的做法, |
00:07:54,821 | 00:08:00,143 | 我覺得教育部是應該有再做一個檢視因為等於說現在機構在美國這邊所設置的或其他國家所設置的更穩定那這種情況之下未來在需求上可以看得出來會越來越擴增但是對於人員這方面的一些生活協助或我們說對於一些精緻待遇等等的 |
00:08:21,893 | 00:08:34,736 | 臺灣是做協助的這部分當地學校會給這位老師薪資我想在協助的這部分我覺得是國家可以再多更大的力道是 我認為華語教學會是我們臺灣未來我們非常強的優勢隨著臺灣的外交的關係世界上很多國家都開始重視臺灣也有學習華語的需求所以我們這幾年的優華語計畫我覺得我們應該進行一個盤正 |
00:08:49,462 | 00:08:54,265 | 因為有外交部有教育部也有僑委會嘛對不對優華語計畫事實上我們不只是要跟美國合作我們是美歐紐澳我們都有相關的計畫在推行但是我看一下我目前的成果以校際合作來說總共合作的美歐紐澳是68所學校對不對但是你裡面你有八成56所都是在美國其他的英國六所法國一所捷克波蘭 |
00:09:16,901 | 00:09:33,188 | 紐澳各一所 因為我也是立法院歐洲議會友好促進會的會長其實歐洲的國家尤其是歐洲議會今年訪團來好幾團他們都告訴我們說歐洲在近5年對於臺灣的重視是提升了非常之多 |
00:09:34,068 | 00:09:45,057 | 包括了歐洲的國會議員都時常在他們自己國會裡面去提出要促進跟臺灣不管是經濟教育相關交流的議案所以我認為我們要去加強相關的推動目前為止你這個計畫優華語計畫一年的預算1.41億 |
00:09:53,697 | 00:09:58,442 | 跟歐洲國家的交流合作我剛講的校際合作是不到兩成我覺得這個數字絕對要再來提升加強那包括了我們選送華語教學人員到海外任教教師45名裡面八成以上也都是到美國任教其他英國有三位法國一位波蘭捷克各一位 |
00:10:13,836 | 00:10:15,097 | 這個數字我覺得都要來努力提升 |
00:10:29,723 | 00:10:54,635 | 委員提到我們在美國這邊人數有突破3000那其實整體來自全球到臺灣學華語的總人數已經到了36000最新的統計顯然在這方面我們是有被各地各國所喜歡所以在這方面謝謝委員剛才的指教我想在優華語計畫的基礎上我們可能還會再拓展其他的這些 |
00:10:55,916 | 00:10:55,936 | 吳沛憶 |
00:11:09,716 | 00:11:15,980 | 是那最後呢部長你是中華民國史上任期最長的部長小英總統任期8年你就擔任部長7年多的時間但更重要的是任內推動了幾項我認為是很重要的基礎教育的修法我們有偏鄉教育條例實驗三法特教法性便教育平等法等重要法案更加重要的也是我們108年課綱的推動你可能是第一個 |
00:11:35,791 | 00:11:38,572 | 108課綱是一個很龐雜的那也是把過去我們比較片段就是說國中小是一個課綱技術高中是一個課綱高中是一個課綱那橫向之間 |
00:12:02,717 | 00:12:02,737 | 吳沛憶議員 |
00:12:32,159 | 00:12:36,040 | 主要的目的也是希望在課綱發展完成之後的推行那才是挑戰之所在所以我也花很多時間跟學生聽他們在這一方面的一些心得在做一些滾動的修正我想下一波的課綱也應該以這樣的基礎一定會讓臺灣在課程發展上更好 |
00:13:00,208 | 00:13:00,228 | 謝謝委員 謝謝 |
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565
發言片段: 0 |
---|
吳委員沛憶:(11時10分)謝謝主席,我請潘文忠部長。 |
發言片段: 1 |
主席:請潘部長。 |
