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智強 @ 第11屆第1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14次全體委員會議

時間: 0
Start Time End Time Text
00:00:00,981 00:00:01,602 時間4分鐘謝謝主席有請鄭部長請鄭部長
00:00:20,154 00:00:48,192 部長好賴清德總統就職說兩岸合作可以先從學位生來台就學開始嘛 對不對我也看到你說在兩岸平等尊嚴下讓大陸學位生來台嘛 對不對我有點好奇兩岸現在這麼的關係這麼的惡劣緊張為什麼我們賴總統以及包括我們的鄭部長你第一個想要做的是讓大陸的學位生來台為什麼
00:00:49,929 00:01:02,876 我想過去因為COVID的關係對也許阻斷了一些兩岸的一些我這樣問好了部長那代表學生來台對台灣來講還是有正面的意義嘛對不對
00:01:04,015 00:01:19,404 他當然對年輕人的認識從文化兩岸的一個交流更健康的一些學習的一個互動我想那當然是正面學習互動健康的那個兩岸的交流嘛對不對可以增加一些相互的瞭解
00:01:20,965 00:01:48,372 事實上我們現在很多的一些學校的量能包括私校退場的問題那如果說這個陸生來台也可以做這些上面的一些等於是多一些我們教學量能的擴充使用嘛對不對減緩一些私校的一些招生的壓力嘛對不對是是謝謝我們部長那可是我就要問部長幾個問題我們事實上陸生來台最多的時候是多少人每年多少人
00:01:51,035 00:02:11,792 我跟您講學衛生學士生加研修生每年四萬兩千人學士生將近九千五百人可是陸生的學衛生在去年就歸零了請問教育部要恢復陸生來台具體目標數字是什麼有沒有具體目標數字希望
00:02:14,468 00:02:20,715 各位委員報告這一個部分我們當然希望能夠恢復到在未來這一個所以希望能夠恢復到四萬兩千人或九千五百人之類的嘛對不對很好有這個宏觀的目標很好那具體的時程有沒有大概的希望多快越快越好
00:02:31,790 00:02:56,789 當然我們期待就是說兩岸的一個在讓年輕人一個學習或是交流的機會能夠越快越好那我們釋出一個相對的一些主動的一個善意的事實上在這邊我很肯定部長因為上路深來台是馬英九前總統他那時候的一個很重要的政績所以看起來我們新政府也想延續可是下一個部長我要請教你一下你知道
00:02:57,549 00:03:23,678 入生來台是教育史上最黑暗的一天你知道這句話誰說的嗎?你認同這句話嗎?入生來台是教育史上最黑暗的一天我想這個不能用這樣一句話就罷了非常好我也不認同這句話是賴清德總統在當立委時候說的所以那我現在請教您你知道這個入生來台
00:03:26,080 00:03:34,342 這個將是使得我們成為教育的一中市場台灣由親美將轉為親中影響台灣人的價值觀這又要誰說的你知道嗎是現在的海委會主委以前的管碧玲立委說的然後這個陸森來台將接班的政治精英滲透到台灣來很嚴重啊這又要誰說的陳廷飛說的
00:03:52,133 00:03:56,802 我再不要再念下去了啦我就要說一件事情我想請教一下部長
00:03:58,311 00:04:26,770 為什麼入生來台從所謂的過去民進黨在野的時候的十惡不赦的政策現在變成部長你口中甚至賴清德總統口中的優先兩岸需要能夠開通的政策還變成一個可以促進兩岸相互了解甚至來能夠讓我們的這個教育的那個能量可以就是得到延伸為什麼變成是正面的事情呢到底轉變了什麼東西
00:04:30,071 00:04:47,336 我想從我一個學教育的觀點我總覺得很多的這個不同的一些文化或者一些觀念能夠透過一些互動他能夠減少縮短彼此的差異及理解差異我想他是有的謝謝部長一路很正常我做一點簡短的結論
00:04:49,236 00:05:08,550 事實上我跟各位回味一下以前在審入生法案的時候我看這是似曾相識所以我們在審國會法案一模一樣民進黨公主席台要搶麥克風要掐會議博主掐主席的脖子扯法汙嘴掀桌各種暴力手段也是樣樣來跟這兩天相比毫不遜色當時賴清德還跳到桌上跟洪秀柱對嗆啊
00:05:14,674 00:05:25,932 才會有出現這個歷史名言入生來台是教育史上最黑暗的一天我在這邊真的是奉勸民進黨的人最近國會改個一模一樣的嘴臉我不希望10年後
00:05:27,519 00:05:28,039 謝謝羅智強委員謝謝部長黃珊珊委員
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1023

發言片段: 0
羅委員智強:(13時47分)主席,有請鄭部長。
發言片段: 1
主席:好,請鄭部長。
發言片段: 2
羅委員智強:部長好。
發言片段: 3
鄭部長英耀:委員好。
發言片段: 4
羅委員智強:賴清德總統就職時說,兩岸合作可以先從學位生來臺就學開始嘛!對不對?我也看到你說,要在兩岸平等尊嚴下,讓大陸學位生來臺嘛!對不對?
發言片段: 5
鄭部長英耀:是。
發言片段: 6
羅委員智強:我有點好奇,兩岸現在關係這麼地惡劣、緊張,為什麼賴總統以及鄭部長第一個想要做的是讓大陸學位生來臺?為什麼?
發言片段: 7
鄭部長英耀:我想,過去因為COVID的關係,也許阻斷了一些兩岸的……
發言片段: 8
羅委員智強:我這樣問好了。部長,那代表學位生來臺對臺灣來講還是有正面的意義嘛!對不對?
