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昱晴 @ 第11屆第2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3次全體委員會議

時間: 0
Start Time End Time Text
00:00:02,058 00:00:06,607 謝謝主席 主席早安 有請主委好 我們有請吳主委
00:00:11,445 00:00:30,775 各位早安我想這次這個山頭和颱風才剛剛過那記得我在上個會期的時候其實我有特別到了這個我們的這個防災中心去做一個考察那記得在今年的年中就是黃仁勳他有特別在這個他的演講上面有特別提到其實講到這個S2這個氣候數位的暖身這個雲端的一個平台
00:00:37,998 00:01:04,108 對於將來的防災或者是說在跟台灣的這個中央氣象署來合作的部分其實是有一些進程跟發展的那我們也知道其實從2018年到這個2021年我們其實有把這個中央氣象署其實有把這樣子的一個數據是提供給這個二次數那之前其實我曾經問過國科會就是目前我們運用的範圍有多大那再來就是我們的這部分的一個運用的一個進程又有多少
00:01:04,507 00:01:05,388 目前成效如何?
00:01:18,824 00:01:42,791 你好,我想22裡頭有一個軟體叫CODIF,現在提供給我們免費使用,所以我們這一次的這些所有預警的東西都有依照他的東西來做,那說實在非常的快速,說實在也非常的精準,所以對我們的防災的這些預警資料非常有用,謝謝。那這一次在這個山頭颱風當中其實扮演了什麼樣的一個重要角色?
00:01:43,311 00:02:02,295 其實我們在尤其是10月3日我們提出了這些全國的預警大概有9個縣市71個鄉鎮我們全部提出來也就是利用這一套的這些算例把它做出來所以有很多的淹水地方包括北部地區我們在13日的早上在10月3日的早上9點半10月3日的下午3點鐘我們持續的發布全國所有的淹水地區的警戒了
00:02:12,797 00:02:31,582 拜託這個部分其實不是只有運用在氣候啦將來其實可以運用在很多的比方說像文物的一個修復或者是其他的一些產業其實都可以用到相關的而且我們也跟氣象署一起合作啊那這些資料我們都彼此有分享所以大概相當的不錯我們期待他更有發揮更多的這個
00:02:32,540 00:02:32,860 委員會主任委員會主任委員會主任
00:02:57,587 00:03:12,104 從2013年到2023年其實近10年有37家的大專院校跟研究的機構總共有178位博士級的研究人員他已經連續接受了延攬的補助10到22次
00:03:13,746 00:03:39,273 那其中這178當中的123人他是從2013年補助到現在那我們知道其實這個計畫通常是講的是比較短程的齁那但是呢這些研究員其實拿了補助做了計畫但是後來這123人並沒有投入相關的產業也沒有在學界任職也沒有在研究機構轉正那
00:03:41,253 00:03:58,134 國科會這個部分對於這個人才的投入產業界還有他們最後其實還要繼續會不會就是一直這樣子短期的這個補助下去但他沒有真正的進入到產業界這對我們來講其實是不是人才的培育方面應該要有更嚴厲的一個
00:04:01,336 00:04:26,130 謝謝郭委員的提醒這個現象有部分的原因是因為部分的那種領域培養的博士生過剩了過剩找不到適當的工作所以他就留在學校當作博士或研究人員那部分還有一些是有問題就是學校沒有積極來協助這些博士或研究人員來發展他們的生涯那我們現在也
00:04:26,690 00:04:53,900 在上個會期委員提醒以後我們也做了一些辦法的這個修訂希望將來在申請國會補助的所有這些用人的單位我們希望他們也要協助這些博士或研究人員能夠適度的發展他的生涯不要只是當做一般的這個行政工作或者是學生那個只是像學生來協助研究工作這樣子而已希望能夠輔導他們協助他們找到適當的這個正式的這個職業的發展
00:04:56,021 00:04:59,764 對,因為他們做了這麼多的研究,有的甚至已經是補助了10次以上,最多還有到22次的,也就是說他一直在做短期的這個計畫,他沒有投入產業其實是浪費人才啊。