發言片段: 2 |
潘部長文忠:委員好。 |
發言片段: 3 |
吳委員沛憶:部長好。剛剛我坐在臺下聽前面的委員質詢,其中葉元之委員質詢教育部說,蔡英文總統當年在政大副教授升等的論文,為什麼要加密?為什麼不能看?為什麼不見?我認為這個很可能涉及到立法委員在立法院裡面公然造謠,所以我認為事實的釐清相當的重要。我想請問,蔡英文總統當年在政大副教授升等的這個論文有加密嗎? |
發言片段: 4 |
潘部長文忠:沒有,論文本身不會加密。 |
發言片段: 5 |
吳委員沛憶:有不見嗎? |
發言片段: 6 |
潘部長文忠:沒有不見。 |
發言片段: 7 |
吳委員沛憶:好。當年的論文是叫做期刊論文,對吧?發表在哪裡?發表在政大的法學評論。這個問題我覺得非常的可笑,因為任何對學術有一點基本常識的人都知道,論文這個叫做發表,這是公開出版的,已經出版的文件何來加密?就出版了嘛。再來,這兩篇論文,一篇是「國際貿易中國內市場之保護」,另外一篇是「國際貿易法數原則在經濟結構轉型及蕭條期之運用及演變」,這兩篇論文出版的年份是民國72年。當時出版的論文,現在我們在什麼地方還可以看到、典藏在哪裡? |
發言片段: 8 |
潘部長文忠:跟委員報告,政大本身學校的圖書館一定會保存,然後我們的國圖也都會保存所有相關的出版品,而且這一些你只要去閱覽,都可以看到論文的相關內容。 |
發言片段: 9 |
吳委員沛憶:在我們的國家圖書館還有保存。 |
發言片段: 10 |
潘部長文忠:是。 |
發言片段: 11 |
吳委員沛憶:這個訊息,請問教育部有沒有對外公開澄清過? |
發言片段: 12 |
潘部長文忠:跟委員報告,這個不止是一次,已經多次公開說明,當時也包含我們立法院有委員說要去看,比如說當時已經安排政大他們來提出…… |
發言片段: 13 |
吳委員沛憶:對,不止一次。教育部在2019年,也就是5年前,其實網頁上就公開的發布過澄清的資訊了,這其實就是我們公務部門還是負有跟社會隨時進行溝通的責任,我們已經發表過、公開澄清過的資訊,5年前就講過的事,到2024年仍然有立法委員不瞭解事實而進行評論。立法委員都已經是比較能夠獲得比較多政府資訊的人,何況是一般的民眾,所以我們在做公共政策的時候,及時地跟社會溝通是很重要的一件事,也希望、期許你們必須不厭其煩的來做,因為有良好的溝通,才能夠建立社會對政府的信任,我們規劃的諸多政策才能夠繼續推行,請你們繼續努力。 |
發言片段: 14 |
潘部長文忠:好,謝謝委員。 |
發言片段: 15 |
吳委員沛憶:今天的報告裡面很重要的一部分是臺美教育倡議,這是很早之前由美國跨黨派的議員提出的決議案,希望政府要重視過去中國政府在美國推動的孔子學院。雖其初衷一開始也是要推動華語教育,但是有很多學校陸續回報、舉報,認為孔子學院有侵害學術自由的行為,例如有學校受到壓力,必須要取消達賴喇嘛的演講;有些學校邀請來自臺灣的演講者演說,在公開的資訊上必須將演講者是來自於臺灣的背景移除掉。因此美國國內,包括他們的國會,也開始在討論說,如果我們要推廣華語教育也可以跟臺灣進行合作,所以我們從2020年開始有臺美教育倡議,也簽署了很多備忘錄,今年從美國來臺灣學習華語的學生人數也破了三千人,創下史上的新高。請問目前簽的這些備忘錄,推行的成效如何? |
發言片段: 16 |
潘部長文忠:是,謝謝委員。因為臺美倡議從剛才委員提到的2020年啟動後,臺灣跨部會真的非常密集的跟美國召開臺美倡議的相關會議,光這樣的會議就召開過14次,每一次都有很具體的重點交流,這當中華語教育的推廣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重點。也跟委員報告,剛才委員提到112年美國來台學習華語的學生人數創了歷年新高,已經達到三千位以上,這當中,跟委員報告,很多推動的方式已經深化到州包含大學。這個概念就是以大學對大學的方式去進行,如此產生的深化效果較之過往,過往我們會覺得好像都是比較單點而片斷的,但是透過臺美教育倡議,雙方這樣不斷不斷的進行之後,如果以華語教育的推廣來看,相較於過往,確實有很大的突破。 |
