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麗華Saidhai Tahovecahe @ 第11屆第2會期經濟委員會第6次全體委員會議

時間: 0
Start Time End Time Text
00:00:07,446 00:00:08,407 謝謝主席 有請部長 請陳部長
00:00:18,023 00:00:39,395 部長好前天我看到一則有關公糧的新聞我相信應該您也知道就是有農會的理事長呢他利用人頭農民去申報公糧然後去用較低的成本買這個稻穀充當公糧繳納之後賺取那個價差那為什麼
00:00:42,717 00:01:11,184 其實理由很簡單嘛殺頭生意有人做所以這個部分農民他繳交公糧的意願高就是因為我們公糧的價格比較好也引發我們的政府大概平均這些年每一年將近120億去辦理公糧收購那當然我們不是去反對這樣的事但是我們會這樣子做是因為他的本
00:01:11,544 00:01:11,884 小米、油芒、紅梨、樹豆
00:01:30,012 00:01:54,073 那這些呢 在我們原住民來講都是我們的主食你可以看得到 豐收 然後納入糧倉供給一年的所需可是 我現在要問的就是你的公糧 不是我的公糧欸我要請教一下部長為什麼水稻要叫公糧原住民的這些主食要叫雜糧
00:01:56,598 00:02:13,089 委員報告那個公糧的公的意思就是說由公部門去收購的糧的稻米叫做公糧那其實在學名上面沒有所謂的公糧這個字但是雜糧是通指其他的這些暗做的那我就是要我就是要講
00:02:14,770 00:02:41,665 你看看我們原住民齁你看生番熟番連吃的東西也有歧視矮化的意思但是我不是說因為這是歷史的成因歷史的成阿那山地平地化的過程中我們除了喪失領土除了喪失生活方式喪失文化語言你看連我們吃的東西都也可以喪失欸這很了不起欸
00:02:44,125 00:03:08,611 我請部長您看一下當然我這個圖做得不好我要講的是說你看我們主要在輔導稻作的時候當然很漂亮可是台灣是一個多元文化而且我們講究生物多樣性如果這樣的一個農田有紅梨 有樹稻 有小米 有等等等
00:03:10,063 00:03:26,774 我現在就是想要請教一下我們的水稻有政府來輔導那請教一下原住民的作物也需要輔導啊 有做輔導嗎 部長
00:03:28,052 00:03:54,467 我想我們對原住民的輔導其實有不同的面向從技術端就是將原住民原來的技術做一些改良而已就是依照他的地景跟他的文化那這個部分我們在所謂的改良場有一個團隊我們就是原力團隊那那個原力團隊就是針對原住民部落的在地的這些作物去處理那第二個部分就是後端的市場的媒合那是更重要的
00:03:55,847 00:04:12,452 紅藜在大概6、7年前曾經崩盤那那個部分就是有一些刻意的外面的商人進去做炒作所以我們一直不希望用這樣的方式我們希望說後端有市場前端才種植的這樣連結那現在做得好嗎
00:04:15,633 00:04:26,023 我想現在慢慢的特別是在針對有一些原住民剝落包括小米那我跟部長說齁其實我要講的是說我們這種是點滴式的輔導阿你應該清楚我在講什麼是我了解人民會也好農糧署也好水保署也好對有在協助但是點滴式的輔導
00:04:38,530 00:04:58,057 他不是長期 不是永續 不是全盤所以我在這邊其實是要講另外一個問題因為你看這個是東埔那個地方在做小米的富裕可是我們發現我們好多的小米在富裕的時候竟然是由美國的總原庫帶回來的這是蠻悲哀的一件事情
