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先翔 @ 第11屆第1會期交通委員會第13次全體委員會議

時間: 0
Start Time End Time Text
00:00:02,193 00:00:05,478 好,謝謝主席,那麻煩我們的陳次長還有蓮署長有請陳次長跟蓮署長
00:00:13,406 00:00:24,596 委員好、次長好、署長好那今天就是兩個單位的報告那我看到我們經濟部的報告有一個2030年科運車輛電動化推動計畫那預計要在2030年推動11700輛電動公車上路那我們交通部
00:00:34,364 00:00:36,525 請問兩位按照目前已領牌加包括現在已合訂在打造的這117輛合計1944輛
00:00:57,898 00:01:19,267 看起來2030年好像沒辦法達成11700輛電動車上路嘛是不是 這個進度看起來好像是有點嚴重delay啊有能力做的一開始都申請了嘛那現在申請的越來越少到現在目前這117輛在核定製作當中後續可能只會越來越少如果你們沒有幫忙業者解決一些基礎性的問題的話
00:01:21,069 00:01:47,950 對我跟委員報告一下就是現在場就是說可以製造這個符合國內電巴的這樣的一個製造廠我們現在正在輔導相關的業者能夠積極的投入那原則上今年預計大概還有1300多輛會來申請所以整體上2030推動這個公車全面電動化這個我們會積極來辦理好我想有時候業者他不來申請不一定是錢的問題不一定是
00:01:50,453 00:02:15,998 製造 我想製造端應該是沒有問題這量的應該是沒有問題那也不一定只有錢的問題而是業者他可能在廠商的設置、充電中央的設置他有一些企圖性的問題導致業者他沒有意願包括可能後續回銷他沒有意願來申請我覺得我們交通部應該要去了解更深層的一些原因而不是說單純就是把錢丟出來可能有一些跨部會的問題需要我們交通部來主責來協助我們的業者有更高的意願來做汰換
00:02:17,118 00:02:44,485 我覺得都是正向的那當然就是第一開始首次嘗試的一個政策嘛那有不足的地方再麻煩我們跨部會一起來加油好不好我想業者在提出申請的時候我們都會請縣市政府來輔導他然後他提出整體的一個對瞭解他們為什麼有一些沒有申請的業者有些業者申請很多嘛有些業者就是沒有申請我去瞭解沒有申請業者他的原因是什麼我們來協助來輔導而且我們會特別針對非直轄市的部分縣市來輔導
00:02:45,945 00:03:03,695 好 謝謝那這個在討論到自駕的問題其實我之前也有在我們委員會有提到自駕的課題那一天經濟部沒來那天我有引述我們經濟部的一個案例我們有輔導我們國內的廠商到澳洲去協助澳洲在他們的高速公路建置這個大貨車的一個自駕系統
00:03:07,637 00:03:13,441 那其實我當初在委員會就提出來了其實我們國內在選 我不知道為什麼當初我們國內在選擇自駕大客車跟大貨車的時候選擇優先發展大客車因為大客車的門檻應該是比較高的因為大客車的司機除了開車之外他可能還要處理一些人的問題乘客如果在車上跌倒
00:03:29,013 00:03:29,633 廖先翔
00:03:51,423 00:03:51,643 廖先翔
00:04:09,072 00:04:27,463 抱歉 更正大貨車其實它沒有這些問題它原則上我們應該是借同高速公路來推動那因為它是一個封閉型的道路它所受到的一些包括行人或其他機車所受到的干擾會比較少那包括它也不用處理人的問題包括它可能發生故障的時候
00:04:28,263 00:04:45,232 他所會面臨到的挑戰也會比較少那我可不可以先請教一下為什麼當初會先選擇大客車而不是大貨車來試行我們明明有這個能力去輔導國外澳洲高速公路的業者去推動那為什麼國內沒有推動反而在國內坐大貨車而不是大貨車
00:04:49,817 00:05:10,115 這個其實這會涉及到一些安全性的問題因為那時候會先做從大客車做事因為大客車程式委員講的他運輸的距離比較短有一些因素不確定因素是比較可以去做控制也只是在我們在一些封閉式的情況下在短距離在運輸這個不確定因素是可以去控制的
00:05:10,555 00:05:27,869 另外一則因為那個高速公路它有一些路途長的時候它有一些不確定因素確實是比較複雜那澳洲是有開放高速公路是可以做這樣你們有沒有跟我們交通部討論過有沒有跟我們高空局討論過有嗎有有有有有嘛有跟我們高空局討論過那我們高空局的態度怎麼樣我們是持一起合作的立場還是持排斥的態度我們合作我們合作
00:05:41,577 00:05:57,259 跟委員報告如果說我們一些不確定的風險能夠確定的話我們是可以合作的但是現在不確定的風險實在是非常的多而且他那個車輛的一個性能狀態你都可以在澳洲走台灣高速公路不能走那個交通量是不一樣的難不成我們把危險的東西給別人