00:05:21,618 00:05:45,368 的確不合理對好好那這個部分可能真的要國科會這邊後續可能還是要再繼續再追一下好謝謝好那另外呢我想提到的就是我們的國科會就是在這個新創團隊留在臺灣發展的部分這個部分成效我想要來請教一下下那從這個2018年其實我們創立了這個臺灣科技新創基地TTA
00:05:49,830 00:06:14,560 那積極引進了這個國外有很多的這個投資型而且這個包含一些所謂的頂尖加速器的一個進駐那到了2023年累積總共培育了849家的新創團隊希望能夠提升相對的提升跟台灣的合作提升這個台灣的新創產業在國際的市場當中的一個成長但是我們收到的資料
00:06:15,000 00:06:39,491 只有國外的部分我們看到最後呢從原本的3996再加上能夠留在台灣成立新創公司的只剩下91間最後其實它的比例是23%左右只剩下然後另外還有十幾家是沒有的那這是國外的資料那為什麼國內我們反而掌握不到從107年到108年到112年全部掌握不到
00:06:49,275 00:07:08,645 委員這個數字是審計部跟我們所取的資料那其實國內團隊幾乎都有成立公司所以在453家都有那當時他是focus在國外的團隊部分留台比例有多少那因為國外團隊有些來他沒有在台灣設立公司但是也受我們TTA的輔導所以在依照審計部給我們的這個定義當中我們是沒有把它納入計算
00:07:09,665 00:07:33,584 所以國內的反而我們沒有計算,國外的有計算?國內的其實都是公司的,它有成立公司。哦,它是原本就是公司。就是國內都沒有問題啊,所以審計部沒有要這個資料。但是國內其實登記廢紙的公司也有高達35家欸,所以這個部分到底我們這個就是留台新創或者是在國內的這個新創的發展率成效到底算好還是不好啊?
00:07:36,387 00:07:49,184 報告委員,其實新創本身就是一個高風險的團隊,所以本來他...因為我們每年幾乎我們看過那個數字其實每年的預算將近都是7億每一年幾乎對,因為我們有各式各樣的基金
00:07:49,344 00:07:50,524 科技新創團隊存活率相對是比較高的
00:08:16,033 00:08:43,852 我們希望有一個比較正確的數字不要說國外有我們國內自己掌握不到我們再把資料補給委員最後一點點時間我想科技重鎮其實南北我們都要均衡我們人才的培育其實真的目前看到還有所謂的要北上招募邀請南漂這樣子的一個狀況目前這個部分我們到底人才培育在學校端的部分國科會這邊後續到底準備好了沒
00:08:46,073 00:09:09,483 我們過去的確高科技產業的發展是以北部為主所以相關的比較高階的研發人力會北漂那這個狀況賴總統也非常關心所以他提出均衡台灣那國科會在這個我們新年度114年的這個計畫裡面提出了這個智慧科技大南方產業生態系
00:09:10,503 00:09:10,963 主席、主委
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417

發言片段: 0
郭委員昱晴:(10時31分)謝謝主席,主席早安,有請主委。
發言片段: 1
主席:我們有請吳主委。
發言片段: 2
吳主任委員誠文:郭委員好。
發言片段: 3
郭委員昱晴:主委早安。這次山陀兒颱風才剛剛過,記得我在上個會期的時候,有特別到了防災中心去考察,還記得在今年的年中,黃仁勳在他的演講上面有特別提到Earth-2氣候數位孿生雲端平臺,對於將來的防災或者是跟臺灣的中央氣象署合作的部分,其實是有一些進程跟發展的。我們也知道,從2018年到2021年,中央氣象署有把這樣的數據提供給Earth-2,之前我曾經問過國科會,目前我們運用的範圍有多大,再來這部分運用的進程又有多少,將來是不是可以運用在更廣泛的產業界?這個部分我請主委回應。
發言片段: 4
吳主任委員誠文:我們已經開始在用了。
發言片段: 5
郭委員昱晴:是,目前成效如何成效?
發言片段: 6
吳主任委員誠文:成效我請陳主任來報告一下。
發言片段: 7
郭委員昱晴:好。
發言片段: 8
陳主任宏宇:委員你好。Earth-2裡頭有一個軟體叫CorrDiff,現在它提供給我們免費使用,所以我們這一次所有預警的東西都有依照它的東西來做,說實在非常的快速、也非常的精準,所以對防災的預警資料非常有用,謝謝。
發言片段: 9
郭委員昱晴:這次在山陀兒颱風當中,扮演了什麼樣的重要角色?
