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宜瑾 @ 第11屆第2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8次全體委員會議

時間: 0
Start Time End Time Text
00:00:00,510 00:00:02,652 議員質詢完我們會休息五分鐘。謝主席,有請院長。林委員早。院長早。
00:00:16,775 00:00:43,905 中央研究院南部院區在上個月正式開幕那在上週六南部院區也有舉辦院區開放日那身為台南的立委大大的肯定這樣的一個舉辦那當然之前台北舉辦的活動也可以在南部舉行真的是讓南部的民眾不用在大老遠跑到台北那可以同樣可以這個探訪最高學術殿堂的機會
00:00:45,145 00:01:04,480 議員議員議員議員議員
00:01:04,480 00:01:22,244 獲獲獲獲獲獲獲獲
00:01:22,244 00:01:48,439 獲獲獲獲獲獲獲獲獲獲獲獲獲獲獲獲獲獲獲獲獲獲
00:01:48,639 00:02:11,072 至少在這個院區開放日這個比較軟性的細節開始我們是不是可以用這個來作為一些連結這個拉近南北差距然後隨著這個南部院區運行也更上軌道我們是不是在南部院區這種開放日有更多更多的活動能追上北部院區的腳步
00:02:12,153 00:02:12,173 議員提問
00:02:33,093 00:02:36,756 三、審查114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有關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有關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有關
00:02:59,391 00:03:20,856 所以可能場次是北部的四分之一甚至更少明年我們可能會增加至於是否要也有兒童科普日我們目前想法是說倒不一定是要分開而是分開哪一些場次我們標注是給兒童的哪一些是給高中以上的學生
00:03:21,596 00:03:23,958 二、審查114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有關中央研究院單位預算案。
00:03:38,889 00:03:55,395 台南是臺灣最早開發的地區所以我們因為府城的經貿發達所以我們其實發展出很多的人文特色本席要很肯定我們在南部縣區我們有設置人文社會的研究基地所以要帶動南臺灣的人文研究風氣本席認為說南部的縣區現在可以以南方島嶼人文的展覽為基礎
00:04:07,199 00:04:32,196 未來的這個南院的開放的活動可以衍生出更多視角的南台灣的人文領域的研究座談跟互動體驗等等那例如台南的希拉雅文化這個還有它的語言研究跟保存這個議題等等所以我期盼可以藉這個機會能讓國內外的學者民眾可以更
00:04:32,856 00:04:34,459 審查114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有關中央研究院函.為11
00:04:48,540 00:05:02,801 陳大有這個所謂的航太相關的科系那台南的大內也有著南營天文館那太空中心未來又要進駐沙倫那我們可能還要在台南部署所謂的火箭組裝基地等等
00:05:03,422 00:05:18,882 
00:05:18,882 00:05:46,647 獲獲獲獲獲獲獲獲獲獲獲獲獲獲獲獲獲獲獲獲
00:05:47,971 00:06:15,144 謝謝委員誇獎天文我們會回去跟我們的同仁去鼓勵在南部明年辦一個展覽好 謝謝再來本席想要跟院長探討就是說其實我們台灣有許多優秀的研究人才那我們當然還需要更多有潛力的優秀的學生來投入學術這個研究領域
00:06:16,284 00:06:17,765 二、審查114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有關中央研究院單位預算案。��
00:06:38,157 00:06:57,947 近6年這個申請的人數都破千人不過本時有注意到就是說在2002開辦至今除了前5年的報告率維持在7、8成外那其他很多的那個年度的報告率好像都落在6成左右
00:06:58,387 00:07:19,178 但在2023年報告率只有6乘7有1382人報名但入企155人但實際報告是104想要請教是說國際研究生的學程入企學生的報告率不太高的原因是什麼不曉得你們有探討
00:07:20,239 00:07:36,196 是這樣子因為我們現在的越辦越好我們開始能夠跟國際間的名校競爭同一批學生所以同一個學生他可能被我們TIGP入取同時他也可能申請到日本、美國、香港的大學
00:07:37,757 00:07:56,878 當然我們要跟這些國際名校競爭難免會失去一些報道率上面的一些表現所以這個是我們努力的目標我們希望說學證越來越好報道率也越來越高但這兩者不見得說可以同時成長