發言片段: 17 |
吳委員沛憶:是。我覺得這個計畫的重要性,除了在於外交意涵、除了在於我們到美國去推廣華語,也在於例如美國透過Fulbright的計畫,他們也有英語的教學人員來到臺灣協助我們推行英語教育,也跟我們的中小學進行合作,所以美國有一個ETA(美籍英語協同教學助理計畫),每年都有人員來臺灣協助教學,目前臺灣是不是美國投入最高程度的國家之一呢? |
發言片段: 18 |
潘部長文忠:是,目前確實如此。剛才委員提到華語,這是一個重點,臺灣這段時間在推動國家雙語政策當中,其實相當多的外師,包含教學助理,就是剛才委員提到的這部分,其實也是透過這樣的平臺,他們來做這方面的一些協助。對我們在國內推動雙語政策上,來自美方的協助,在這方面,也是很大的重點。 |
發言片段: 19 |
吳委員沛憶:是。在AIT的臺美教育倡議事實清單裡面,去年透過ETA計畫來臺灣的有152名美國學生,但是從臺灣我們透過優華語計畫送到美國去從事華語教學的,我看了一下人數,我們的教師是39名,教學助理是5名,也有一些是透過其他計畫選送去美國,但是雙邊的數字比起來,因為這個實際是互惠計畫,我們也要選送人到美國去推行華語教育,我認為我們的人數還可以再努力來增加。我們在選訓華語師資的時候,遇到什麼樣的困難嗎?是補助的問題,還是說意願其實不高,有沒有遇到什麼樣的困難? |
發言片段: 20 |
潘部長文忠:跟委員報告,確實以目前這樣的擴展,如果以跟美國合作為例,跟以往的需求,我講需求就是因為大家很願意往這個方向走。對於華語師資的,包含剛才林宜瑾召委也特別提到,一些待遇跟相關聘任等等的作法,我覺得教育部是應該再做一個檢視,因為現在機構在美國這邊所設置的或其他國家所設置的更穩定,在這種情況之下,未來在需求上可以看得出來會越來越擴增,但是對於人員這方面的一些生活協助,或我們說對於一些薪資、待遇等等的,因為臺灣是做協助這部分,當地學校會給這位老師薪資,我想在協助這部分,我覺得國家可以再用更大的力道。 |
發言片段: 21 |
吳委員沛憶:是。我認為華語教學會是我們臺灣未來非常強的優勢,隨著臺灣的外交的關係,世界上很多國家都開始重視臺灣,也有學習華語的需求,所以我們這幾年的優華語計畫,我覺得我們應該要進行一個盤整,因為涉及的有外交部、有教育部、也有僑委會,對不對? |
發言片段: 22 |
潘部長文忠:對。 |
發言片段: 23 |
吳委員沛憶:優華語計畫,事實上,我們不只是要跟美國合作,我們是在美、歐、紐、澳都有相關的計畫在推行,但是我看了一下目前的成果,以校際合作來說,總共合作的美、歐、紐、澳是68所學校,但是其中有八成56所都是在美國,其他的是英國6所、法國1所、捷克、波蘭、紐、澳各1所。因為我也是立法院歐洲議會友好促進會的會長,其實歐洲國家尤其是歐洲議會,今年來了好幾團訪團,他們都告訴我們,歐洲在近五年對於臺灣的重視提升非常之多,包括歐洲的國會議員都時常在他們自己的國會,提出要促進跟臺灣在經濟、教育方面相關交流的議案,所以我認為我們要去加強相關的推動。到目前為止,你這個優華語計畫一年預算有1.41億,但跟歐洲國家的交流合作,我剛剛講的校際合作不到兩成,我覺得這個數字絕對要再提升、加強,包括我們選送華語教學人員到海外任教,45名教師中八成以上也都是到美國任教,其他在英國有3位、法國1位、波蘭和捷克各1位,這個數字我覺得都要來努力。 |
發言片段: 24 |
