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嘉郡 @ 第11屆第2會期經濟委員會第7次全體委員會議

時間: 0
Start Time End Time Text
00:00:00,629 00:00:13,994 請張家俊委員主席我想先請環境部施次長環境部施次長
00:00:18,693 00:00:34,902 次長早那針對碳費開徵之後的分配問題近日已經有多個縣市首長都呼籲碳費應該至少有八成留在地方那針對這一點環境部對於分配給中央跟地方的比例有沒有過討論?
00:00:38,166 00:00:38,386 邀請經濟部首長、環境部首長.
00:01:08,326 00:01:10,727 二、邀請經濟部首長、環境部首長.及政府協助企業因應之配套措施.及政府協助企業因應之配套措施.
00:01:32,094 00:01:36,178 二、邀請經濟部首長、環境部首長.及政府協助企業因應之配套措施.及政府協助企業因應之配套措施
00:01:48,288 00:02:16,401 負責的是考核的責任這個模式是自民國88年開始已經運作了25年了所以本席要提醒環境部你們口口聲聲說碳費跟空污費不同那既然不同為什麼不採用目前通用全世界的碳交易制度或者是碳稅制度為什麼呢為什麼我們要獨步全球呢我這個完全不理解你是怎麼想出這個
00:02:17,822 00:02:19,483 二、邀請經濟部首長、環境部首長、環境部首長就:「我國碳費徵收機制對產業衝擊之影響評估.及政府協助企業因應評估.及政府協助規劃。
00:02:41,849 00:03:00,404 明明就是不一樣嘛,以碳費的收費制度方式,就是空污費的翻版嘛。但排放量最大的區域,就是污染的所在地。那取之地方用之地方,地方的污染源、角角、碳費,地方應該就應該得到經費的分配啊,讓地方有經費可以
00:03:06,168 00:03:23,095 協助推動環保永續淨零排碳的工作才有辦法繼續進行.所以本席要求環境部應該盡速的提出對策那本席也主張有鑒於固定污染源然後營建污染源的部分分別都有60至100%移交給地方之規定
00:03:26,756 00:03:37,126 而碳費也應該要有至少五成以上移交給地方政府.這個比例如何分配.可否請環境部競速地提出一個版本.
00:03:38,410 00:04:02,224 我覺得我建議我建議環境部不要再一味的反對因為提出對岸我們大家才有討論的空間跟我們報告這個《空污法》是107年那這個108年有這個《財政紀律法》通過的時候其實有對這個都不一定比例做限制你現在繼續在講也是反對的意見嗎因為我們也是要依法行政那那個財政紀律法也是大院處通過的來接下來看一下這個
00:04:07,938 00:04:12,041 我想要請教一下次長,這個表格是你們環境部製作的吧?是。那你仔細看一下,仔細看一下說,日本它的碳價標準64.7元,然後韓國實質碳價5.7元,然後包括這個,
00:04:30,185 00:04:30,845 二、邀請經濟部首長、環境部首長、財政部首長就
00:04:39,762 00:05:04,016 優惠的方案B是100那請教一下經濟部連次長這個表格列了臺灣臨近幾個國家的這個碳價收取標準包括新加坡它當然是稍微比較高一點它是139.8至233但它製造業幾乎是零所以我想要請教一下就是連部長
00:05:06,498 00:05:26,876 這個裡面算的這個實質碳價就是企業在使用了他們的免費配額之後實質上每公噸需要繳交的碳價那您覺得這個費率會不會影響我們臺灣產業的競爭力這個我分兩個講一個是高碳洩漏其實如果就目前那個優惠費利比的話100塊因為那個80%是免費所以變成每一噸它應該是20塊
00:05:32,741 00:05:43,388 應該是介於在那個日本跟韓國這中間當然一般產業他要提自主減量又會費率100那這一部分我們會來協助他來提自主減量計畫來降低這個衝擊
00:05:45,439 00:05:53,006 而且在那個一般產業的話其實它有一個2.5萬噸這個我都知道我只是想要請教兩位市長針對碳費的議題你們有沒有收集全國相關產業的意見因為據我所知像工業總會工業總會它佔了
00:06:04,315 00:06:23,708 全國GDP4成以上.那公會的理事長潘俊榮他就有很具體的建議說.包含碳費的費率偏高.不利於產業低碳轉型.而且目前呢.碳費的規劃沒有跟臺版的CBAM同步.呼籲政府應該盡速的實施臺版的CBAM.