00:07:58,059 00:08:09,603 整體的數字委員報告我們每年申請的人數都逐年上升特別是去年開始我們增加獎助金之後我們申請的人數成長了幾乎變成原來的兩倍
00:08:13,864 00:08:15,947 二、審查114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有關中央研究院單位預算案。
00:08:30,287 00:08:33,808 最後我想跟您談談就是說美國大選後這個的台灣挑戰美國大選其實這次川普贏得選戰那長期研究台灣的日本學者小麗元星星他就有分析說川普的當選有可能是台灣噩夢的這個危險徵兆那局勢恐有利於中國可是他也有提到有評論認為說可能因為美中
00:09:02,881 00:09:21,967 兩種說法都不一可是院長您應該也跟長期一些相關的研究單位的所長那我想也都有做一些分析那不曉得您怎麼樣看就是說川普從長白宮的整個全球局勢那台灣的影響跟挑戰是什麼可不可以簡單講一下
00:09:22,967 00:09:47,222 我想這個在非常複雜瞬息萬變的國際環境當中台灣一定要審慎以對那一定要強化自己各方面的能力那這個才是台灣這個安全最重要的保障那詳細我們有很多這個學者專家從政治經濟法律各層面來做探討我們是不是請這些專家來分享一下
00:09:50,475 00:10:17,213 議員好我是經濟所副所長楊淑君有關於關稅的部分呢你有提到說這個我們也許會從中得利因為他們針對大陸的產品科稅的比例是比較高的但是這個要從這個商品到底是跟台灣的這個產品產業到底是互補還是競爭如果是互補的情況之下如果大陸的產品產業受到嚴重的影響那我們一樣會有負面的影響但是如果是競爭的話
00:10:19,855 00:10:23,277 二、審查114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有關中央研究院函.為11二、處理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有關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有關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有關
00:10:47,472 00:11:09,724 那明年即將要到這個明年即將就是要辦第五屆了可是之前我們有移師過美國那跟華盛頓大學共同來舉辦可是這一次好像又要回到台灣來不曉得這個考量在哪裡那未來有沒有機會再去歐洲或大洋洲去舉辦這個大會呢?有,我們都會考量那請那個主辦單位來做個說明
00:11:12,907 00:11:33,247 議員好,我是政治所所長,負責這次臺灣研究世界大會。原來預期論文大概是250篇,那目前進來大概有500篇。那我們本來它就是每三年在臺灣跟國外輪流拜,下一屆會是在美國UCSD來舉行,就像簡單說。所以就是每三年一次。是的。那有可能縮減到兩年或一年一次嗎?
00:11:34,178 00:11:38,220 二、審查114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有關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有關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有關
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410

發言片段: 0
林委員宜瑾:(10時14分)謝謝主席,有請院長。
發言片段: 1
主席:有請院長。
發言片段: 2
廖院長俊智:林委員早。
發言片段: 3
林委員宜瑾:院長早。中研院南部院區在上個月正式開幕,上週六南部院區也舉辦了院區開放日,身為臺南的立委,大大地肯定這樣的舉辦,當然之前臺北舉辦的活動也可以在南部舉行,真的是讓南部民眾不用再大老遠跑到臺北,同樣可以有探訪最高學術殿堂的機會。這次南部院區開放日,有35場大大小小的展覽,還有座談、互動的體驗,真的還是要給予很大的肯定。
發言片段: 4
廖院長俊智:謝謝。
發言片段: 5
林委員宜瑾:不過,我們看臺北的院區開放日有183場活動,是南部院區開放活動數量的五倍多;臺北院區開放的還有一個專屬兒童的兒童科普日,兒童科普日一共也有76個活動。我理解是因為南部院區剛開始,所以很多研究單位和運行的規模跟臺北有所區別,活動的規模可能也有所差異,可是我想設立南部院區的宗旨當然就是要拉近南北的均衡發展,吸引更多科研人才到南臺灣,這是我們最重要的目的。所以我認為至少在院區開放日,從這個比較軟性的細節開始,我們是不是可以用這個作為一些連結,拉近南北差距?隨著南部院區的運行也更上軌道,是不是在南部院區這種開放日有更多更多的活動,能追上北部院區的腳步?
發言片段: 6
廖院長俊智:好。
發言片段: 7
林委員宜瑾:所以我想請教院長,當然今年是35場,那可不可以期待明年能夠是今年的兩倍,或者明年也有屬於兒童的科普活動?