發言片段: 10
陳主任宏宇:尤其是10月3號,這些全國的預警大概有9個縣市、71個鄉鎮,我們全部提出來,也就是利用這一套的算力把它做出來,所以有很多的淹水地方包括北部地區,我們在10月3號早上9點半、10月3號下午3點鐘,持續的發布全國所有淹水地區的警戒。
發言片段: 11
郭委員昱晴:我想這個部分不是只有運用在氣候,將來其實可以運用在很多的,比方像文物的修復或者是其他產業,都可以用到相關的技術。
發言片段: 12
陳主任宏宇:而且我們也跟氣象署一起合作,這些資料我們都有彼此分享,所以相當的不錯,謝謝。
發言片段: 13
郭委員昱晴:好,我們期待它更有發揮,將來運用在更多的產業上面。
發言片段: 14
陳主任宏宇:是。
發言片段: 15
郭委員昱晴:好,接下來我想要針對國科會,其實我們每年投入了很多人力在科研人才的部分,我們可以看到,不管是在培育或者延攬或者獎助這些科技人才的預算,都是相當可觀的。從2013年到2023年,近10年有37家的大專院校跟研究的機構,總共有178位博士級的研究人員,他們已經連續接受了延攬補助10到22次,其中178人當中的123人是從2013年補助到現在。我們知道其實這個計畫通常講的是比較短程的,這些研究員拿了補助、做了計畫,但是後來這123人並沒有投入相關產業,也沒有在學界任職,也沒有在研究機構轉正,國科會會不會就是一直這樣子短期的補助下去?他們卻沒有真正的進入到產業界,這對我們來講,是不是在人才的培育方面,應該要有更嚴密的配套措施?
發言片段: 16
吳主任委員誠文:是,謝謝郭委員的提醒,這個現象有些原因是部分領域培養的博士生過剩,找不到適當的工作,所以他就留在學校當作博士後研究人員;而還有一些是有問題,就是學校沒有積極來協助這些博士後研究人員發展他們的生涯。在上個會期委員提醒以後,我們現在也做了一些辦法的修訂,希望將來申請國科會補助的所有用人單位,也要協助這些博士後研究人員能夠適度發展他的生涯,不要只是當作一般的行政工作人員或者只是像學生來協助研究工作這樣子而已,希望能夠輔導他們、協助他們,找到適當、正式的職涯發展。
發言片段: 17
郭委員昱晴:不是將來,我覺得這個部分是從現在就已經要開始!
發言片段: 18
吳主任委員誠文:現在我們已經改了,辦法已經修改了。
發言片段: 19
郭委員昱晴:是。
發言片段: 20
吳主任委員誠文:所以從下年度的申請案,我們一定會按照新的規範來執行。
發言片段: 21
郭委員昱晴:對,因為他們做了這麼多的研究,有的甚至已經是補助了10次以上,最多還有到22次的……
發言片段: 22
吳主任委員誠文:是。
發言片段: 23
郭委員昱晴:也就是他一直在接受補助,一直在做短期的計畫,但沒有投入產業,其實是浪費人才啊!
發言片段: 24
吳主任委員誠文:這的確不合理,對,謝謝委員。
發言片段: 25
郭委員昱晴:好,這個部分可能國科會後續真的還是要再繼續追一下啦!
發言片段: 26
吳主任委員誠文:好,謝謝。
發言片段: 27
郭委員昱晴:好,另外我想提到的就是國科會在新創團隊留在臺灣發展的部分,這個部分的成效我想要來請教一下下,從2018年我們創立了臺灣科技新創基地TTA,積極引進了國外很多投資型團隊,包含一些所謂頂尖加速器的進駐。到了2023年,累積總共培育了849家的新創團隊,希望能夠相對的提升跟臺灣的合作,提升臺灣的新創產業在國際市場中的成長,但是我們收到的資料只有國外的部分,我們看到最後從原本的396,再加上能夠留在臺灣成立新創公司的只剩下91間,最後其實它的比例是只剩下百分之二十三左右,另外還有十幾家是沒有的,這是國外的資料。那為什麼國內我們反而掌握不到?從107年、108年到112年全部都掌握不到,這個部分的數字是不是可以好好解釋一下?
