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倩綺 @ 第11屆第2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3次全體委員會議
時間:
0
Start Time | End Time | Text |
---|---|---|
00:00:00,269 | 00:00:28,942 | 第一位林倩綺委員質詢主席還有各位立院同仁還有我們這個國科會相關單位的這個夥伴們大家早安大家好那現在開始我的質詢時間那我就開始了好那我就先請主委好有請吳主委 |
00:00:33,021 | 00:00:49,781 | 林委員好主委好我們知道很高興今天聽到國科會在近期的這樣一個業務報告那我這邊延續幾個長期有被提醒跟我關心的一些議題那第一個部分我先提醒一下主委 |
00:00:50,782 | 00:01:05,893 | 國科會設立了一個初衷跟目的就是不計產出的現實利益而專注於學術研究那我相信您對這點應該我們都很有共識您也希望在比較少的一些干擾下能夠讓學術研究獨立那這樣對我們整體的科學發展 |
00:01:07,874 | 00:01:34,355 | 及學術的量能應該是比較正面的所以我這邊首先先提一個長期一直有被反映的問題但是我不知道會內這邊怎麼樣看待這個問題所以今天我就討論一下在國科會對於學術研究的投入資源在學校的部分有一些分配不太均勻的現象 |
00:01:36,437 | 00:02:01,028 | 所以公私立學校的這個資源分配已經對不起請回到前一張一個重點就是分配不均那第二個是影響了學術研究的一個平衡發展所以請主委在我今天也幫會內做了一下功課我們就去年的一些數據來探討好不好好謝謝接下來這只是去年的數據這個國科會當年在核定 |
00:02:06,171 | 00:02:23,229 | 公立大學接觸上有7256件施立大學2701件光是這個數據裡面我們看到它的比例就很值得思考公立大學的受補助案件是施立大學的2.69倍 |
00:02:24,750 | 00:02:50,962 | 但是應該你們的這個公立大學跟私立大學的數據那公立大學應該你們卜助差不多40幾所那私立大學有將近80所所以這個比例的這個我們在加權這樣子看似乎有很大的失衡所以這個區塊是不是請主委這邊來注意一下這個問題那如何解決它其實已經長久在學界裡面有被討論 |
00:02:52,443 | 00:02:55,325 | 在政策專案上公立大學有179件私立大學只有11件這也難怪連帶到的是教育部竟然現在讓私立大學再退場 |
00:03:21,084 | 00:03:21,224 | 接下來﹖ |
00:03:50,319 | 00:04:19,127 | 但是比較特殊的是在大學生的研究公立大學跟私立大學的這個失衡可能還沒有那麼高你看2000多件比1000多件所以這個會內是怎麼樣思考這樣一個補助的決策或者是你們在執行上到底是碰到了什麼問題這個可能待會要請主委很快的給我回應那另外吳大友講也是同樣的問題也就是公私立大學的失衡比例 |
00:04:20,644 | 00:04:38,455 | 導致大家認為在研究補助上的不公所以主委這件事情是不是先做個簡單的回應我非常佩服林委員的這個觀點我們的確我們在整體台灣的教育上面我們的資源投入是公立大學比私立大學還要多 |
00:04:39,615 | 00:05:05,244 | 那這個長期造成這個原因是因為我們對世紀大學從早期還有很多科技大學從這個職校到專科到技術學院到科技大學這個連串的這樣的這個過程改變了這個過程那原來是屬於教育型的這個大學的這個責任那這些教師長遠來講他們是投入在培育直接進入職場的 |
00:05:06,544 | 00:05:06,684 | 李卓人議員 |
00:05:28,624 | 00:05:48,613 | 主任在提升那主任提升不好意思這邊我可能就要打斷喔那個主委這邊會內補助基礎研究我其實後面還有一個數據但是我現在也沒時間先秀給你我們相較於而且是會內自己的資料我們相較於新加坡美國這一些國家其實相對是少的 |