00:05:58,460 00:06:27,823 去做這個也不太符合我們台灣的國際形象嘛我們國內的是在幾乎在飽和之下好沒關係那我之前其實有交委會也有提出來希望我們的大貨車的自駕系統能夠在我們高速公路去做一個呃試行嘛也不是試行就是啟動相關的計畫那當上次只有說啟動嘛你們也承諾了那可不可以給我一個時間表我們後期會做一個隨中有沒有辦法有人給我一個時間表你們哪時候可以開始啟動跨部會的來協商
00:06:31,867 00:06:56,902 我想委員我們再跟經濟部協調一下然後再把今年好不好今年我給你們寬一點今年我想我們先三個月的時間研議一下吧後續如何推動或推動的構想提供給委員參考三個月內那給我後續的一些規劃的啟程好不好那這個東西會列入紀錄嗎那我就要回家去追蹤好再麻煩次長謝謝各位我們局長謝謝
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124

發言片段: 0
廖委員先翔:(9時34分)謝謝主席,麻煩陳次長及連署長。
發言片段: 1
主席:有請陳次長及連署長。
發言片段: 2
陳次長彥伯:委員好。
發言片段: 3
廖委員先翔:次長好、署長好。今天是兩個單位的報告,我看到經濟部的報告有一個2030年客運車輛電動化推動計畫,預訂要在2030年推動1萬1,700輛電動公車上路;而交通部給的資料顯示,包括19個縣市現在陸續投入營運,已領牌的大客車為1,827輛,已核定117輛。這兩個應該是同一個計畫嘛?
發言片段: 4
陳次長彥伯:是,同一個計畫。
發言片段: 5
廖委員先翔:是嘛。請問兩位,按照目前已領牌、包括現在已核定在打造的這117輛,合計1,944輛,看起來2030年好像沒辦法達成1萬1,700輛電動車上路,是不是?這個進度看起來好像是有點嚴重delay,有能力做的一開始都申請了,現在申請的越來越少,到目前只有117輛在核定製作當中,後續可能只會越來越少,如果你們沒有幫忙業者解決一些基礎性問題的話。
發言片段: 6
陳次長彥伯:對,我跟委員報告一下,有關可以製造符合國內電巴的製造廠,我們現在正在輔導相關的業者能夠積極的投入,原則上今年預計大概還有一千三百多輛會來申請,所以整體上2030年推動公車全面電動化,我們會積極來辦理。
發言片段: 7
廖委員先翔:我想有時候業者不來申請不一定是錢的問題,我想製造端應該是沒有問題,量能應該是沒有問題,也不一定只有錢的問題,有時候業者可能是對於廠站設置、充電樁的設置,有一些基礎性的問題導致業者沒有意願,包括可能後續維修,他沒有意願來申請,我覺得交通部應該去瞭解更深層的一些原因,而不是單純就把錢丟出來,可能有些跨部會的問題需要交通部來主責、來協助業者才有更高的意願來做汰換,好不好?我覺得這都是正向的,當然這是一開始首次嘗試的政策,有不足的地方再麻煩跨部會一起來加油,好不好?
發言片段: 8
陳次長彥伯:好,我想業者在提出申請的時候,我們都會請縣市政府來輔導它,然後提出整體一個……
發言片段: 9
廖委員先翔:瞭解有一些沒有申請的業者,有些業者申請的很多,有些業者就是沒有申請,去瞭解沒有申請的業者,他的原因是什麼,我們協助來輔導。
發言片段: 10
陳次長彥伯:而且我們會特別針對非直轄市的縣市來輔導。
發言片段: 11
廖委員先翔:好,謝謝。再討論到自駕的問題,其實我之前也有在我們委員會提到自駕的課題,那天經濟部沒來,我有引述經濟部的一個案例,我們有輔導國內廠商到澳洲去協助在他們的高速公路建置大貨車的自駕系統,其實我當初在委員會就提出來了,我不知道為什麼當初國內在選擇自駕大客車跟大貨車的時候,選擇優先發展大客車,因為大客車的門檻應該是比較高的,大客車的司機除了開車之外,他可能還要處理一些人的問題。乘客如果在車上跌倒或是一些人上面的問題,不是現在自駕系統就能夠解決的,包括我們的大客車在道路行駛,以我新北市來講好了,它可能很多都是在封閉性的道路、可能要在重劃區的道路才有辦法來行駛,如果成功了之後,你沒有辦法把它馬上規模化擴充到全臺灣去營運,我就不相信你在淡水、在哪邊、在台積電成功了,你敢把這些自駕公車開去中和、開去永和,這不可能的嘛!你頂多在臺北市的公車專用道去做,所以它的規模化會有很大的問題。但是大貨車其實沒有這些問題,原則上,我們應該是先從高速公路來推動,因為它是一個封閉型的道路,它所受到的一些包括行人或其他機車的干擾會比較少,包括它也不用處理人的問題,包括它發生故障的時候所面臨到的挑戰也會比較少,我可不可以先請教一下,為什麼當初會先選擇大客車,而不是大貨車來試行?我們明明有這個能力去輔導國外、澳洲高速公路的業者去推動,為什麼國內沒有推動?反而在國內做大客車,而不是大貨車?
