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若華 @ 第11屆第1會期第21次會議

時間: 0
Start Time End Time Text
00:00:01,645 00:00:04,806 謝謝主席。有請卓院長。請卓院長備詢。教育委員好。院長午安。首先先來請問院長一個問題。院長請問您知道算至今年2月我國全臺縣市人口成長率排名第一的是哪一個縣市嗎?
00:00:27,315 00:00:54,421 全國縣市人口成長率就所知桃園是增加很快的沒錯第一名是就是我們桃園市那根據內政部最新人口統計全臺縣市人口成長率排名第一就是我們桃園市年增率達1.32%一年內增加了3萬人大約3萬人那桃園市近一年的人口成長幅度最多的行政區我們依序來看首先是貴山區年長幅是
00:00:55,540 00:01:00,626 桂山區的年長幅是3.03%,第二名是桃園觀音區年長幅1.9%,第三名則是我們桃園區1.52%。院長請問這樣人口爆炸性的成長這是我們10年前能預見的嗎?
00:01:11,361 00:01:25,744 應該不是,所以我們的一些公共的事是跟一些相關的配備要補得上來、趕得上來。對,跟著提升嘛。那就是因為2014年桃園升格為直轄市之後社會福利變多了嘛,重大的公共建設
00:01:26,616 00:01:26,636 韓國瑜
00:01:50,835 00:02:11,983 那是我們的醫療區域已經10多年沒有來做調整了。桃園市2010年是200萬人,到最新的統計已經打232萬人。232萬成長了32萬人,這樣是什麼樣一個概念?就是直逼一個基隆市的人口。那反觀基隆市人口持續的外流,從38萬人已經萎縮到36萬人。
00:02:15,179 00:02:15,359 巴德區人口
00:02:45,145 00:02:46,926 謝謝委員關心這個桃園的醫療資源的一個分布的確在巴德地區人口已經超過已經達20萬因此我們
00:03:12,523 00:03:37,544 已經把臺灣市的次醫療區由兩區變成三區,新增加的巴德次醫療區。那這個床數的話我們會再來精算。那目前大概...那這邊呃,本席告訴部長齁,如果從兩處的次醫療區域調整為三個嘛,就是這個範圍包括巴德、大溪、復興、平鎮、龍潭,那床數可以增加1528床。
00:03:40,424 00:04:01,099 那這個每萬人不能超過50張的急性還有慢性一般病床嗎?那院長關於這個我們巴德次醫療區這件事分為兩個層次。第一個是巴德以及鄰近的人口我們看到增加如此快速那是否還適用我們的次醫療區院區這是第一個問題。
00:04:01,860 00:04:14,820 那另外那桃園進來桃園整個人口都在提升北桃園的其實相對是非常缺乏醫療資源那是否我們北桃園人需要自己的區域醫院呢?
00:04:15,980 00:04:33,925 請院長部長說明我們如果用均衡臺灣的理念來看各地的各項的公共設施的配比應該要讓它合理均勻化但是也考慮到地方的配合很多的包括土地啦包括人力啦包括經費這個都要一併考慮在內那應該會不會有詳細的詳實的計畫各位部委員報告一下我們在109年2月12號已經席可八德
00:04:41,800 00:05:07,933 長榮醫院的設立這個在八德區病床的規模大概一百急性一百急性一般病床一百五十床那這個部分已經合格那在一百一十一年五月原則同意清華大學新設立桃園護社醫院這個在大園病床規模為急性一般病床兩百床及精神病床達三十床另外桃園市政府好像也有意義要設置市立醫院
00:05:08,752 00:05:29,247 那一般病床也達到100床,這個也可以由臺灣市政府向衛福部提出申請。是,部長其實將兩個區域劃為三個一直是我們臺灣市政府提出的,那巴德您有提到巴德偵測醫院那都還沒有新建中,所以巴德大西的民眾他們都必須要到新北市鄰近的醫院來就醫。
00:05:30,047 00:05:39,133 剛才講到我們桃園市政府衛生局根據衛生局統計一般急性一般還有病床是7919床桃園次區域是5253床中壢的次區域是2666床平均每萬人口35床每萬人口是35床
00:05:49,844 00:06:13,040 那雖然衛福部醫生會另外通過1894床的急性一般病床但這些都還是本期剛才說到籌建中的醫院比如說像是聖保祿醫院還有我們的國軍桃園總醫院增設的病床長遠看下來我們地方真的很需要醫療資源重新的合理來分配那最重要的是要重新的劃分次醫療區
00:06:14,764 00:06:33,123 是的,我想花粉市醫療區的區域就是希望能夠把資源分配的讓民眾的可敬性醫療可敬性能夠增加而且能夠由各個醫院整個由各級從比較大的醫院到小的醫院到基層醫療聯合起來所以我想我們
00:06:36,527 00:06:38,428 同時院長可否請您回序就上開的問題接通我們桃園市政府還有衛芬
00:07:03,627 00:07:29,274 衛福部等相關的單位來共同討論符合桃園的發展推測。我們也不能每一次每一次政策都在邊緣性的來做修改嘛。那隨著我們人口也高齡化對於醫療的需求會更加深。桃園現在的情況也不是當初的規劃次醫療區的情況。我們為什麼不一剛開始呢就把這個事情做到為給我們桃園的一個安身利命的好環境。
00:07:30,054 00:07:39,979 那克伯琴院長回去就本席提出的問題像是重新劃設治療區然後還有給巴德倫一個區域型的醫院來就討論那可以在兩個月內開會完畢嗎?