00:05:49,173 | 00:06:12,699 | 這就跟您的夢有關了我們的確逐步在提升希望能夠培養更多將來可以對社會產生重大貢獻的研究所以剛才一個議題第一個是公私立大學的失衡而且會內應該與時俱進你們說的這個研究型教學型還有個型這20年來整個大學的教育產生了很大的變化我同意林委員所以為了補足那一點 |
00:06:18,140 | 00:06:45,972 | 我們現在除了在一些研究型的專案之外我們現在也對於能夠推動社會貢獻的一些專案也增加了不要忘記這個不計利益的一個研究的投入我知道就是在屬於剛剛提到的比較屬於私立大學科技特別是科技領域的我們希望他們貼近社會的這種研究我們會增加明年會增加謝謝林委員的這個提醒所以我期待會裡面能夠來好好探討 |
00:06:46,832 | 00:07:13,712 | 解決公私立大學長期研究不公平的這樣一個現象接下來我還是談一下還是很感謝主委在0520就職之後我們來的拜會讓我反映了原住民研究相關的這個問題所以個別型的問題就在當場主委就答應了非常感謝您接受本席的建議所以在個別型的這個研究上今年 |
00:07:14,272 | 00:07:36,193 | 已經確定有了那當然很多利益良好的政策跟方向常常在執行上可能就會產生了一些誤差跟偏誤那主委因為你們各個階層下去可能在執行上其實本來您覺得阿薩里而且您覺得這個部分是重要的但是執行上後來又給原住民的某一些限制所以上一回 |
00:07:36,913 | 00:07:37,693 | 主委,我想您可以去了解一下這個內容狀況 |
00:07:57,280 | 00:08:07,724 | 我相信您當場:當時我的建議您就promise應該是我們彼此在學界認為這件事情很簡單:而且應該是可以做的讓我們原住民: |
00:08:14,493 | 00:08:38,706 | 當然也聯繫到因為現在原住民的研究都在人文社會類那其實在中研院其實有研究過原住民的生命長度基本上是比一般平均在台灣社會是來的低的所以有沒有可能在原住民的研究裡面你們可以在各個不同領域去做個思考 |
00:08:39,606 | 00:08:58,142 | 其他領域當然像生命科學、自然科學等等。像什麼呢?來我給您看一個大佬的研究。這個大佬裡面其實有一個區塊應該是海馬回。海馬回就有一個族群的記憶。某種程度或許在其他的領域可以鼓勵這樣子的一個研究。 |
00:08:58,843 | 00:08:58,863 | 委員會長 |
00:09:21,124 | 00:09:21,244 | 謝謝林委員 |
00:09:46,581 | 00:09:47,202 | 主委請回 |
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38
發言片段: 0 |
---|
林委員倩綺:(9時12分)主席、各位立院同仁、國科會相關單位的夥伴們,大家早安、大家好!我就先請主委。 |
發言片段: 1 |
主席:有請吳主委。 |
發言片段: 2 |
吳主任委員誠文:林委員好。 |
發言片段: 3 |
林委員倩綺:主委好。我很高興今天聽到國科會提出近期的業務報告,我延續幾個長期有被提醒跟我關心的一些議題。第一個部分,我先提醒一下主委,國科會設立的初衷跟目的就是不計產出的現實利益而專注於學術研究,我相信對於這點我們應該都很有共識。 |
發言片段: 4 |
吳主任委員誠文:是。 |
發言片段: 5 |
林委員倩綺:你也希望在比較少的一些干擾下能夠讓學術研究獨立,這樣對我們整體的科學發展和學術的量能應該是比較正面的。所以我在這邊首先提出一個長期一直有被反映的問題,我不知道會內怎麼樣看待這個問題,所以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一下,國科會對於學術研究的投入資源在學校部分有一些分配不太均勻的現象,也就是說,公私立學校資源分配的一個重點就是分配不均,第二個是影響了學術研究的平衡發展。 |