發言片段: 8
廖院長俊智:好,首先,謝謝委員的誇獎,我們確實是希望在南部能夠打造一個很親民的院區,今年第一次院區開放不確定有多少人會來,我們有點謹慎,所以場次為35場,我認為已經是非常了不起,我自己認為全院同仁都非常幫忙。此外跟委員提醒,南部院區的腹地是北部的四分之一,我們沒有辦法容納這麼多場次,所以可能場次是北部的四分之一甚至更少,明年我們可能會增加。至於是否也有兒童科普日,我們目前的想法是,倒不一定要分開,而是分哪一些場次我們標註是給兒童的、哪一些是給高中以上的學生或成人,我想以這種方式可能比較適合。因為畢竟很多人是全家大小要來,不是只有小孩,所以我們是希望以這個方式來做。
發言片段: 9
林委員宜瑾:好,特別我想再跟你提及人文社會方面,臺南是臺灣最早開發的地區,因為府城的經貿發達,所以我們其實發展出很多的人文特色,這個本席要很肯定,在南部院區有設置人文社會的研究基地,是要帶動南臺灣的人文研究風氣。本席認為,南部院區現在能夠以「南方.島嶼.人文」的展覽為基礎,未來南院的開放活動可衍生出更多視角的南臺灣人文領域之研究、座談和互動體驗等等,例如臺南的「西拉雅」文化,還有它的語言研究和保存議題等等。我期盼藉這個機會讓國內外學者、民眾可以更深入認識分布在南臺灣的人文珍寶。
另外本席也觀察到,這次南部院區的開放日少了天文方面的活動,因為成大有航太相關的科系,臺南大內也有南瀛天文館,而太空中心未來又要進駐沙崙,我們可能還要在臺南部署火箭組裝基地等等,我覺得這次南院開放活動少了天文這一塊,有一點點可惜。所以本席建議,是不是除了量子科學還有淨零科技的領域外,南部院區真的還可以更多元地展開一些南臺灣的特色來跟民眾交流。
發言片段: 10
廖院長俊智:好。
發言片段: 11
林委員宜瑾:院長,所以我剛剛提及所謂天文的加駐、挹注活水,是不是可以承諾這一塊,就是我們更加多元地發展?
發言片段: 12
廖院長俊智:謝謝委員的預約,我們明年再請天文所評估看看有沒有可能到南部院區做個科普演講或展覽等活動。
發言片段: 13
彭所長威禮:謝謝委員誇獎天文,我們回去會跟同仁鼓勵,明年在南部辦一個展覽。
發言片段: 14
林委員宜瑾:好,謝謝。再來本席想要跟院長探討,其實我們臺灣有許多優秀的研究人才,當然還需要更多有潛力的優秀學生投入學術研究領域。中研院的施政計畫和項目中就非常著重這一塊,特別是在人才培育中,與大學共同培育卓越人才方面,所以常年辦理國際研究生的學程(TIGP),希望延攬國內外具有潛力的學生,近6年這個申請的人數都破千人。不過本席注意到,2002年開辦至今,除了前5年的報到率維持在七、八成外,其他很多年度的報到率好像都落在六成左右,在2023年的報到率也只有六成七,有1,382人報名,可是錄取155個人,實際報到為104人。所以想請教,這個國際研究生的學程,錄取學生的報到率不太高的原因是什麼,不曉得你們有沒有探討?
發言片段: 15
廖院長俊智:是這樣子,因為我們現在越辦越好,開始能夠跟國際間的名校競爭同一批學生,所以同一個學生可能被我們TIGP錄取,同時他也可能申請到日本、美國、香港的大學,當然我們要跟這些國際名校競爭,難免會失去一些報到率上面的表現,這仍然是我們努力的目標。我們希望學生越來越好,報到率也越來越高,但這兩者不見得可以同時成長。整體的數字跟委員報告,每年申請的人數都逐年上升,特別是去年開始我們增加獎助金之後,申請的人數成長了幾乎變成原來的兩倍,這是非常可喜的現象。由於這樣子,我們也可以開始跟國際的名校競爭,這可能也是造成報到率沒有提升的原因。
發言片段: 16
林委員宜瑾:是,不過我們還是要想方設法……
發言片段: 17
廖院長俊智:是,對,好。
發言片段: 18
林委員宜瑾:讓好的優秀人才可以來我們這裡。
發言片段: 19
廖院長俊智:是的。
發言片段: 20
林委員宜瑾:好。最後我想跟您談談美國大選後對臺灣的挑戰,這次川普贏得選戰,長期研究臺灣的日本學者小笠原欣幸就分析,川普的當選有可能是「臺灣惡夢的危險徵兆……局勢恐有利於中國」;但他也提到,有評論認為「可能因美中貿易戰加劇,反而成為臺灣機會」,兩種說法不一。可是院長,您跟長期以來一些相關研究單位的所長,我想應該也都有做一些分析,不曉得您怎麼樣看,川普重掌白宮的整個全球局勢對臺灣的影響和挑戰是什麼,可不可以簡單講一下?