00:07:43,594 00:08:10,169 剛剛部長已經承諾會跟委員、高巴化跟桃園市政府就實際需要進一步再去協商。那麼大家能夠討論出一個最可行而且是好的方法來。馬上就進行。謝謝院長。那再請提供本席資料。接下來我們看到弱勢兒童還有青少年、兒少弱勢的療癒補助。院長您知道早期療癒和復健之間的分水嶺在哪嗎?
00:08:12,674 00:08:28,703 早期療癒還有復健。六歲之前叫早期療癒,六歲之後叫做復健。那院長部長根據衛福部統計臺灣的早期療癒服務跟通報人數我們從2011年來看齊是逐步的緩
00:08:30,043 00:08:49,516 平均每年增加7%,2019年在疫情爆發之前通報人數已經超過25000人了。2020還有2021因為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沒有明顯的波動。疫情解封之後我們看到2022通報人數大幅的上升,2023年通報的人數高達34781人,創下歷史的新高。
00:08:54,099 00:09:23,163 跟疫情前之前相比成長了逾三成。那我們桃園對於早療已經做了很多努力,像是跟家長加強宣導早期療癒的重要性。但是院長我現在想跟您探討的是關於弱勢青少年還有早期療癒延續性的問題。當孩子超過6歲之後就會進入教育部的特教資源系統,但很多孩子雖然年紀已經超過6歲,他們還是有繼續復健的必要性。
00:09:24,147 00:09:42,146 那請問院長你有注意過這個問題嗎?我們曾經接觸過很多找療的單位,包括在台南各地,他們都有對這些早期發展比較遲緩的或是需要照顧的小孩子做了很多學前的一些輔導的工作。
00:09:43,664 00:10:03,211 謝謝,謝謝院長有關心到這個問題。那我們這邊要來討論的是,針對特殊境遇的家庭,如果他們,特殊境遇的家庭,如果他們碰上有持續需要找療或是復健的孩子,家庭的負擔是非常沉重的,相信院長和部長都知道。也許執政者會說,如果他們有身心障礙手冊的話,
00:10:04,031 00:10:21,379 他們可以來申請復康巴士或是學校有特教支援但是對於漫飛的孩子他們從學校回到家之後家長他們本身並不是有特教特教的或是他們不是沒有特教的專業他們也不是職能治療師他們沒有辦法自己來做教育
00:10:22,625 00:10:22,725 您認同嗎?