00:06:26,149 00:06:32,997 那最重要的是要考慮周遭國家的情況那公總他也認為說碳費應該要對標韓國那你自己算假設是50塊的話就高韓國9倍假設是100塊的話是將近幾倍啊?15
00:06:45,531 00:06:55,030 十五倍那如果假設是你說的二十塊那也是四倍左右啦三點多倍四倍左右你覺得這樣不會影響我們產業的競爭力嗎
00:06:59,348 00:07:08,353 當然產業針對這個碳費的收取都會有一些衝擊性但是我們一定是可以透過一些相關政策來講因為經濟部是全國產業的主管機關你們必須要為產業爭取啊否則我們的產業如果活不下去的話我們台灣的競爭力當然無存欸因為這個在碳費、費力委員會在審議這樣的一個碳費過程中我們經濟部是有提出極力爭取才有現在這個
00:07:24,758 00:07:31,224 到目前為止我聽到的產業這方面的意見大家還是哇哇叫他們還是覺得說這不只是影響了他們的競爭力甚至他們獲利的能力也大大的減少了我看了這個圖表其實本席是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因為喜的是我們對淨零排蛋真的相當有決心比照周遭的國家還要積極
00:07:50,700 00:07:57,965 那優的是,產業會不會受到大大的衝擊呢?影響我們的國際競爭力?那這經濟部到底有沒有評估過呢?因為產業競爭力就是我們國家的命脈,我們不可能自斷經脈來達成這個淨零的目標嘛,你們同不同意?
00:08:09,153 00:08:23,842 這當然一定衝擊啦這個而且我們有去做出那個影響評估所以才在碳利費利委員會把我們影響評估把各位委員去做報告最後這個是一個大家共同決議出來那我們當然是如果能夠越低越好那本席
00:08:24,722 00:08:53,039 本席建議就是說假設你實施了之後真的對產業衝擊太大本席建議你必須要重新盤點重新考慮而且呢也希望說你們要儘速的啟動台版的CBAM因為CBAM的這個推動是迫在眉睫產業界都希望你們能夠加快腳步確保本土的產業在國際碳稅的壓力之下不會失去競爭力那目前喔日本也在研擬類似的機制所以
00:08:53,379 00:08:55,362 呼籲臺灣要儘速跟上腳步。
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203

發言片段: 0
張委員嘉郡:(9時44分)主席,我想先請環境部施次長。
發言片段: 1
主席:環境部施次長。
發言片段: 2
張委員嘉郡:次長早。針對碳費開徵之後的分配問題,近日已經有多個縣市首長呼籲,碳費應該至少要有八成留在地方。針對這一點,環境部對於分配給中央跟地方的比例有沒有過討論?
發言片段: 3
施次長文真:抱歉,跟委員報告,第一個就是其實我們在討論碳費收入的時候,要回歸氣候法第三十三條有一個專款專用的用途,這是第一個。第二個就是其實我們在設計碳定價制度的時候,各界也都希望我們要參考國際的經驗,我們去看包括國際在氣候變化綱要公約下面對於這些基金的收入用途的使用,還有其他國家收碳稅、碳費的用途,都比較沒有直接是分配中央跟地方的……
發言片段: 4
張委員嘉郡:據本席了解,事實上,把污染防治相關的規費依照比例撥補給污染源所在之地方政府,就是現行法規運行的模式,譬如我們的空氣污染防治法第十七條就規定,針對固定污染源的部分,就是工廠之類的固定設施,中央主管機關徵收所得的空污費應該以60%的比例留在地方政府,針對營建污染源的部分,應該更是要100%留給地方政府,而中央主管機關負責的是考核的責任,這個模式是自民國88年開始,已經運作25年了。所以本席要提醒環境部,你們口口聲聲說,碳費跟空污費不同,既然不同,為什麼不採用目前通用全世界的碳交易制度或者是碳稅制度,為什麼呢?為什麼我們要獨步全球呢?我完全不理解,你們是怎麼想出這個獨步全球的制度的?