發言片段: 28
吳主任委員誠文:我請處長來報告一下。
發言片段: 29
郭委員昱晴:是。
發言片段: 30
許處長增如:謝謝委員,這個數字是審計部跟我們索取的資料……
發言片段: 31
郭委員昱晴:對。
發言片段: 32
許處長增如:其實國內團隊幾乎都有成立公司,所以453家都有,當時它是focus在國外的團隊留臺比例有多少,因為國外團隊有些來卻沒有在臺灣設立公司,但是也受我們TTA的輔導,所以依照審計部給我們的定義當中,我們是沒有把它納入計算。
發言片段: 33
郭委員昱晴:所以國內的反而我們沒有計算,國外的有計算?
發言片段: 34
許處長增如:國內的其實都是公司,它有成立公司。
發言片段: 35
郭委員昱晴:它是原本就是公司?
發言片段: 36
吳主任委員誠文:就是國內都沒有問題,所以審計部沒有要這個資料。
發言片段: 37
郭委員昱晴:但是國內登記廢止的公司也有高達35家耶!所以留臺新創或者是在國內新創的發展率,成效到底算好還是不好啊?
發言片段: 38
許處長增如:報告委員,其實新創本身就是高風險的團隊啦!所以本來……
發言片段: 39
郭委員昱晴:因為我看過那個數字,其實我們每年的預算都是將近七億,每一年喔,幾乎喔!
發言片段: 40
許處長增如:對,因為我們有各式各樣的計畫,七億不是光TTA,包括我們有補助教授成立科研創業計畫。科研創業計畫的部分,我們每年兩梯增案大概有四十個團隊,那個部分補助大概有三億多;另外還有TTA,還有像FITI競賽各方面的經費在一起。因為新創本身就有失敗率目前我們掌握這個數字跟中小企業處統計的存活率來說,科技新創團隊存活率相對是比較高的。
發言片段: 41
郭委員昱晴:好,我們希望有一個比較正確的數字,不要說國外有,但我們國內自己掌握不到,這個部分就沒有辦法繼續follow下去。
發言片段: 42
吳主任委員誠文:好,我們再把資料補給委員。
發言片段: 43
郭委員昱晴:是。好,最後一點點時間,科技重鎮其實南北都要均衡,目前看到人才培育還有所謂的要「北上招募,邀請南漂」這樣的狀況。目前人才培育在學校端的部分,國科會後續到底準備好了嗎?
發言片段: 44
吳主任委員誠文:過去的確高科技產業的發展是以北部為主,所以比較高階的研發人力會北漂,對這個狀況賴總統也非常關心,所以他提出均衡臺灣,國科會在新年度、114年的計畫裡面提出了智慧科技大南方產業生態系,所以會儘量在南部也建立跟……
發言片段: 45
郭委員昱晴:因為現在在南部有很多所謂的科技重鎮開始發展,所以其實南部也需要,希望這些人才能夠就近,投入這樣的工作。
發言片段: 46
吳主任委員誠文:對,同意,所以我們會積極來做這個事情。
發言片段: 47
郭委員昱晴:要加油,好嗎?
發言片段: 48
吳主任委員誠文:好,謝謝。
發言片段: 49
郭委員昱晴:謝謝。
發言片段: 50
吳主任委員誠文:謝謝委員。
發言片段: 51
郭委員昱晴:謝謝主席、謝謝主委。
發言片段: 52
主席:好,謝謝郭昱晴委員。
接下來我們有請張嘉郡委員、張嘉郡委員、張嘉郡委員不在。
好,接下來我們有請范雲委員質詢。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428
meet_id 委員會-11-2-22-3
speakers ["萬美玲","林倩綺","洪孟楷","柯志恩","陳培瑜","張雅琳","陳秀寳","林宜瑾","郭昱晴","范雲","吳沛憶","葛如鈞","葉元之","吳春城","王定宇","鍾佳濱","羅廷瑋","羅智強","陳冠廷","張嘉郡","邱志偉"]
page_start 375
meetingDate ["2024-10-09"]
gazette_id 1138101
agenda_lcidc_ids ["1138101_00012"]
meet_name 立法院第11屆第2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3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content 邀請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主任委員吳誠文列席報告業務概況,並備質詢
agenda_id 1138101_0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