00:10:45,867 00:11:02,978 報告委員認同,而且我們除了早療的一個早期的發現,我們現在的努力是把早期發現,然後發現有一個早療的治療以後也連結到醫療的機構,那這個部分在量能方面這幾年擴展得非常的大。
00:11:04,486 00:11:06,168 因為我們現在看到針對弱勢家庭還有特殊境遇的家庭本席有請教臺北市政府
00:11:27,208 00:11:48,494 他們有施行這個政策一年需要增加多少預算我們得到的答案是兩百多萬元其實兩百多萬元其實這樣子並不算高可是如果我們來支持他們可以讓特殊監獄的曼菲爾家庭有希望並給予他們最及時的幫助院長這樣的德政我們是否可以全國統一的來施行
00:11:49,437 00:12:02,279 我請衛副經理了解一下如果是這樣的經費可以幫助很多的人那政府該投入的政府的投資社會投資是絕對值得的我們往這個方向來做思考我們馬上再來了解來精進來精進
00:12:04,182 00:12:27,009 是,那再請部長回去做研究。那本身要說對於我們資源比較集中的北部、北台灣都還需要這樣的補助。那更何況是資源較匱乏的其他偏鄉地區。那這個制度一旦施行的話,可以有拋磚引玉的作用。那其他的單位也可以陸續的加入了,並且投入關注這樣的情況。
00:12:28,933 00:12:29,313 可否請委員在
00:12:52,718 00:13:16,606 我們希望能夠推動弱勢兒童還有少年醫療補助,讓6歲以上未滿18歲的弱勢兒少也可以申請健保不給付需自費發展, 遲緩療癒的教育訓練費用。我想只要弱勢家庭需要幫忙的,不管是在健保或者是在社福方面,應該都會給他最大的支持。
00:13:17,791 00:13:44,818 那希望衛福部這邊可以持續來做關注,那包括罕見疾病還有重大傷病的兒童。我們這小孩子的照顧是我們非常重中之重。請衛福研議這個方式。好,謝謝。那我們接下來看遠距離醫療一條龍看診還有領藥。院長我們桃園雖然整體來說給人家交通方便,整體來說交通方便的印象,但是桃園其實有交通不便利的偏鄉。部長您知道是哪裡嗎?
00:13:48,086 00:13:59,651 我們桃園市政府為了減緩偏鄉育媽咪看診的不方便辦了一個叫做線上看診APP的遠端服務那因為山區的交通相當的不方便目前也沒有復產
00:14:14,497 00:14:15,538 請問院長您認為這個政策如何?
00:14:30,757 00:14:47,255 遠距的醫療,遠距的醫療行為對偏鄉、原住民或是一個山區的這個地方都有它的實際需要。那我們要增加它很多的相關的設備,包括這個通訊的這個條件。那我看了一下我們全民健康保險遠距醫療幾戶計畫專門科
00:14:50,239 00:14:50,419 這個可以
00:15:07,062 00:15:07,322 謝謝邱委員。謝謝院長。
00:15:36,569 00:15:37,554 下一位請圖全級委員
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378

發言片段: 0
邱委員若華:(16時17分)謝謝主席,有請卓院長。
發言片段: 1
主席:請卓院長備詢。
發言片段: 2
卓院長榮泰:邱委員好。
發言片段: 3
邱委員若華:院長午安。首先先來請問院長一個問題,院長,請問您知道算至今年2月,我國全臺縣市人口成長率排名第一的是哪個縣市嗎?
發言片段: 4
卓院長榮泰:全國縣市人口?
發言片段: 5
邱委員若華:人口成長率。
發言片段: 6
卓院長榮泰:就我所知,桃園是增加很快的。
發言片段: 7
邱委員若華:沒錯,第一名就是我們桃園市。根據內政部最新的人口統計,全臺縣市人口成長率排名第一的就是我們桃園市,年增率達1.32%,1年內增加了約3萬人。桃園市近一年的人口成長幅度最多的行政區依序來看,首先是龜山區,年漲幅3.03%;第二名是桃園觀音區,年漲幅1.9%;第三名則是桃園區,年漲幅1.52%。院長,請問這樣人口爆炸性的成長,是我們10年前能預見的嗎?
發言片段: 8
卓院長榮泰:應該不是,所以我們一些公共設施跟相關配備要補得上來、趕得上來。
發言片段: 9
邱委員若華:對啊,要跟著提升嘛。就是因為2014年桃園升格為直轄市之後,社會福利變多了,重大的公共建設也變多,產業進駐,就業機會多,增加了許多人口移入。但是我們來瞭解一下桃園的醫療分布,我們可以看到南桃園有天成醫療體系,還有聯新國際醫院,還有衛生福利部的桃園醫院,可以說是醫療資源相當豐富。但是院長,桃園人口成長最多的地方是龜山區、觀音區,還有桃園區,這些都是北桃園,而我們的醫療區域已經十多年沒有做調整了,桃園市2010年是200萬人,到目前最新統計已經達232萬人,成長了32萬人是什麼樣一個概念?就是直逼一個基隆市的人口,反觀基隆市人口持續外流,從38萬人已經萎縮到36萬人,結果我們現在住在北桃園的民眾如果生病有就醫需求的話,他們可能會到臺北,要去跟臺北人爭林口長庚醫院或是新北的恩主公醫院,雖然一直在討論我們八德要增設次醫療區,立意良好,請問院長,這樣一共會增加多少床位?我們是否來建議我們每五年就重新檢視並做醫療區域的劃分?