00:05:02,078 00:05:22,412 難道原住民族想要在自己的土地用自己的方式種自己的作物有那麼困難嗎我們現在花很多錢在附贈我們的語言但是我們有很多的東西需要附贈回來因為那個才是真正符合在地我們所需要的這些所以呢我們原民會
00:05:23,493 00:05:43,002 我們會有一個原住民族傳統生物多樣性知識保護條例的草案那到時候他有寫要跟本會要找中央農業主管機關一起來做我們等好久了這個躺在那邊十幾年了到現在都還沒有出來那我不曉得說部長您的態度如何
00:05:43,942 00:05:44,062 委員會主席
00:06:14,062 00:06:42,641 因為總統說要讓所有的轉型正義要走入各部會去落實這個就是一個具體的轉型正義對不對我希望回到剛才的那個圖片我們的山林我們的田野它是生物多樣性的它是美麗多元的我們台灣配得這樣的風景好不好那我相信農業部部長您絕對有這樣的能力帶領大家可以嗎
00:06:43,543 00:06:45,092 好 謝謝部長 謝謝主席
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1536

發言片段: 0
伍麗華Saidhai Tahovecahe委員:(14時2分)謝謝主席,有請部長。
發言片段: 1
主席:請陳部長。
發言片段: 2
陳部長駿季:委員好。
發言片段: 3
伍麗華Saidhai Tahovecahe委員:部長好。前天我看到一則有關公糧的新聞,我相信應該您也知道,就是有農會的理事長利用人頭農民去申報公糧,然後用較低的成本買稻穀充當公糧繳納之後賺取價差,為什麼?其實理由很簡單嘛!殺頭生意有人做!所以這個部分,農民繳交公糧的意願高就是因為我們公糧的價格比較好,也引發政府大概這些年平均每一年將近120億去辦理公糧收購,當然我們不是反對這樣的事,但是這樣子做的源頭是因為國內稻米供過於求。所以我在這個地方其實是要就教一個問題,請部長看一下,我相信您都念得出這些稻作的名稱──小米、油芒、紅藜、樹豆,這些在我們原住民來講,都是我們的主食,你可以看得到──豐收,然後納入糧倉,供給一年的所需!可是我現在要問的就是你的公糧不是我的公糧,我要請教一下部長,為什麼水稻要叫公糧,原住民的這些主食要叫雜糧?
發言片段: 4
陳部長駿季:跟委員報告,那個公糧的「公」的意思就是由公部門去收購的稻米叫做公糧。
發言片段: 5
伍麗華Saidhai Tahovecahe委員:是。
發言片段: 6
陳部長駿季:其實在學名上面沒有所謂的「公糧」這個字,但是雜糧是通指其他這些旱作物。
發言片段: 7
伍麗華Saidhai Tahovecahe委員:好。那我就是要講,你看看我們原住民─生番、熟番,連吃的東西也有歧視矮化的意思,但這是歷史的成因、歷史的沉痾,山地平地化的過程中我們除了喪失領土、除了喪失生活方式、喪失文化語言,你看,連我們吃的東西也都可以喪失,這很了不起!我請部長您看一下,當然我這個圖做得不好,我要講的是,我們主要在輔導稻作的時候很漂亮,可是臺灣是一個多元文化,而且我們講究生物多樣性,如果這樣一個農田有紅藜、有樹豆、有小米、有等等等,我覺得這個畫面很漂亮,有何不可?我現在就是想要請教一下,我們的水稻有政府來輔導,請教一下,原住民的作物也需要輔導啊,有做輔導嗎?部長。
發言片段: 8
陳部長駿季:我想我們對原住民的輔導其實有不同的面向,從技術端,就是將原住民原來的技術做一些改良而已,依照它的地景跟它的文化,這個部分我們在所有改良場有一個團隊,就是原力團隊,那個原力團隊就是針對原住民部落的在地作物去處理。第二個部分就是後端市場的媒合,那是更重要的。如果委員記得,紅藜大概在6、7年前……
發言片段: 9
伍麗華Saidhai Tahovecahe委員:崩盤!