我今天也幫會內做了一下功課,我們就去年的一些數據來探討。螢幕上這個圖表只是去年的數據,國科會當年核定學術研究的件數統計,我們拿公私立大學來講,公立大學件數上有7,256件,私立大學則是2,701件,光是這個數據裡面的比例就很值得思考,公立大學的受補助案件是私立大學的2.69倍。但是以公立大學跟私立大學的數據,公立大學你們補助差不多四十幾所,私立大學則有將近八十所,所以這個比例的部分,我們再加權來看,似乎有很大的失衡。這個區塊是不是請主委來注意一下,看看這個問題要如何解決?這個部分其實已經長久在學界裡面被討論,我不知道會內怎麼看這件事。 |
以下幾個數據我們很快的來看過,這個是你們在去年全部類型的核定件數,公立大學是5,925件,私立大學只有前者的三分之一而已;接下來在政策專案上,公立大學有179件,私立大學只有11件,這也難怪連帶到的是,教育部竟然現在讓私立大學在退場,你們給的資源也少,然後又訂定了一個讓大家無所從的教育政策。當然你們不是主要的業務單位,但是這連帶的間接也導致了這樣子的問題,所以你看179件跟11件,然後公立大學的數量大約是私立大學的二分之一,以這樣子的比例來看,我們都不用細算應該就可以看到失衡的狀況。但比較特殊的是,在大學生的研究計畫方面,公立大學跟私立大學的失衡可能還沒有那麼高,是二千多件比一千多件,所以會內是怎麼樣思考這樣一個補助的決策或者是你們在執行上到底是碰到了什麼問題?這個可能待會要請主委很快地給我回應。另外,吳大猷獎也是同樣的問題,也就是公私立大學的失衡比例,導致大家認為研究補助不公,所以主委,這件事情是不是先做個簡單的回應? |
發言片段: 6 |
吳主任委員誠文:我非常佩服林委員的這個觀點,的確,在整體臺灣的教育上面,我們的資源投入是公立大學比私立大學還要多,長期造成這個原因是因為我們對私立大學,還有很多科技大學,從職校到專科到技術學院到科技大學這一連串改變的過程,原來是屬於教育型大學的責任,這些教師長遠來講,他們是投入在培育直接進入職場的這些學生。國科會的任務本來是要補助做科研的這種工作計畫,現在的確是會造成比較屬於研究型的大學拿到計畫的可能性會比較高。因為就剛剛委員所提的,我們補助基礎研究的預算一直是逐年在提升,逐年提升…… |
發言片段: 7 |
林委員倩綺:主委,不好意思,這邊我可能就要打斷了,會內補助基礎研究的部分,我其實後面還有一個數據,但是我現在也沒時間先秀給你看,我們相較於…… |
發言片段: 8 |
吳主任委員誠文:逐年提升,但是…… |
發言片段: 9 |
林委員倩綺:而且是會內自己的資料,我們相較於新加坡、美國這些國家,其實相對是少的,這就跟您的夢有關了,對不對? |
發言片段: 10 |
吳主任委員誠文:對,我們的確逐步在提升,希望能夠培養更多將來可以對社會產生重大貢獻的研究。 |
發言片段: 11 |
林委員倩綺:好的,所以剛才一個議題,第一個是公私立大學的失衡…… |
發言片段: 12 |
吳主任委員誠文:我知道。 |
發言片段: 13 |
林委員倩綺:而且會內應該要與時俱進,你們說的這個研究型、教學型,還有各型,這二十年來整個大學的教育產生了很大的變化,會裡的速度可能要很快的趕上,我提一個建議啦…… |
發言片段: 14 |
吳主任委員誠文:我同意,所以為了補足那一點,我們現在除了在一些研究型的專案之外,我們對於能夠推動社會貢獻的一些專案也增加了,我在下年度的預算…… |
發言片段: 15 |
林委員倩綺:不要忘記不計利益的研究的投入…… |
發言片段: 16 |
吳主任委員誠文:我知道,就是剛剛提到的,比較屬於私立大學,特別是科技領域的,我們希望他們貼近社會的這種研究明年會增加,謝謝林委員的提醒。 |
發言片段: 17 |
林委員倩綺:好,謝謝,所以我期待會裡面能夠好好探討跟解決公私立大學長期研究不公平這樣的現象,好不好? |
發言片段: 18 |
吳主任委員誠文:好的,我們會努力。 |
發言片段: 19 |