發言片段: 10
卓院長榮泰:八德區人口迅速的增加,所以我們將規劃桃園市次醫療區從2個變成3個,也增加了八德次醫療區這樣新的規劃,請衛福部報告我們有新的、進一步規劃的計畫。
發言片段: 11
邱部長泰源:謝謝委員關心桃園的醫療資源分布,的確八德地區人口已經達20萬,因此我們已經把桃園市的次醫療區由2區變成3區,新增加了八德次醫療區,床數的部分我們會再來精算,目前……
發言片段: 12
邱委員若華:本席在這邊要告訴部長,如果從2處的次醫療區域調整為3個,這個範圍包括八德、大溪、復興、平鎮、龍潭,床數可以增加1,528床,每萬人不得超過50張的急性、慢性一般病床,院長,關於我們八德次醫療區這件事分為兩個層次,第一個是八德以及鄰近的人口,我們看到增加如此快速,是否還適用我們的次醫療區?這是第一個問題。另外,近來桃園整個人口都在提升,北桃園其實是相對非常缺乏醫療資源,是否我們北桃園人需要自己的區域醫院呢?請院長、部長說明。
發言片段: 13
卓院長榮泰:我們如果用均衡臺灣的理念來看,各地的各項公共設施的配比,應該要讓它合理均勻化,但是也考慮到地方的配合,很多的包括土地、包括人力、包括經費,這個都要一併考慮在內,衛福部應該會有詳實的計畫。
發言片段: 14
邱部長泰源:我可不可以跟委員報告一下?我們在109年2月12號已經許可八德長榮醫院的設立,這個是在八德區,病床的規模是急性一般病床150床,這個部分已經核可;在111年5月,原則同意清華大學新設立桃園附設醫院,這個是在大園,病床規模為急性一般病床200床以及精神病床達30床。另外,桃園市政府好像也有意要設置市立醫院,一般病床也達到100床,這個也可以由桃園市政府向衛福部提出申請。
發言片段: 15
邱委員若華:部長,其實將2個區域劃為3個一直是我們桃園市政府提出的,而八德,您有提到八德要增設醫院,那都還沒有興建中,所以八德、大溪的民眾他們都必須到新北市鄰近的醫院來就醫,剛才有講到我們桃園市政府衛生局,根據衛生局統計,急性一般病床是7,919床,桃園次區域是5,253床,中壢的次區域是2,666床,平均每萬人口是35床,雖然衛福部醫審會另外通過1,894床的急性一般病床,但這些都還是本席剛才說到籌建中的醫院,比如說像聖保祿醫院,還有我們的國軍桃園總醫院增設的病床,長遠看下來,我們地方真的很需要醫療資源重新合理來分配,最重要的是要重新劃分次醫療區。
發言片段: 16
邱部長泰源:是的,我想劃分次醫療區的區域,就是希望能夠把資源分配讓民眾的醫療可近性能夠增加,而且能夠由各個醫院,整個由各級,從比較大的醫院到小的醫院,到基層醫療診所……
發言片段: 17
邱委員若華:部長,那桃園何時可以來做劃分?
發言片段: 18
邱部長泰源:我想我們已經先公布將會多設一個區,我們會去瞭解到整個要興建的,或者是已經通過的,整個來做一個檢討,我想我們這個部分檢討以後,我們再跟委員報告,我們共同來思考怎麼樣來充實這裡的醫療資源。
發言片段: 19
邱委員若華:同時,院長,可否請您回去就上開問題偕同桃園市政府,還有衛福部等相關單位共同討論符合桃園發展的對策,因為不能每一次政策都在邊緣性做修改。隨著我們人口高齡化,對於醫療的需求會更加深,桃園現在的情況也不是當初規劃次醫療區的情況,我們為什麼不一剛開始就把這個事情做到位,給我們桃園一個安身立命的好環境?可否請院長回去就本席提出的問題,像是重新劃設次醫療區,還有給八德人一個區域型的醫院來做討論,可以在兩個月內開會完畢嗎?