發言片段: 10
陳部長駿季:曾經崩盤。那個部分就是有一些外面的商人刻意進去炒作。
發言片段: 11
伍麗華Saidhai Tahovecahe委員:是。
發言片段: 12
陳部長駿季:所以我們一直不希望用這樣的方式,我們希望說後端有市場,前端才種植,這樣的連結。所以這個部分……
發言片段: 13
伍麗華Saidhai Tahovecahe委員:那現在做得好嗎?
發言片段: 14
陳部長駿季:我想現在慢慢的,特別是針對有一些原住民部落,包括小米、藜麥的部分……
發言片段: 15
伍麗華Saidhai Tahovecahe委員:其實我要講的是,我們這種是點滴式的輔導,你應該清楚我在講什麼。
發言片段: 16
陳部長駿季:是,我了解。
發言片段: 17
伍麗華Saidhai Tahovecahe委員:原民會也好,農糧署也好,水保署也好,對!有在協助!但是點滴式的輔導,它不是長期、不是永續、不是全盤。所以我在這邊其實是要講另外一個問題,你看這個是東埔那個地方在做小米的復育,可是我們發現好多小米在復育的時候,竟然是由美國的種源庫帶回來的,這是滿悲哀的一件事情,難道原住民族想要在自己的土地用自己的方式種自己的作物,有那麼困難嗎?我們現在花很多錢在復振我們的語言,但是我們有很多東西需要復振回來,因為那個才是真正符合在地我們所需要的這些。所以原民會會有一個原住民族傳統生物多樣性知識保護條例的草案,條例有寫到本會要找中央農業主管機關一起來做,我們等好久了,這個躺在那邊十幾年了,到現在都還沒有出來,我不曉得部長您的態度如何?
發言片段: 18
陳部長駿季:我想我絕對支持用這樣的方式,我跟委員報告,農業部已經啟動原住民保種中心的設置,所以在各個不同地區有實體的,也有種源庫的部分。
發言片段: 19
伍麗華Saidhai Tahovecahe委員:是。
發言片段: 20
陳部長駿季:事實上我們在訂定之前已經在做了,所以我們一定會支持。
發言片段: 21
伍麗華Saidhai Tahovecahe委員:好,謝謝部長。我知道您真的非常勇於任事、積極的一位長官。我最後就是要提醒,政府現在已經結束原住民轉型正義委員會,因為總統說要讓所有的轉型正義走入各部會去落實,這個就是一個具體的轉型正義,對不對?我希望回到剛才的那個圖片,我們的山林、我們的田野,它是生物多樣性的、它是美麗多元的,我們臺灣配得這樣的風景,好不好?我相信農業部部長您絕對有這樣的能力帶領大家,可以嗎?好,謝謝部長,謝謝主席。
發言片段: 22
主席:請高金素梅、高金素梅、高金素梅不在。
請陳俊宇、陳俊宇、陳俊宇,陳俊宇委員不在。
登記發言委員除不在場外,其餘均已發言完畢,詢答結束。書面質詢跟未答復的部分,請相關單位於一週內以書面答復並副知本會。
本日議程處理完畢,大家辛苦了,現在散會。
散會(14時9分)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192
meet_id 委員會-11-2-19-6
speakers ["呂玉玲","張嘉郡","林岱樺","邱議瑩","張啓楷","鄭正鈐","廖偉翔","賴瑞隆","謝衣鳯","陳亭妃","洪申翰","陳超明","鄭天財Sra Kacaw","陳冠廷","李坤城","鍾佳濱","邱志偉","羅智強","賴士葆","涂權吉","郭國文","楊瓊瓔","蔡易餘","洪孟楷","麥玉珍","徐富癸","黃建賓","許宇甄","劉建國","伍麗華Saidhai‧Tahovecahe"]
page_start 107
meetingDate ["2024-10-17"]
gazette_id 1138501
agenda_lcidc_ids ["1138501_00003"]
meet_name 立法院第11屆第2會期經濟委員會第6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content 邀請農業部部長就「農業部對於立法院決議提高公糧收購價格之評估與執行方案」進行報告,並 備質詢
agenda_id 1138501_0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