林委員倩綺:接下來,我還是談一下,還是很感謝主委在520就職之後過來拜會,我反映了原住民研究相關的問題,個別型的問題當場主委就答應了,…… |
發言片段: 20 |
吳主任委員誠文:有,我們已經增加了。 |
發言片段: 21 |
林委員倩綺:非常感謝您接受本席的建議,所以在個別型的研究上,今年已經確定有了…… |
發言片段: 22 |
吳主任委員誠文:已經增加了。 |
發言片段: 23 |
林委員倩綺:對。當然,很多立意良好的政策跟方向,常常在執行上可能就會產生了一些誤差跟偏誤。你們各個階層下去,本來您很「阿莎力」,而且您覺得這個部分是重要的,但是執行上後來又給原住民某一些限制,所以上一回那位處長在這邊跟您說,原住民的個別型限制會成為未來整合型限制的先期研究,其實某種程度又框住了我們的方向。我建議是不是可以很阿莎力的個別就個別,不要再給我們用一些框架限制住。主委,我想您可以去了解一下相關的內容狀況,好不好?我相信當時我的建議您就promise…… |
發言片段: 24 |
吳主任委員誠文:是、是。 |
發言片段: 25 |
林委員倩綺:在學界我們都認為這件事情很簡單,而且應該是可以做的。 |
發言片段: 26 |
吳主任委員誠文:不必要的限制我們會把它拿掉。 |
發言片段: 27 |
林委員倩綺:是的、是的,讓原住民有自由發展的空間。 |
發言片段: 28 |
吳主任委員誠文:是,謝謝。 |
發言片段: 29 |
林委員倩綺:當然也聯繫到因為現在原住民的研究都在人文社會類,其實中研院有研究過原住民的生命長度,基本上是比一般臺灣社會的平均來得低,所以有沒有可能在原住民的研究裡面,你們可以在各個不同領域去思考?其他領域像是生命科學、自然科學等等,像什麼?我給您看大腦的研究,大腦裡面有一個區塊是海馬迴,海馬迴就有族群的記憶,某種程度或許在其他的領域可以鼓勵這樣子的研究,很確切的,像是這樣子的研究。感謝您剛才在個別型研究給的空間,但是在其他研究上,都希望我們有角色,所以最後我給您具體的原住民研究相關建議:第一個,原住民研究參與的主體性,我們知道常常在研究的角色跟參與度上,原住民某種程度經常被動,還有在整合型計畫的決策機制跟審核流程,也請主委多加注意,最重要的是對原住民有發展的、在科研部分也有角色的研究,我覺得會裡可以思考來增重它的比例,好嗎? |
發言片段: 30 |
吳主任委員誠文:好,謝謝林委員。 |
發言片段: 31 |
林委員倩綺:以上跟主委探討,謝謝。 |
發言片段: 32 |
主席:謝謝林倩綺委員,主委請回。 |
發言片段: 33 |
主席(林委員倩綺代):接下來請萬美玲委員。 |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 428 |
---|---|
meet_id | 委員會-11-2-22-3 |
speakers | ["萬美玲","林倩綺","洪孟楷","柯志恩","陳培瑜","張雅琳","陳秀寳","林宜瑾","郭昱晴","范雲","吳沛憶","葛如鈞","葉元之","吳春城","王定宇","鍾佳濱","羅廷瑋","羅智強","陳冠廷","張嘉郡","邱志偉"] |
page_start | 375 |
meetingDate | ["2024-10-09"] |
gazette_id | 1138101 |
agenda_lcidc_ids | ["1138101_00012"] |
meet_name | 立法院第11屆第2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3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
content | 邀請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主任委員吳誠文列席報告業務概況,並備質詢 |
agenda_id | 1138101_000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