發言片段: 21
廖院長俊智:我想在非常複雜、瞬息萬變的國際環境當中,臺灣一定要審慎以對,一定要強化自己各方面的能力,這個才是臺灣安全最重要的保障。詳細的我們有很多學者專家從政治、經濟、法律各層面做探討,是不是請這些專家分享一下?
發言片段: 22
楊副所長淑珺:委員好,我是經濟所副所長楊淑珺。有關於關稅的部分,您有提到,我們也許可以從中得利,因為他們針對大陸產品課稅的比例是比較高的。但是這要從這個商品跟臺灣的產品產業到底是互補還是競爭來看,如果是互補的情況之下,當大陸的產品產業受到嚴重的影響,我們一樣會有負面的影響;但是如果是競爭的話,確實有可能會從轉單的效應來得利。
發言片段: 23
林委員宜瑾:因為時間的關係,我想我們除了半導體這個優勢以外,其實其他領域的研究跟發展,就是說充實我們內外的軟硬實力,這是中研院跟其他的相關部會都要共同來研究的。
發言片段: 24
廖院長俊智:是的。
發言片段: 25
林委員宜瑾: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再簡單問一下,中研院有持續辦理臺灣研究世界大會,明年即將要辦第5屆了,可是之前我們有移師過美國,跟華盛頓大學共同來舉辦,可是這一次好像又要回到臺灣來,不曉得這個考量在哪裡?未來有沒有機會再去歐洲或大洋洲舉辦這個大會呢?
發言片段: 26
廖院長俊智:有,我們都會考量,請主辦單位來做個說明。
發言片段: 27
吳所長重禮:委員好,我是政治所所長,負責這次臺灣研究世界大會。原來預期論文大概是250篇,目前進來的大概有500篇,本來它就是每3年在臺灣跟國外輪流辦,下一屆會是在美國UCSD來舉行。
發言片段: 28
林委員宜瑾:所以是每3年一次?
發言片段: 29
吳所長重禮:是的。
發言片段: 30
林委員宜瑾:有可能縮減到2年或1年一次嗎?
發言片段: 31
廖院長俊智:不是,是3年在臺灣辦一次。
發言片段: 32
林委員宜瑾:3年在臺灣辦一次?
發言片段: 33
吳所長重禮:對,每3年辦一次,然後到國外去輪流辦理。
發言片段: 34
主席:是不是後續再以書面或者是口頭跟林委員報告?
發言片段: 35
林委員宜瑾:好,謝謝院長,謝謝主席。
發言片段: 36
主席:謝謝林宜瑾委員的質詢,院長請回。
再來請郭昱晴委員質詢。郭昱晴委員質詢完,我們休息5分鐘。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338
meet_id 委員會-11-2-22-8
speakers ["范雲","洪孟楷","柯志恩","葉元之","陳秀寳","葛如鈞","林宜瑾","郭昱晴","萬美玲","吳沛憶","林倩綺","張雅琳","陳培瑜","吳春城","羅智強","翁曉玲","麥玉珍","吳宗憲","羅廷瑋"]
page_start 279
meetingDate ["2024-11-11"]
gazette_id 1139901
agenda_lcidc_ids ["1139901_00006"]
meet_name 立法院第11屆第2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8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content 一、邀請中央研究院院長廖俊智列席報告業務概況,並備質詢;二、審查 114年度中央政府總預 算案有關中央研究院單位預算案;三、審查 114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有關中央研究院科學研究 基金附屬單位預算案;四、處理中央研究院函,為112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決議,檢送第2目「一 般學術研究及評議」預算繼續凍結100萬元書面報告,請查照案;五、審查中央研究院函,為113 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決議,檢送決議(一)「自然及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預算凍結100萬元書面報 告,請查照案(第二案及第三案僅進行詢答)
agenda_id 1139901_00005