發言片段: 9
鄭部長英耀:是,當然,對於年輕人的認識,透過文化、兩岸交流更健康地學習、互動,我想當然是正面的。
發言片段: 10
羅委員智強:對啊!學習、互動、健康的兩岸交流可以增加一些相互的了解嘛!
發言片段: 11
鄭部長英耀:是。
發言片段: 12
羅委員智強:另外,我們也可以看到現在很多學校的量能,也包括私校退場等很多問題,如果陸生來臺,等於也可以多一些教學量能上的擴充使用,減緩一些私校的招生壓力嘛!對不對?
發言片段: 13
鄭部長英耀:是。
發言片段: 14
羅委員智強:是喔?謝謝部長。
可是我就要問部長幾個問題。我們知道陸生來臺最多的時候是多少人?每年多少人?我跟你講好了,學士生加研修生每年4萬2,000人啦!學士生將近9,500人嘛!對不對?可是陸生的學位生在去年就歸零了。請問教育部要恢復陸生來臺具體的目標數字是什麼?有沒有具體的目標數字?希望啦!
發言片段: 15
鄭部長英耀:跟委員報告,就這個部分,我們當然希望未來恢復到……
發言片段: 16
羅委員智強:也希望恢復到4萬2,000人或9,500人之類的吧!對不對?
發言片段: 17
鄭部長英耀:是。
發言片段: 18
羅委員智強:很好,有這個宏觀的目標很好。那具體時程上,有沒有希望大概多快?愈快愈好?
發言片段: 19
鄭部長英耀:當然,我們期待讓兩岸年輕人有學習或交流的機會,能夠愈快愈好,我們相對也主動釋出一些善意。
發言片段: 20
羅委員智強:好。事實上,我在這邊很肯定部長啦!因為陸生來臺是馬英九前總統當時一項很重要的政績,看起來新政府也想延續。
可是,下一個問題我要請教部長,你知道「陸生來臺是教育史上最黑暗的一天」這句話是誰說的嗎?
發言片段: 21
鄭部長英耀:抱歉。
發言片段: 22
羅委員智強:不知道喔?你認同這句話嗎?「陸生來臺是教育史上最黑暗的一天」?
發言片段: 23
鄭部長英耀:我想,不能用這樣一句話就把……
發言片段: 24
羅委員智強:對,非常好,我也不認同啊!這句話是賴清德總統在當立委的時候說的啦!
那我想請教您,「陸生來臺將使得我們成為教育的一中市場,臺灣由親美將轉為親中,影響臺灣人的價值觀。」這句話是誰說的,您知道嗎?是現在的海委會主委、以前的管碧玲立委說的。然後,「陸生來臺將接班的政治菁英滲透到臺灣來,很嚴重啊!」這句話是誰說的?陳亭妃說的。
我不要再唸下去了啦!我就是要說一件事情。請教一下部長,為什麼陸生來臺從過去民進黨在野的時候所謂的十惡不赦的政策,現在變成部長你口中、甚至賴清德總統口中優先希望兩岸能夠開通的政策,還可以促進兩岸相互了解,甚至能夠讓教育能量得到延伸?為什麼變成正面的事情呢?到底轉變了什麼東西?
發言片段: 25
鄭部長英耀:我想,從我學教育的觀點,我總覺得很多不同的文化或觀念若能透過一些互動來減少、縮短彼此的差異,去理解差異,那是有價值的。
發言片段: 26
羅委員智強:謝謝部長一路正面。
我最後做一點簡短的結論。事實上,我跟各位回味一下,以前在審查陸生法案的時候真是似曾相識,就跟我們在審國會相關法案一模一樣,民進黨攻主席臺,要搶麥克風、要掐會議主席的脖子,扯髮、摀嘴、掀桌等各種暴力手段也是樣樣來,跟這兩天相比毫不遜色,當時賴清德還跳到桌上跟洪秀柱對嗆啊!才會出現這句歷史名言:「陸生來臺是教育史上最黑暗的一天。」我在這邊真的奉勸民進黨的人,跟最近國會改革一模一樣的嘴臉,我不希望到了十年後,結果又說今天的國會改革非常陽光、正面;就像十年前你們把陸生來臺打成所謂教育史上最黑暗的一天,但是現在卻成為賴清德當總統後第一個要重新開放的兩岸政見。不要昨是今非!學學部長,要能夠正面看待該正面看待的事情。謝謝部長。
發言片段: 27
主席:謝謝羅智強委員,謝謝部長。
黃珊珊委員、黃珊珊委員、黃珊珊委員。
鄭正鈐委員、鄭正鈐委員、鄭正鈐委員。
林德福委員、林德福委員、林德福委員。
謝衣鳯委員、謝衣鳯委員、謝衣鳯委員。
翁曉玲委員、翁曉玲委員、翁曉玲委員。
今天登記質詢的委員都已經發言完畢。關於今天的會議,我們作如下決定:報告和詢答完畢,委員所提供的書面或相關資料列入紀錄。
報告委員會,今天的議程處理完畢,現在休息,謝謝各位。
休息(13時54分)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342
meet_id 委員會-11-1-22-14
speakers ["柯志恩","萬美玲","陳培瑜","洪孟楷","林倩綺","葉元之","郭昱晴","葛如鈞","吳沛憶","陳秀寳","林宜瑾","張雅琳","吳春城","羅廷瑋","吳思瑤","鄭天財Sra Kacaw","鍾佳濱","范雲","何欣純","牛煦庭","林月琴","張嘉郡","楊瓊瓔","羅智強"]
page_start 267
meetingDate ["2024-05-27"]
gazette_id 1135201
agenda_lcidc_ids ["1135201_00005"]
meet_name 立法院第11屆第1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14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content 邀請教育部部長鄭英耀列席報告業務概況,並備質詢
agenda_id 1135201_0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