發言片段: 12
連署長錦漳:我先跟委員報告一下,這個其實會涉及到一些安全性的問題,因為那時候會先從大客車做,是因為誠如委員講的,大客車運輸的距離比較短,有一些不確定因素比較可以去做控制,尤其我們在一些封閉式的情況下,以短距離運輸,這個不確定因素是可以去控制的。另外,因為高速公路路途長的時候,它有一些不確定因素確實是比較複雜,澳洲是有開放高速公路可以做這樣……
發言片段: 13
廖委員先翔:你們有沒有跟我們交通部討論過?有沒有跟我們高公局討論過?
發言片段: 14
連署長錦漳:有、有、有。
發言片段: 15
廖委員先翔:有嘛!有跟高公局討論過,我們高公局的態度怎麼樣?我們是持一起合作的立場,還是持排斥的態度?
發言片段: 16
連局長錦漳:我們合作、我們合作!
發言片段: 17
趙局長興華:跟委員報告,如果有一些不確定的風險能夠確定的話,我們是可以合作的,但是現在不確定的風險實在是非常的多,而且那個車輛的性能狀態……
發言片段: 18
廖委員先翔:你都可以在澳洲走,臺灣的高速公路不能走?
發言片段: 19
趙局長興華:那個交通量是不一樣的……
發言片段: 20
廖委員先翔:難不成我們把危險的東西給別人去做?這也不太符合我們臺灣的國際形象,對不對?
發言片段: 21
趙局長興華:國內的幾乎在飽和之下……
發言片段: 22
廖委員先翔:好,沒關係,其實我之前在交委會也有提出來,希望我們的大貨車自駕系統能夠在高速公路去試行──也不是試行,而是啟動相關的計畫,上次只有說啟動,你們也承諾了,可不可以給我一個時間表?我後續會做一個追蹤,有沒有辦法給我一個時間表?你們哪時候可以開始啟動跨部會協商?
發言片段: 23
陳次長彥伯:我想我們再跟經濟部協調一下啦,然後再把……
發言片段: 24
廖委員先翔:今年好不好?我給你們寬一點,今年?
發言片段: 25
陳次長彥伯:我想我們先三個月的時間研議一下後續如何推動或把推動的構想提供給委員參考。
發言片段: 26
廖委員先翔:好,三個月內給我後續的一些規劃期程,好不好?
發言片段: 27
陳次長彥伯:是、是。
發言片段: 28
廖委員先翔:這個東西會列入紀錄,我後續再追蹤,再麻煩次長,謝謝署長,謝謝各位,還有局長,謝謝。
發言片段: 29
主席:謝謝先翔委員。再來請萬美玲委員發言。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336
meet_id 委員會-11-1-23-13
speakers ["陳雪生","林沛祥","廖先翔","萬美玲","黃健豪","鄭天財Sra Kacaw","林德福","洪孟楷","鄭正鈐","黃國昌","徐欣瑩","羅廷瑋","游顥","魯明哲","陳素月","徐富癸","林俊憲","蔡其昌","邱若華","林倩綺","林國成","何欣純","李昆澤","許智傑","劉建國"]
page_start 291
meetingDate ["2024-05-20"]
gazette_id 1134801
agenda_lcidc_ids ["1134801_00005"]
meet_name 立法院第11屆第1會期交通委員會第13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content 邀請交通部、國家運輸安全調查委員會及經濟部就「我國汽車自動駕駛系統與電動大客車之產業 前景、法規建置、安全風險及發展現況」進行專題報告,並備質詢
agenda_id 1134801_0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