發言片段: 5
施次長文真:跟委員報告,其實我們的制度跟其他國家收碳稅是一樣的,就是針對碳排放量,或者是其他國家的碳稅是針對能源燃料,但比如新加坡的制度就跟我們一模一樣,所以……
發言片段: 6
張委員嘉郡:你說碳稅的話,主管機關應該是財政部,為什麼你會是主管機關呢?是不是?
發言片段: 7
施次長文真:應該是這個稅跟……
發言片段: 8
張委員嘉郡:而且你現在執意要用碳費制度,所以你不要再說有什麼一樣,明明就是不一樣嘛!
發言片段: 9
施次長文真:沒有,跟委員報告……
發言片段: 10
張委員嘉郡:你們碳費的收費制度方式就是空污費的翻版嘛……
發言片段: 11
施次長文真:沒有,跟委員報告……
發言片段: 12
張委員嘉郡:碳排放量最大的區域就是污染的所在地,基於取之地方、用之地方,地方的污染源繳交碳費,地方就應該得到經費的分配啊……
發言片段: 13
施次長文真:可以跟委員報告一下嗎?
發言片段: 14
張委員嘉郡:讓地方有經費可以協助推動環保,永續淨零排碳的工作才有辦法繼續進行,所以本席要求環境部應該儘速提出對策。本席也主張,有鑑於固定污染源、營建污染源的部分,分別都有60%至100%移交給地方之規定,碳費也應該要有至少五成以上移交給地方政府,這個比例如何分配,可否請環境部儘速地提出一個版本?
發言片段: 15
施次長文真:可以。
發言片段: 16
張委員嘉郡:我建議環境部不要再一味地反對,因為提出對案,我們大家才有討論的空間。
發言片段: 17
施次長文真:跟委員報告,這個空污法是107年,108年財政紀律法通過的時候,其實有對撥補一定比例做限制。
發言片段: 18
張委員嘉郡:我是希望你們儘速,你現在繼續再講,也是反對的意見嘛……
發言片段: 19
施次長文真:因為我們也是要依法行政,財政紀律法也是大院所通過的。
發言片段: 20
張委員嘉郡:我想要請連次長一起上來看一下。
發言片段: 21
主席:經濟部連次長。
發言片段: 22
張委員嘉郡:接下來看一下這個。我想要請教一下次長,這個表格是你們環境部製作的吧?
發言片段: 23
施次長文真:是。
發言片段: 24
張委員嘉郡:那你仔細看一下,日本的碳價標準64.7元,韓國實質碳價5.7元,我們臺灣是300,優惠方案A是50,優惠方案B是100。請教一下經濟部連次長,這個表格列了臺灣鄰近幾個國家的碳價收取標準,包括新加坡當然是稍微比較高一點,它是139.8至233,但是它製造業幾乎是零。所以我想要請教一下連次長,這個裡面算的實質碳價,就是企業在使用了他們的免費配額之後,實質上每公噸需要繳交的碳價,您覺得這個費率會不會影響我們臺灣產業的競爭力?
發言片段: 25
連次長錦漳:我分兩個講,一個是高碳洩漏,其實如果就目前優惠費率B的話100塊,因為它有80%是免費,所以變成每一噸應該是20塊,應該是介於在日本跟韓國中間。當然,一般產業要提自主減量,優惠費率100,這部分我們會來協助它提自主減量計畫,來降低衝擊。而且在一般產業的話,其實它有一個2.5萬噸的額度,減完之後再往上課……
發言片段: 26
張委員嘉郡:這個我都知道,我只是想要請教兩位次長,針對碳費的議題,你們有沒有蒐集全國相關產業的意見?因為據我所知,像工業總會占了全國GDP四成以上,工會理事長潘俊榮就很具體地建議,包含碳費的費率偏高,不利於產業低碳轉型,而且目前碳費的規劃沒有跟臺版的CBAM同步,呼籲政府應該儘速地實施臺版的CBAM。最重要的是要考慮周遭國家的情況,工總也認為碳費應該要對標韓國,你自己算,假設是50塊的話,就高韓國9倍;假設是100塊的話,是將近幾倍?