發言片段: 20
卓院長榮泰:剛剛部長已經承諾會跟委員,包括跟桃園市政府就實際需要進一步再去協商,大家能夠討論出一個最可行,而且是好的方法。
發言片段: 21
邱委員若華:兩個月內……
發言片段: 22
卓院長榮泰:馬上就進行。
發言片段: 23
邱委員若華:馬上就進行,好,謝謝,謝謝院長,再請提供本席書面資料。
發言片段: 24
邱部長泰源:我們會儘快進行。
發言片段: 25
邱委員若華:接下來我們看到弱勢兒童,還有青少年、弱勢兒少療育補助,院長,您知道早期療育和復健之間的分水嶺在哪嗎?
發言片段: 26
卓院長榮泰:請委員指教。
發言片段: 27
邱委員若華:6歲之前叫早期療育,6歲之後叫做復健。院長、部長,根據衛福部統計,臺灣的早期療育服務個案通報人數,我們從2011年起來看是逐步緩升,平均每年增加7%,2019年在疫情爆發之前,通報人數已經超過2萬5,000人了,2020還有2021因為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沒有明顯的波動,疫情解封之後,我們看到2022通報人數大幅上升,2023年通報的人數高達3萬4,781人,創下歷史的新高,跟疫情之前相比成長逾3成。
我們桃園對於早療已經做了很多努力,像是跟家長加強宣導早期療育的重要性,但是院長,我現在想跟您探討的是關於弱勢青少年,還有早期療育延續性的問題。當孩子超過6歲之後就會進入教育部的特教資源系統,但很多孩子雖然年紀已經超過6歲,他們還是有繼續復健的必要性,請問院長,你有注意過這個問題嗎?部長、院長。
發言片段: 28
卓院長榮泰:我們曾經接觸過很多早療的單位,包括在臺南各地,都有對這些早期發展比較遲緩的或是需要照顧的小孩子,做了很多學前的輔導工作。
發言片段: 29
邱委員若華:謝謝院長有關心到這個問題。我們這邊要來討論的是,針對特殊境遇的家庭,如果他們碰上有持續需要早療或是復健的孩子,家庭的負擔是非常沉重的,相信院長和部長都知道,也許執政者會說,如果他們有身心障礙手冊的話,他們可以來申請復康巴士,或是學校有特教資源,但是對於慢飛的孩子,他們從學校回到家之後,家長本身並沒有特教的專業,他們也不是職能治療師,他們沒有辦法自己來做教育跟訓練,只能送去醫療院所接受復健,對於弱勢家庭來說,不論是車馬費還是自費的項目,都是很沉重的!如果我們在青少年他們有成長進步空間的時候可以持續訓練的話,拉他們一把,往後可以替政府省下更多成本。院長、部長,您認同嗎?
發言片段: 30
邱部長泰源:報告委員,認同。而且我們除了早療的早期發現,我們現在的努力是早期發現,發現了進行早期治療以後,也連結到醫療機構,這個部分在量能方面,這幾年擴展得非常大,如果需要再怎麼改善,我們都願意把這些……因為這真的是很需要,不管是白天或者是下課以後,真的都很需要給他多一點照顧,他才能夠真的在社會上趕快恢復社會功能。
發言片段: 31
邱委員若華:因為我們現在看到針對弱勢家庭,還有特殊境遇家庭,本席有請教臺北市政府,他們有施行這個政策,一年需要增加多少預算,我們得到的答案是兩百多萬元,其實兩百多萬元並不算高,可是如果我們來支持他們,可以讓特殊境遇的慢飛兒家庭有希望,並給予他們最及時的幫助。院長,這樣的德政,我們是否可以全國統一施行?
發言片段: 32
卓院長榮泰:我請衛福部去瞭解一下,如果是這樣的經費可以幫助很多的人,那政府該投入的政府投資、社會投資是絕對值得的,我們往這個方向來做思考。
發言片段: 33
邱部長泰源:我們馬上來瞭解、來精進。
發言片段: 34
邱委員若華:是,再請部長回去做研究。
本席要說,對於資源比較集中的北臺灣都還需要這樣的補助,更何況是資源比較匱乏的其他偏鄉地區。這個制度一旦施行的話,可以有拋磚引玉的作用,其他的單位也可以陸續加入並且投入關注這樣的情況。
是否可請院長回去針對推動全國弱勢兒童還有少年醫療補助,讓6歲以上未滿18歲的弱勢兒少,也可以申請健保不給付、須自費發展遲緩療育的教育訓練費用?