潘部長文忠:謝謝委員,這個優華語計畫在整個盤整之後在走,其實目前走得穩定,看起來也深入,但是委員提到的,在擴展這些面向上,是應該用這樣的基礎再擴大。剛才委員提到在美國的人數突破3,000,其實根據最新的統計,整體來自全球到臺灣學華語的總人數已經到了3萬6,000人,顯然在這方面我們是有被各地、各國所喜歡,所以在這方面,謝謝委員剛剛的指教,我想在優華語計畫的基礎上,我們還會再擴展其他的包含歐洲的國家,我們講東歐其實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開發據點。過去在歐洲大概是跟英國合作居多,這方面我想會在這個基礎上再來擴展。 |
發言片段: 25 |
吳委員沛憶:最後,部長,你是中華民國史上任期最長的部長,小英總統任期8年,你就擔任部長七年多,但更重要的是任內推動了幾項我認為很重要的基礎教育修法,有偏鄉教育條例、實驗三法、特教法、性別教育平等法等重要法案,更加重要的是108年課綱的推動,你可能是第一個透過公開的直播直接跟學生對談、討論課綱的部長,那你認為108課綱在推動過程當中最困難的一點是什麼? |
發言片段: 26 |
潘部長文忠:跟委員報告,因為108課綱是很龐雜的,過去國中小是一個課綱、技術高中是一個課綱、高中是一個課綱,橫向之間、領域之間比較沒有辦法……這部課綱是把縱向跟橫向做一個綜整,這樣的過程確實讓研發跟審議更透明,透明的意思是這些審議過程完全公開,包含也有學生代表來參與,學生也從學習者的角度來看,過程確實有很多意見,綜整這樣的意見最後把它確定花了兩年九個月。因為當時這個議題我認為很重要,而且也考慮到未來推行配套,所以我幾乎親自主持每一場審議會議,主要也是考量課綱發展完成之後的推行才是挑戰之所在,所以我也花很多時間聽學生在這一方面的心得,並做一些滾動的修正,我想下一波的課綱也應該在這樣的基礎上,一定會讓臺灣在課程發展上更好。 |
發言片段: 27 |
吳委員沛憶:是,過程困難,但是成果我認為是很值得,直接的對話也非常重要,因為課綱10年一修,有108課綱,未來還有118課綱,所以我們也希望下一次的課綱修訂也可以持續學習跟學生對話的精神,謝謝。 |
發言片段: 28 |
潘部長文忠:謝謝委員。 |
發言片段: 29 |
主席:部長,跟剛剛那張照片比起來,的確歲月留下了痕跡,謝謝。 |
我們先休息5分鐘。 |
休息(11時24分) |
繼續開會(11時29分) |
發言片段: 30 |
主席:繼續開會。 |
接下來請張雅琳委員。 |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 446 |
---|---|
meet_id | 委員會-11-1-22-12 |
speakers | ["柯志恩","陳培瑜","洪孟楷","萬美玲","羅廷瑋","葉元之","葛如鈞","郭昱晴","林宜瑾","吳沛憶","張雅琳","吳春城","范雲","麥玉珍","林倩綺","邱志偉","徐欣瑩","陳秀寳"] |
page_start | 385 |
meetingDate | ["2024-05-13"] |
gazette_id | 1134401 |
agenda_lcidc_ids | ["1134401_00014"] |
meet_name | 立法院第11屆第1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12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
content | 邀請教育部部長潘文忠列席就「大學推動國際招生及臺灣優華語計畫之執行成效及檢討」進行專 題報告,並備質詢 |
agenda_id | 1134401_000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