發言片段: 27
連次長錦漳:15。
發言片段: 28
張委員嘉郡:15倍;假設是你說的20塊,那也是三點多倍、四倍左右,你覺得這樣不會影響我們產業的競爭力嗎?
發言片段: 29
連次長錦漳:當然,產業針對碳費的收取都會有一些衝擊性,但是我們一定是可以透過一些相關的……
發言片段: 30
張委員嘉郡:因為經濟部是全國產業的主管機關,你們必須要為產業爭取啊……
發言片段: 31
連次長錦漳:有!
發言片段: 32
張委員嘉郡:否則我們的產業如果活不下去的話,我們臺灣的競爭力蕩然無存欸。
發言片段: 33
連次長錦漳:因為碳費費率委員會在審議碳費過程中,我們經濟部有提出極力爭取,才有現在這樣的費率。
發言片段: 34
張委員嘉郡:到目前為止,我聽到的產業這方面的意見,大家還是哇哇叫,他們還是覺得這不只是影響了他們的競爭力,甚至他們獲利的能力也大大地減少了。我看了這個圖表,其實本席是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的是我們對淨零排碳真的相當有決心,比周遭的國家還要積極;憂的是產業會不會受到大大的衝擊,影響我們的國際競爭力呢?經濟部到底有沒有評估過呢?因為產業競爭力就是我們國家的命脈,我們不可能自斷經脈來達成淨零的目標嘛,你們同不同意?
發言片段: 35
連次長錦漳:這當然一定衝擊啦,而且我們有去做出影響評估,所以才會在碳費費率委員會把我們的影響評估向各位委員做報告,最後這個是大家共同決議出來的,當然,如果能夠越低越好。
發言片段: 36
張委員嘉郡:本席建議,假設實施了之後,真的對產業衝擊太大……
發言片段: 37
連次長錦漳:還會再檢討。
發言片段: 38
張委員嘉郡:本席建議你們必須要重新盤點、重新考慮。
發言片段: 39
連次長錦漳:會,我們一定會極力跟審議委員會……
發言片段: 40
張委員嘉郡:而且也希望你們要儘速啟動臺版的CBAM,因為CBAM的推動迫在眉睫,產業界都希望你們能夠加快腳步,確保本土的產業在國際碳稅的壓力之下不會失去競爭力,目前日本也在研擬類似的機制,所以呼籲臺灣要儘速跟上腳步。謝謝。
發言片段: 41
主席:謝謝張嘉郡委員,兩位次長先請回座。
下一位質詢委員請張啓楷委員。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52
meet_id 委員會-11-2-19-7
speakers ["邱志偉","林岱樺","邱議瑩","楊瓊瓔","張嘉郡","張啓楷","謝衣鳯","呂玉玲","陳亭妃","鄭天財Sra Kacaw","鄭正鈐","蔡易餘","賴瑞隆","牛煦庭","王鴻薇","洪孟楷","伍麗華Saidhai‧Tahovecahe","廖偉翔","陳超明"]
page_start 1
meetingDate ["2024-10-23"]
gazette_id 1138702
agenda_lcidc_ids ["1138702_00002"]
meet_name 立法院第11屆第2會期經濟委員會第7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content 一、邀請經濟部首長、環境部首長就「我國碳費徵收機制對產業衝擊之影響評估,及政府協助企 業因應之配套措施」進行報告,並備質詢;二、邀請經濟部首長、環境部首長、財政部首長就 「我國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推動規劃」進行報告,並備質詢
agenda_id 1138702_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