發言片段: 35
卓院長榮泰:我不大瞭解這個……
發言片段: 36
邱部長泰源:可不可以請委員再……
發言片段: 37
邱委員若華:我們希望能夠推動弱勢兒童還有少年醫療補助,讓6歲以上未滿18歲的弱勢兒少,也可以申請健保不給付、須自費發展遲緩療育的教育訓練費用。
發言片段: 38
邱部長泰源:我想只要弱勢家庭需要幫忙,不管是在健保或者是在社福方面,應該都會給他最大的支持。
發言片段: 39
邱委員若華:希望衛福部這邊可以持續來做關注。
發言片段: 40
邱部長泰源:一定、一定。
發言片段: 41
邱委員若華:包括罕見疾病還有重大傷病的兒童。
發言片段: 42
邱部長泰源:對小孩子的照顧是我們的重中之重。
發言片段: 43
邱委員若華:OK,再拜託部長。
發言片段: 44
卓院長榮泰:我會請衛福部研議這個方式。
發言片段: 45
邱委員若華:好,謝謝。
接下來是有關遠距離醫療一條龍看診和領藥。院長,我們桃園雖然整體來說給人家交通方便的印象,但是桃園其實也有交通不便利的偏鄉,部長,您知道是哪裡嗎?我們桃園的偏鄉。
發言片段: 46
邱部長泰源:桃園的偏鄉?
發言片段: 47
邱委員若華:對,您知道是哪裡嗎?
發言片段: 48
邱部長泰源:請委員指教。
發言片段: 49
邱委員若華:是我們桃園的復興區,就是以前的復興鄉。
發言片段: 50
邱部長泰源:喔,復興。
發言片段: 51
邱委員若華:我們桃園市政府為了減緩偏鄉孕媽咪看診的不方便,辦了一個叫做線上看診app的遠端服務。因為山區的交通相當不方便,目前也沒有婦產科的專科醫師執業,我們山區內的孕(產)婦不容易接受良好的孕(產)期醫療照護和衛教,請問院長,您認為這個政策如何?遠端照護app。
發言片段: 52
卓院長榮泰:遠距醫療行為對偏鄉、原住民或是山區的地方都有它的實際需要,我們要增加它很多的相關設備,包括通訊的條件。
發言片段: 53
邱委員若華:我看了一下我們的全民健康保險遠距醫療給付計畫,專科門診遠距會診有以下7科:眼科、耳鼻喉科、皮膚科、心臟內科、胃腸科、神經內科、胸腔科,缺乏婦產科。院長,既然少子化是國安危機,為什麼沒有納入婦產科?
發言片段: 54
卓院長榮泰:這個可以讓衛福部研議,馬上當做一個檢討的方式把它納入。
發言片段: 55
邱部長泰源:因為桃園這個是有做IDS計畫還有遠距醫療的計畫,所以它應該是所有需要的都可以來做,如果其他的地方有需要加強科別的話,我想這個都是應該要做的。
發言片段: 56
邱委員若華:那再請部長納入。謝謝。
發言片段: 57
邱部長泰源:好,謝謝。
發言片段: 58
邱委員若華:謝謝主席、謝謝部長和院長。
發言片段: 59
主席:好,謝謝邱委員、謝謝院長。
下一位請涂權吉委員質詢。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182
meet_id 院會-11-1-21
speakers ["江啟臣","王定宇","黃國昌","羅明才","吳琪銘","葉元之","邱若華","楊曜","羅智強","黃健豪","盧縣一","蘇清泉","林國成","李昆澤","羅廷瑋","陳培瑜","林月琴","游顥","王正旭","林淑芬","涂權吉"]
page_start 93
meetingDate ["2024-07-09"]
gazette_id 1136601
agenda_lcidc_ids ["1136601_00005","1136601_00006"]
meet_name 立法院第11屆第1會期第21次會議紀錄
content 施政質詢 對行政院院長報告施政方針繼續質詢─ 詢答完畢─
agenda_id 1136601_0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